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三期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学员心得

周志宇:开阔视野、加深理解、收获颇丰

能参加2017年6月18-23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营深感荣幸,通过6天的学习,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领域开阔了视野、加深了理解,感觉收获颇丰。

2017-07-17 14:50

张利:对人类美好人居环境的不懈追求

这次为期6天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营”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考察+学员讨论”的形式,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对低碳生态的意义,对低碳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

2017-07-17 14:37

张海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操作

自开班以来,为期6天脱产学习,让自己有了全面了解低碳生态城市的本质、今后发展主导方向及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这段时间里老师们给予的不仅仅是低碳生态知识的输导,更多的是对

2017-07-17 14:32

殷健:并非低碳生态美好而时尚,只因不再救赎

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生态低碳点缀”行事应早日彻底消除,我们之所以现在有好多与国际发展相悖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苏轼、白居易、霍华德、芒福德等前辈“城市自然化”境界追求和

2017-07-17 14:12

王 磊: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我自身的工作过程中,研究过很多新思路和新技术方法,在规划工作中应用过,在实际建设中也出现过很多问题,但这些并不能阻碍我们的创新研究,并不能挫败规划师的热情,通过这次工作

2017-07-17 14:04

王登云: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少有的一件大事

深入学习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规划、城市双修,参观了实践案例,分组讨论了项目经验和收获。规划学会和相关组织方给予了精心、精细的组织安排令学员们感触很深,在短短

2017-07-17 13:58

汪淳:面向实践、回归本源

不仅让我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能够抽出一段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获得与各位老师和学员进行沟通的机会和平台,也让我在规划实践之余能够进一步开拓视野,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

2017-07-17 13:53

唐燕:结下的是友情,交换的是观点

基于低碳视野的风环境研究和模拟,引出了关于通风廊道与污染物扩散的批判思考;对不同人群热脆弱性的空间分析,衍生出关于以人为本的深入对话;聚焦规划设计方法的生态城、城市生态廊

2017-07-17 11:29

牟宇峰:关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一点思考

有幸聆听城乡规划界顶级专家和学者的独到见解,既帮助学员梳理生态规划的脉络,又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抓大,又不放小;既强调整体,又注重局部;对任何问题的考虑和解决

2017-07-17 11:17

王丹鹏:人与自然,协同共生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对于破解城市病、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改善城市粗放发展方式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对规划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夯实

2017-07-17 11:13

吕冬敏:低碳规划需多专业融合

使低碳生态融入生活,只靠人们心中的信念远远不够,愿意为了低碳、环保而舍弃便利的、低成本的生活方式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就有了现实中,建设了中水回用系统,但从不打开利用;

2017-07-17 11:06

刘高峰:低碳生态规划思考

我们从规划理论到具体实践、从技术方法改进到学科发展展望、从规划体系衔接到规划实施评估,积极探讨一种可根植于规划体制的、能发挥规划师使命的、务实可行的低碳生态规划价值体系,

2017-07-17 11:02

李鑫:探索更多可能性的“跨界合作”

碳城市规划绝非对某一系统的专项研究,或是过分强调某一技术对于低碳城市发展作用,而是对多系统策略的兼顾与协调,强调城市各系统的关联性、协调性。城市规划通过对资源的分配与供给

2017-07-17 10:54

贾铠针:记一场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清华园夏至学习交流

关于“困惑”与“问题”:有来自规划编制者的困惑--如何将生态项目从技术层面落实到实施建设层面;也有来自规划管理者的困惑--如何将生态项目从技术、理论角度与实际建设、长效管理运

2017-07-17 10:43

黄月琪:生态规划 使命在前 责任在肩

营造生态的环境,需系统的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使其达到状态的平衡,人作为城市的主体,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规划工作者需以人为本,动态分析不同阶段、不同阶层人的需求,从需求侧出发供

2017-07-17 10:40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