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深圳都市圈如何出“圈”出彩?

2024-01-09 14:07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记者 秦绮蔚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23-2030年,展望至2035年。《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由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深圳市政府牵头编制,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函复,是协调深圳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要素协同等一体布局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深圳都市圈各层次规划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受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之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自2019年起为该规划编制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2023年12月21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代表课题组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介绍该规划编制的相关情况。

63d9f2d3572c11df03f4e6d3a9b82addf603c242.jpeg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受访者提供

都市圈协同发展聚焦五大重点领域

记者:深圳都市圈与广东省其他四大都市圈,既有差异化发展,又强调一体化、同城化、协调发展。请问课题组有哪些考量,并如何传导到规划编制中?

方煜:中规院深圳分院长期跟踪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区域协同发展,积极参与深莞惠合作及其临界地区的规划研究实践,至今连续7年发布了《粤港澳观察蓝皮书》,以及2份《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年度报告》。

从省域层面上看,深圳都市圈是广东省五大都市圈中经济体量最大的,它的创新能力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突出,它跟广州都市圈是广东省的两个国家级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也为广东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就深圳都市圈自身而言,实现深莞惠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本质要求,是激活区域系统红利的关键路径。规划统一部署了交通、产业、生态、民生、机制等五大重点领域的一体化的策略,构建一张外联内畅的交通网、一群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链、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画卷、一个宜业宜居的优质生活圈、一个合作共赢的跨市协调平台,形成了三市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体系框架,也将会三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次规划是指导深圳都市圈建设发展的首份纲领性文件,是协调深圳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要素协同等一体化布局的重要依据。为强化规划传导、推进规划有效实施,在跨市协调机制上,规划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作用,会同东莞、惠州市有关部门,统筹推进负责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协调和跟踪落实;在规划政策体系上,提出建立“1+N”的规划政策体系,以本次规划为统领,组织编制N个专项规划和跨界产城融合组团规划;此外,规划还强调市场的力量在建设都市圈中的作用,提出要扩大社会参与,推动成立规划技术联盟、企业家联盟,探索成立产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

以深圳核心引擎带动四条轴带发展

记者:深圳都市圈提出形成“一主两副一极四轴”的总体发展布局,课题组认为,该布局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方煜:本次规划提出了“一主两副一极四轴”的总体框架,深圳主中心、东莞和惠州副中心、深汕增长极,这是未来深圳都市圈发展的主体结构。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规划充分发挥了深圳核心引擎作用,依托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强调了四个方向的轴带发展。深莞穗发展轴是大湾区的主轴,是以创新为亮点的一条发展相对成熟的轴带;深莞惠河发展轴是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的产业发展轴带,将有利带动惠州北部和河源的发展;深惠汕发展轴,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东进”的重要方向,这个轴带上的山海资源丰富,是深圳建设全球中心海洋城市的重要依托;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轴,是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深中通道即将开通,深圳与珠江西岸的时空距离将被大幅压缩,深圳都市圈西部地区与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系将得到大大强化。

通过这四条主要轴带的发展,构建起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骨架,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对流,推进都市圈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助推出“圈”出彩

记者:面向国家赋予的2035年目标任务,课题组认为,深圳都市圈最应在哪些方面发力才能在五大圈中领跑,出“圈”出彩?

方煜:2019年,国家赋予了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使命,要求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标杆城市。深圳都市圈的建设,既是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需要,也是深圳践行先行示范区使命、为国家探索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路径的具体行动。结合深圳当前的发展和深圳都市圈的实际,我认为接下来深圳都市圈应在产业创新、海洋经济发展、城际轨道建设、机制建设上重点发力。

创新是深圳都市圈最突出的底色,规划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都市圈的目标。未来深圳都市圈应充分发挥深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势,以“综合性国际科学中心+高水平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来提升都市圈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价值链整体跃升。

深圳都市圈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也是都市圈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深圳几年前就提出了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都市圈的建设统筹了惠州、深汕、东莞的海洋资源,有力弥补了深圳海岸资源不足的短板。未来,三市各扬所长,统筹陆海空间资源,协作发展海洋经济,协同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联合打造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共建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

城际轨道建设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圳都市圈当前交通一体化的主要短板。本次规划提出了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轨道网络建设,以“高铁+城际+市域快线”提高深圳都市圈的轴向速度,推进都市圈的圈层功能联动。推行站城一体开发,鼓励轨道站点周边用地功能的混合开发。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鼓励各轨道运营主体试行联网售票一网通、轨道交通“一卡通”,推进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间安检互认,实现各城市中心区、重点平台、重要节点的快速联通。

相较国内其他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市场活力强,各类民间组织、社会机构在深莞惠三市的协调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新都市圈的协作共建机制,也是深圳都市圈未来建设中可以为国内其他都市圈做示范的方向。本次规划也强调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在都市圈建设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