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东莞-畅游东莞-民俗文化 > 正文

东莞文化艺术概览

2017-10-19 16:45

东莞千角灯(中华第一灯)

千角灯是东莞民间工艺的瑰宝,以“千个角,千盏灯”而独树一帜,其历史之长,体积之大,工艺之精,不愧千古一灯。东莞话千角灯和“千个丁”发音相同,表示“百子千孙”的意思。

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让之后,南宋迁莞。相传,元初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配灯之灯带共二十四条,为皇姑所绣。千角灯十年扎制一次,悬挂在赵氏宗祠,作为皇裔赵氏家族新添男丁开灯仪式所用。解放后,千角灯曾公开展出三次。尤其是一九五七年展出于广州文化公园,观其芳姿者,络绎不绝。《南方日报》曾作报道:“千盏花灯,百万观众”传为美谈。灯不断重制,而灯带则为宋朝遗物,一向由赵家珍藏,一九六七年毁于“文革”.

千角灯的制作不传已五十年。于今欣逢盛世,文化大兴。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党委、政府领导一闻千角灯之说,即亲自访察,知扎制千角灯之艺人仅剩下两人,于是聘请重新扎制。老艺人深感莞城区党委、政府领导之至诚,以耄耋之年,率全家日夜施工,为时八月,千角灯就重现于人间。遗憾的是,其中一位老艺人在千角灯刚刚制作完工后就离开了人世。目前东莞仅存两盏千角灯,一盏在人民公园,另一盏在莞城文化广场。

东莞粤曲(白话地区长安、道滘尤着)

水乡凉棚,是粤曲的乐园,男青年聚在一起,就能演奏。东莞粤曲史上曾涌现上手玉、上手材、喉管雄、上手朱雄等名家乐手。

随着经济发展,这一民间艺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现在全市有业余曲艺社(队)、“私伙局”近300个,多才多艺且有自己固定的排练场地、乐器、服装、灯光、音响等。道滘镇长期参加活动者400多人。年龄从8-70多岁不等,其中不少是“粤剧家庭”.全镇每年演出达300多场次。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每周末举办“粤乐金韵”活动,安排一个粤乐社、队演出,2006年已演出40多场。

东莞粤剧(白话地区长安、道滘为盛)

东莞位于广东中部,大部分地区属广州话系统,又夹在粤剧盛地广州、香港之间,历来是粤剧之乡。东莞粤剧始于明末,[崇祯]《东莞县志》记载:正德年间,横坑曾以演戏饯鬼。武生王靓荣、小武王李松波、第一个文武生靓少华、一戏连演367场,何等非凡,数以百计的名伶都是东莞人。

客家山歌

东莞山区流行客家山歌,解放后,从山间地头登上了文化艺术舞台。1956年首届山歌手在中山纪念堂登台演出,《谷穗笑他矮姑娘》、《千年松柏万年青》等客家山歌还被收初中课本。清溪镇2004年成功举办“赣、粤、闽、桂”四省客家山歌邀请赛,使古老的客家山歌焕发出新的魅力。

东莞木鱼歌

东莞木鱼歌,又称盲佬歌,属曲艺类,可阅可唱。明末已在流行。逢年过节,庙会、婚礼生诞等,多请盲艺人弹唱助兴。木鱼歌书有500多种,被英、法、日、美、俄、新加坡等国家多个图书馆收藏并研究《花笺记》、《二荷花史》等最负盛名。经群众艺术馆抢救、推动,木鱼歌焕发青春。

麒麟舞

东莞麒麟舞流行于山区,有三百多年历史。麒麟以双人表演,以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青、呑青为主要情节,模仿猫狗,吻脚,吻尾、互相吻头、吻身等动作,约半个小时。2003年10月,樟木头镇举办全国首届麒麟舞邀请赛,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

狮舞(各镇街,长安大朗虎门尤着)

东莞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是集音乐、舞蹈、武术表演及雕塑、绘画、刺绣等工艺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狮身一般长约2.5米,以黑色狮子代表凶猛,表示武术高超。一个醒狮队包括头牌、行棍(横批)、彩旗、锣鼓钗、大头佛及十八般兵器等。狮舞演出,先由大头佛夸张滑稽的表演开始,然后是狮子舞表演,有“苏醒”、“上楼台”、“过天桥”、“采青”等,最后以武术表演结束。醒狮采用弓、探、虚、腾、跃等基本步伐来表现狮子的动、静、惊、疑、怒等神态;采用扑、抓、捞、采、抛等动作,配以锣鼓的轻重缓急,表现狮子的勇猛矫健,灵活威武。鼓点一般有三星、五星、七星三种,但以五星梅花点最为常见。新狮正式参赛、出外游行,先要进行点睛仪式,俗称开光,仪式完毕,方能起舞。

东莞咸水歌

咸水歌流传于沿海及水乡的沙田、麻涌、虎门、长安、中堂、望牛墩等镇。由于渔民的流动性,东莞咸水歌极富地方特色,并流行到香港、澳门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词多用东莞口头语,曲调爽朗朴素,节奏由,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十年浩劫,咸水歌遭受无情摧残,濒临绝迹。

莞草编织

莞草编织“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莞草编织,主要分布在厚街和道滘、虎门等地,尤以厚街为主要产区。厚街的草制品因莞草优质、制作精良、花样新颖、产量很高,出口十分畅销。在上世纪80年代前,在广东出口产品中,草席不逊于蚕丝,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在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坐席,历史学家就清晰地考证注明:”莞席,以麻线为经,莞草为纬编成,素绢包缘。“这表明东莞的草织品在汉朝已经享有盛名。

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制作,民国初期广为盛行。珠三角一带生了男孩的家庭,都会在次年元宵节前”开灯“.结灯之夜,族中理事请来八音,奏着乐曲,将这些”公仔“分送尚未生育的妇女,祝其早降麟儿。外县群众也前来购买。抗战后,元气大伤。

茶山公仔,属泥塑工艺品。改革开放后,悄然兴起,但老艺人已无一存在,质量不高。随着岁月的流逝,因其利润低微,效益低下,八九十年代走向衰落。近几年,镇委、镇政府正寻求从根本上保护茶山公仔的有效途径。

木偶剧(大朗南城莞城)

东莞木偶剧始于清光绪年间。大朗圣堂村叶满从福建买回一套木偶,为庙会演出,人称”手托京戏“,很受欢迎。民国初期,巷头陈满容等接过来,成立巷头木偶剧团。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演出时,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更是演出木偶戏的最佳季节。表演时后台由3-4人操纵木偶,盘腿而坐,每人操纵1-2尊,后面伴唱、伴乐者9-12人;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他们经常挑着担子到处进行演出,红极一时。

貔貅舞(横沥大岭山东城)

貔貅舞流行我市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年节喜庆,貔貅舞上街表演,很受群众喜爱。[民国]《东莞县志》载,貔貅舞与狮舞、麒麟舞相类而同盛于世,多为客家人所舞。

传说貔貅是一种异常凶猛的野兽,后被神童紫微征服,人们此后安居乐业。后人便将这个故事编成舞蹈,把貔貅当作吉祥物,寄以驱邪引福、生活安康的愿望,舞貔貅时,经常要表演这段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同时,貔貅舞后必有武术表演,其特点是队伍庞大,锣鼓齐全。貔貅舞动作随锣鼓的节奏而变化,有刚有柔、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弱有强,锣鼓明快激昂、貔貅潇洒刚健,形象威武雄壮。

麒麟引凤(水乡)

东莞”麒麟引凤“主要流行地区是水乡,时间是正月”元旦至晦“,有一百多年历史。[民国]《东莞县志》载:”其习弹唱者,以纸糊凤凰,两小童戴之对舞,舞毕,唱班本歌曲,名曰舞凤。“两童舞凤,表现凤求凰的爱情故事。

麒麟引凤”分为文场及武场两大类。文场者,麒麟先舞,然后凤凰出,麒麟对舞。完后由粤剧曲艺演员演唱。武场者,麒麟先舞,然后由武术队员表演武术蔡家拳、洪拳、南拳及器械等。

莫家拳

莫家拳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于清代嘉庆年间,由广东惠州府莫蔗姣创立,经东莞火岗村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莫清娇等人修改成为着名的莫家拳。

莫达树、莫清骄等人在东莞县一带传授莫家拳,桥头镇大洲村的莫龙富等人继承师法,成为莫家拳第二代传人。再由莫龙富等人传给石水口村的莫黎胜、莫林、莫亮、莫容等成为第三代。此后,莫家拳在桥头一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十分兴盛。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