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如何建立区域尺度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2024-02-19 09:3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城乡规划学和规划工作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也事关亿万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学会组织梳理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是推进规划工作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会的基础工作之一。

去年,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全体大会上发布了学会组织研制的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希望以此为有关决策部门研判规划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科研方向提供支撑,引导规划编制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和规划科技工作者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强化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中国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展开介绍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问题类型:前沿科学问题

推荐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

作者:董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百浩,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泓,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汪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640.png

问题描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调整和优化,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也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期。40余年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1982年的24座发展到今天的142座(截至2023年3月)。同时,中国城市的结构与规模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调整,形成了以超大城市和城市群统领区域发展的总体态势。在这个背景下,名城的概念及其空间格局与40年前相比,也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从以古代城池为中心的空间格局演变为涵盖整个市域范围内各类城乡历史文化资源的大系统,从专注物质遗产演变为包括各类非遗、传统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文化认同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历史文化空间”概念。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这是一份指导我国未来城市化走向和进程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提出优化城镇化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总目标,提出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19个国家重要城市群的整体布局及其发展方向。“方案”要求在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意味着未来数十年中国将出现一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形成以超大城市和城市群为引领、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层级、多类型的国家城乡空间大格局。

因此,如何与这种跨越传统城市行政边界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体系相适应,尽快调整优化我国的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需要在方法、理论、政策、实施模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有所创新。本问题的对策是,要以过去40余年名城制度的发展经验为基础,以新的超大城市和城市群体系为基准,建立新的国家历史文化空间大格局。这样才能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更好地讲述数千年来中华文明从萌芽到初兴、从曲折到辉煌的故事,在祖国大地上更加清晰地书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历史。

问题背景

1.政策背景: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要求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见》,标志着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顶层设计出台。“意见”指出,弘扬历史文化要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意见”强调,传承体系要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在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已陆续开展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规划工作,探索区域尺度下文化与自然遗产可持续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方法。

2.保护趋势: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呈现系统性和整体性倾向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以来,遗产概念在不同历史背景与形势下由注重物质性到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现在,遗产保护正在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努力下向着更加系统性、整体性的方向迈进。

3.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正在从追求规模进入到注重环境和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如何不断强化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对文化与自然资源及其空间特征的认知水平、不断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方面优化城乡环境的协调性与适配性,是未来城乡更新改造和振兴的重要方向之一。

最新进展

董卫立足于亚洲城市化背景,在名城保护制度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理论架构,具有全域性、全时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作为深化名城体系保护的重要举措,该理论既能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上重新认识各类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整体价值,也能够指导跨区域、大尺度历史文化资源与其所依托的自然资源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为城市转型与更新提供有意义的新思想新观念。从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看,这种中国理论、中国方法更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快速和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区域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促进国际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自1850年英国率先成为城市型国家以来,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人口规模经历了从数百万、数千万到十亿级别的增长历程,而只有中国成功经历了十亿级别的城市化过程。根据联合国城市发展报告,至2050年全球95%以上的城市化将集中在亚非国家,仅亚洲就将有24亿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理论将能够在广大亚非国家进入快速城市化过程的时候,提供一种超大规模和超高密度条件下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模式。

张兵在历史文化现象中“系统性”与“关联性”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历史文化聚落”的保护理念:首先是跨越一个以上城市行政边界的区域性地理单元;二是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地理单元的、且生成历史和演化历程以及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和相似性的地域文化色彩;三是富集着丰富多样的、复合性和整体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

王树声立足于中国本土规划实践的继承与创新提出“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观点。其根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有机融织自然山水、重视人文空间建设涵盖了国家空间治理、区域秩序建构、城市规划建设和工程技术利用等诸多方面。

武廷海立足于对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思考,提出“市县层面国土空间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统筹思考”。该观点指出大尺度遗产保护需立足于规划治理体系,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予以保障,逐步打通“国-省-市县”三个层级,形成一体化的系统,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双向互动的融合模式。

目前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理论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支撑以促进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难点和挑战:第一,缺少相应的区域层面的规划实践作为支撑,同时缺少有效的技术方法作为指导;第二,需要建立健全区域尺度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第三,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三级保护体系和三类规划体系,分属于不同部门,综合管理及统一治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实现跨区域的协同保护与发展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重要意义

1.建立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全过程的空间体系

对大尺度历史文化空间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文化和自然资源形成系统性、多层级的结构体系,以便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及其空间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其演化过程错综复杂,难以用单一结构进行阐释和呈现。从区域角度对其进行识别,分层次、分类别分析资源的多元性、区域性、网络性等文化内涵和价值,能够更好地建立体系化的整体性空间格局,从国家、区域、地方等不同角度系统性地讲好中国故事,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2.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原本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但过去数十年来,二者在快速城市化的遗产保护中存在相互分离的趋势。在城市化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必要汲取古代智慧,将其重新整合起来,形成全面表达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大系统。而这个大系统,需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才能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对激活人类历史记忆、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对多层级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整理与建构,能够强化人们对国家和地方历史文化特征的识别和价值阐释,进一步充实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