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

与东部地区,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中部地区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把握重要的关键点,统筹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三类产业的增长方式不同、发展路径相异,需要通盘考虑、先立后破。需要强化产业链、产业体系、产业生态的完整构建,对各地区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详细]

城市规模失控引思考:城市规划 何时告别“摊大饼”

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过分追求数字层面的经济增长,忽视了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

2015-10-09 10:10

新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应发挥引领性作用

在“一带一路”未来格局里,新疆占有其他省区不可比拟的战略地位,要发挥这一作用,就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制造业和现代服业方面,通过产业的合作、联动,即产能合作,使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提升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

2015-08-31 11:22

赵城琦:城市更新或应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

城市更新不是一项在时间上追求短平快的工作,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渐进性的,需要多方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政府、开发商,原产权人,及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

2015-06-18 08:52

林强:转型期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及应对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林强研究员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城市更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反思--以深圳为例》的报告。林强研究员对比分析了上...

2015-06-03 12:58

匡晓明:新常态下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要逐渐落实生态城市的总体战略,原来说生态城市就是指一些简单的指标,如绿化的覆盖率为30%或50%,而现在的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考虑绿化这一个指标,还要考虑社会问题,因为人和人之间就是一个生态,工作和生活也是一个生态,职住平衡也是一个生态,所以生态的内容也不限于传统讲的生态学的生态,而是城市生态学的生态。

2015-06-01 09:26

茅明睿:架起互联网行业与城市规划行业沟通的桥梁

我们想为规划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搭一座桥,形成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能够让社会知道,在“互联网+”或大数据时代,有这样一个研究群体掌握着前沿的思维和技术,而且有着专业的领域知识和深层次的需求,是将来掌握着数据资源的公司可以去合作的对象。所以在我们之后,也希望有团队能够跟更多的大互联网企业合作,不一定着急真正应用于城市规划,而是让他们形成某一个小项目的合作,或者小研究的合作,哪怕最后形成的只是一篇论文,那它对于行业也是有价值的。

2015-06-01 09:08

钮心毅:探索手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我们现在的出发点是以手机数据识别居民空间行为,居民空间行为特征反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我们依此为切入点进行规划实施评估。比如,一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是想看看上海规划的四个副中心--五角场、徐家汇、真如和花木的实现程度,研究不同的时间段,尤其在休闲时间段,哪个地方手机信号数量是最多的,人是最多的。

2015-05-29 17:40

马向明:大数据环境下的区域精准规划与优化

区域规划有三个不确定性因素。首先,区域规划的范围是随着不同主题而变化的,有的是经济区,有的是流域,有的是城镇群;第二,编制主体不同,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省政府都可能是主体;第三,规划目标的变化,如环境目标、经济增长目标、交通目标等。

2015-05-29 17:34

沈振江:智慧城市的营造是大数据治理的条件

国内的问题是部门壁垒,跨部门的数据整合还没起步,还有一些部门把数据当做自己的财产,没有真正把大数据当做公共财产考虑。另外,从法规上讲,大数据是一个隐私数据,应该是要慎重对待的,但是国内各部门对于开放数据的垄断,造成规划师试图依赖大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2015-05-29 09:59

甄峰:利用公共信息平台,打造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的产

现在最关键的是,一方面要做好新方法、新技术等高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另一方面,从大数据研究、大数据规划应用本身来看,更重要的是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上的建设,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核心平台,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积极主动参与到这个平台建设过程中去。否则的话,规划行业不仅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保,而且很有可能在行业竞争与重构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2015-05-29 09:26

柴彦威:以生活空间规划、生活时间规划、时空行为规

城市生活圈规划的核心就是从个人的生活圈、从家庭及社区的基本生活圈,推到城市生活圈、推到都市区的生活圈,再到城市群,通过人的行为这样一个视角来重新理解空间概念、空间组织、空间结构。我觉得下一个2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应该有这一部分内容,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类似这样的基于生活空间的城市生活圈规划,最后纳入到我们国家现有的城市规划、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城乡规划体系里去。从规划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创新中国城市规划,就是要创新中国城市生活空间规划、中国城市生活时间规划、中国城市时空行为规划。

2015-05-27 13:39

吴志强:用大数据回应可持续挑战,走城镇化的智力发

在这一背景下,创新驱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必须尽早进入攀岩期,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以智力创新带动整个中国城镇化发展,横向与纵向的发展都要做到平衡。智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选择智力城镇化的道路,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2015-05-27 10:45

沈振江:大数据立法是必然趋势

从open data这个角度讲,日本有综合GIS系统,政府做的各种权威调查数据是可以公开的。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有一个copyright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

2015-05-25 11:38

唐子来: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应发挥其有效管控作用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历史城镇是很多样化呢?它是千百年形成的,是有机生长的,是历史积淀的。而老常态的管理语境下,伴随着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城市开发,是规划出来的城市,而不是生长的城市。规划出来的城市比较强调功能合理和空间秩序,因为要求速度,所以不可能做到有机生长的多样性。

2015-05-25 11:30

王凯: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应对思路

规划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即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具体目标,即按照中央的要求,有效地疏解北京过多的职能和过多的人口。长远目标,就是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构筑一个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的职能体系和一体化的空间发展的目标,这个概括性的说法叫做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目标,也是长远目标。京津冀发展起来以后,能够有效地带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5-05-25 10:35

20/25<<<16171819202122232425>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