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吴俊:从“社区营造”的视角探讨城市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以杭州湖边村历史街区为例

2015-07-01 15:0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浙江大学博士吴俊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从“社区营造”的视角探讨城市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杭州湖边村历史街区为例》的报告。吴俊博士在分析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探讨如何加强公众参与,将“社区营造”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

吴俊 浙江大学博士

居住性历史街区,不仅是需要保护的城市遗产,同时也是社区的特殊类型,将社区营造植入到保护更新中,在把房子修好的同时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本研究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切入,探寻居住性历史街区能否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保护和更新。湖边村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的湖边地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由于紧邻西湖。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建筑老化、漏水、潮湿、缺乏必要的基本设施,居住空间拥挤,人均面积少等,影响居民生活。由于居民意见不统一,湖边村历史街区内只有少数建筑进行了更新,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更新改造与居民的生活无法产生关联,大部分居民生活质量依旧较差;高额的回迁费以及高人口密度使政府财政负担较重;部分居民有意抬高回迁费用,使工作难以进行。湖边邨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居民不应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更新,同时充分利用高密度街区人口资源,使得社区营造更加贴合居民自身的利益需求,除此之外加强政府、居民、第三方组织的合作。在营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成立与湖边邨历史街区相关的组织,如居民组织、基金组织、学术组织等;其二,从简单的环境改造到街区面貌的更新,循序渐进的进行保护与更新;其三,挖掘街区特色资源,为街区带来活动资金并适当营造文化氛围;其四,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改善,更要注重无形的人文关怀。在此过程中要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居民内发和自主,集思广益、广泛参与,循序渐进和良性循环相结合。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