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余华:地方构建与抹去——以“良渚文化村”为例

2015-07-01 10:2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上海外国语学大学余华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地方构建与抹去——以“良渚文化村”为例》的报告。余华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来呈现一个城市新移民社区——“良渚文化村”对地方意义的重构与遗忘过程中的不同声音。过去的崇福村有了一个新名字“良渚文化村”后,从乡村生活变成了都市田园生活,在房产商、当地政府、业主以及原村民的合力中通过语言命名与社会活动打造着田园现代生活的社区空间,在乡村和都市间寻求着平衡,在遗忘“地方”中寻求着世界身份。

余华 上海外国语学大学

余华的研究主题在于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来呈现一个城市新移民社区“良渚文化村”对地方意义的重构与遗忘过程中的不同声音,通过捕捉不同声音揭露出行为背后的意义。首先是社会对良渚文化村的构建,包括设计师、开发商和媒体,通过规划和梦想来构建一个地方,代表了中国的未来,还形成社区的共同体,居民各有所安。

一个加拿大的城市规划师做的良渚文化村的规划,从建筑风格上来说沿袭了英、法等欧洲风格,打造一个全球所追逐的理想城市,为小镇增加了一些文化价值,同时也在努力构建良渚理想。很多名人正是因为受到了良渚理想的吸引,为此写了书,写了著作,或者干脆住在这里。其次文化村中村民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起初村民对理想生活也有自己的向往,之后一些村民一起合作推出了村民公约,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约束,并且建设了一系列公共设施和志愿者团队,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从社区到社群的创新性社会管理理念。对于与文化村只有一街之隔的村庄,由于文化村的建设,使得许多墓地被搬迁至公墓,使得本地青年人认为失去了根,但在万科工作的本地村民因在家附近就业而感到高兴,而年长者从事清洁工作的居民认为工作内容改变,生活内容发生了变化,整个村子已经失去了农村的面貌和风味。对于这种改变,他们更多的是无奈和麻木。对于原村民,整齐美丽的商品房,他们未必习惯。因此在重新组织土地和住房的时候,应思考原住民对此的反应,是否能在这块土地上继续他们的梦想,是否能尊重这块土地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祖先,而不是把他们的根隔离。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