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刘佳燕:城市更新、社会空间转型与社区发展

——以北京旧城为案例

2015-06-24 17:5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清华大学建筑系刘佳燕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城市更新、社会空间转型与社区发展--以北京旧城为案例》的报告。以北京为例,聚焦于旧城(首都功能核心区)这一城市更新的核心地域范畴,尝试从社会空间和社区发展的视角对旧城更新的得失进行思考。

刘佳燕老师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对于北京旧城城市更新的历程,包括由此带来的社会空间的转型特征进行一个评述。然后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对更新路径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反思。

首先刘佳燕老师简单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一个是新的城镇化战略下出现了两个发展的转型:一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从外延扩张的新区到城市建设内部质量的提升;二是城市规划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物质空间的规划到更多强调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协调的公共政策这个层面。另外一个背景是以北京、上海大城市为代表的。他们部分规划指标被提前突破了,中心城区人口高度的聚集,带来生态、环境、交通等一系列的发展困境,需要规划的进一步调整。

北京旧城,是二环以内,研究区域是首都核心区,也就是东城区和西城区,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是221万。北京旧城的更新始于1990年代,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90年到1997年。它的特征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以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形式。城市更新的重点,从新区转向了旧城。以区县政府为主体,开发商成了主要危旧房改造的资金来源。也正是在这种市场导向下面,早期危旧房改造的目标逐步转向了以商业酒店办公室为主的城区再开发。到1997年危改的项目开始进入了停滞期。

第二个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住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政府更多的强调城市现代化的建设,由此带来了一波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浪潮。这一轮旧城改造初衷是道路拓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北京提出房改带危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的增强,这一轮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造高峰。还有一个契机,就是北京申办奥运,加大了古都风貌的保护和政治的力度。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拆迁,包括社会矛盾这些问题。2004年中央提出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同时北京政府响应中央强调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指示精神,对于原来的改造进行了反思。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牛街的危旧房改造。穆斯林因为不愿意离开清真寺,选择回迁,保留下来的清真寺成了高层塔楼包围中的孤岛。

由此进入了新时期,在2004版总规出台之后,在旧城有机更新还有旧城有机疏散和整体保护思路的指导下,整个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的模式成为社会的共识。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范的出台,构建了点线面结合的旧城整体保护格局。比较有意思的案例就是大栅栏地区的城市更新。从道路和市政设施的改善切入,包括建筑的整治,引入了公众参与的方式,然后成立共同的工作平台,以设计为先导,引导这些设计师、创业家、工作室进入到胡同里面,给整个胡同带来了一个新的面貌。改造的项目日趋减少,也越发的走向了高端、奢华,包括北河沿77号改造,出现了完全新建的高端奢华的四合院。然后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在全球化场所竞争的背景下,各区县打造品牌街区。

回顾20余载的更新历程,刘佳燕老师总结了社会空间出现转型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人口聚集效应日益显著,高密度特征进一步强化。在居住用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居住用地上的居住密度在进一步加强。旧城人口聚集效应使得依赖大规模拆迁和人口外迁来平衡增长趋势的途径已经难以为继。这使得新时期改造规模大幅度缩减之后,旧城的人口压力越发的凸现。

第二个特征,社会结构总体是一个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两极分化的趋势日趋显著。大量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外来中低收入人口,在旧城聚集的态势越来越显著。所谓的高级人才,即政府希望吸引的,更多的是在户籍人口。而针对常住外来人口,大部分都是商业服务业,占到了67.27%,已经远远超出了北京市的平均水平。社会集聚化的原因就是北京整个区域发展的失衡。旧城改造之后的剩余空间成了容纳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区,由此带来了社会空间的碎片化和隔离。在碎片化的背后,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空间资源的争夺和隔离,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矛盾。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产出效益低下,且面临传统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严峻现实。

最后,刘佳燕老师从社区发展的视角,对更新路径进行了反思。首先,大规模的空间生产模式不可持续,以住房体制改革推进发展权。公众参与现在成为西方城市更新的一个核心议题,公众参与在规划中间,除了有知情权,还要有所发声,更重要的是让居民拥有能够参与旧城更新的权利和动力。

其次,就是旧城社区日趋复杂化。所有的关系纽带都是围绕房子展开的,但仅限于房子,使得社区的交往和情感联系稀疏化。旧城传统紧密的社会网络在解体,如何重建社区生活网络是一个挑战。

最后,在旧城更新中间,被甩出去的群体,包括外来的租户、小商业、小旅馆的经营人员始终是很被动的。而要转型就不能把他们看作一个被动的。社区发展思路的转变核心就是反思旧城保护的政策,不仅仅是保空间,更重要的是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再造,培育社区的造血功能。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