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章超:对公共文化体系中的社区文化中心和在非正式的社区文化空间的比较

2015-06-24 16:0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同济大学社会学博士章超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社区文化活动、文化空间和社会活力--对公共文化体系中的社区文化中心和在非正式的社区文化空间的比较》的报告。章超博士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发,考察了这一体系中街道(镇)和居委会(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开展。最后报告人从空间和机制的角度,对于如何培育、创造社区文化和社区活力提出了思考,尤其是非正统的、灵活的、开放联接的空间以及自下而上的机制对于拓展和提升社区文化工作的意义。

章超博士 济大学社会学

章超博士介绍了研究缘起和研究设计。研究起源于把社区和文化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来做尝试。研究设计上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一种正式的文化空间类型,并以上海张江妈妈糖餐厅为例介绍非正式的文化空间类型,分别分析这两种类型的活动空间的参与主体和组织运作,最后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社区问卷,包含文化活动参与、对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的满意度、文化消费支出、文化偏好等内容;访谈法,对象包括居民、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居委会、市文广局、市群艺馆文化配送部门;观察法;微信互动;以及二手资料分析方法。

章超博士介绍了两种类型空间调查的初步结果和比较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对两类空间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社区文化活动的平均参与度位于中等水平,介于有时参加和偶尔参加;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愿度比实际参与度要高,接近愿意;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参与度要显著低于居委会和小区层面的文化活动参与度;在年龄、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和性别上都体现了显著的差异性;对设施的满意度和对活动的满意度都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其中对设施的满意度要略高于对活动安排的满意度。综合来说,结果反映了社区文化中心偏于年长(老龄化)的参与群体和网络体系;在年轻群体中,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低;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配套平均水平较高,对设施的满意度也位于中等偏上,但是参与度却较低。而妈妈糖的参与主体主要是25到50岁之间的职业阶层,工作地点以张江为主,并且是周末时间,很多是带着孩子过来的妈妈和一家人,活动内容主要是创作、义卖等公益的项目,其社会网络体系较为年轻化。其次,对正式空间和非正式空间的空间活力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工作人员统筹安排,涉及文化配送,是非常正式的空间,文化中心是一个提供方,空间是相对充裕的,妈妈糖是志愿者协调制定的活动计划,非常正式而且时间灵活,活动是居民共同创造完成的,而且空间体量比较小,前者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比较大,是全国拨款的事业单位,后者几乎没有支持,以志愿工作为主,目前还是入不敷出。前者是自上而下的、严谨的、筛选的、竞争的、网络单向式被给予的企业文化或者组织文化,后者是自下而上的、不正式的、随意的、分享的、网络多边化的,但有一定的中心连接开放扩散给予型的组织文化。

章超博士探讨了对发展社区文化的建议和研究启示等。在发展社区文化上,他指出要将正式空间和非正式空间的结合,鼓励两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拓展城市里的非正式的、自下而上的空间;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增加咖啡吧,可以让人们坐下来、比较闲适地交流、放松、阅读以及其他,吸引潜在的群体;对类似妈妈糖餐厅一类的带有文化性质的小企业进行扶持;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社会化运营。在研究的启示方面,他指出,需要多元的研究方法,统计、定性、网络互动、社会工作等结合使用;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类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空间,扩展为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社会互动空间;提升公共文化体系里的文化单位的公共性。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