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视角 > 正文

黄土地的守望者:甘肃清水梅江村

2018-08-17 09:18 来源:《人类居住》第1期 作者:段德罡 赵海清

她远离灯红酒绿热闹繁华,在重重叠叠的岁月里,守望着一方宁静和安详。她拥有近千年的历史,凝聚着黄土地的生存智慧。她是大西北传统村落的活化石,永远蓊蓊郁郁生动起伏,恪守着自然的尊荣。

走进梅江

在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有一座小村庄。2013年9 月,她的名字,“梅江村”,出现在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梅江村虽深处遥远荒凉的深山中,却有梅坪山郁郁葱葱,有梅江水奔流不息。村庄依山就势,以土崖为界,视线所及,是层层叠叠、紧密相连的泥墙和青瓦,俨然规整,沿着U 字形的山麓向两边伸延。

▲ 依山就势的村落 图︱梅江村村委会

这是黄土高原上一座极其寻常的小山村,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生命气息。田野里,阡陌间,小居前,梅江边,洋溢着清新祥和。柔柔的阳光在恬静的土地上自由流淌, 那些放下农具点燃劣质烟卷的男人们,眯着眼,沉醉悠然, 敦厚烙在黝黑的脸上,动辄憨憨的笑,一片欢喜。

置身其中,一种民间劳动者的创造力似乎能让我们抓住那恍若消逝的本源状态——尊崇本心,诠释着天人合一之道。村民在营建之初也许并非为了永居,而只是恶劣环境下的无奈选择,历经千年的磨难,却渐渐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以土为基,以智为本,以树为灵,以文为魂,一代一代的村民用长期的经验积累,与他们身上的辛劳汗水共同揉和成一股只属于梅江的生命气息,与自然和谐交融,使村庄像从地里长出来一般,宁静、安详。

以土为基:古村延续

梅江村形成于元代以前,是典型黄土村庄的范本。村庄规模不大,风貌古朴自然。土色是村庄最显而易见的色彩,与周围的自然色十分协调,别有一番风韵。黄土就如一令席子,房屋、树与人都或静或动在这令席子上。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久的故事。浑黄的天地间,一条条生土老路在山间蜿蜒,一座座夯土民居在台塬伫立,一段段夯土老墙沿着巷道渺渺远去,在周而复始的岁月里,沉积了多少记忆。

▲ 梅坪山上的梅江村 图︱赵海清

村里的房屋,就地取材,即便有一天所有人离开,房屋全部倒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材料仍旧可以降解到自然中去,对生态环境不带来一丝压力。取之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如生命一般,来过,何必一定要留下痕迹?这方黄土地的历史,沧桑又深刻,就如镌刻在荒原血脉里的一段节律,经千年万世,依然生生不息。


▲ 保留完整的夯土民居 图︱赵海清

▲ 就地取材的夯土老墙壁与石板路 图︱赵海清

以智为本:生命不息

虽生活贫困,经济欠发达,村庄环境艰苦,村民却能够智慧地顺应自然环境并充分利用它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整个村落的人居环境和谐安宁。村庄背山面水,坐西向东的格局营造了一个冬暖夏凉、适宜人居的小环境,同时层层台地与周边山脉又构成开阔的、多层次的视觉景观。每个台地组团西侧为土崖,东侧为巷道,居住院落沿巷道自北向南排列。组团内部均有打谷场和村民自用菜地,与民居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聚居的生活结构。

▲ 村中的打谷场 图︱赵海清

村庄民居多是夯土建筑,建造成本较低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物理性能,加之木结构与夯土巧妙组合,加工耗能较少,在当下看来,可谓生态、低碳建筑之典范。为了便于通风,室内外空间多互相连通,门窗洞口开得很大,且大多数格扇是可拆卸的;为了避免阳光直晒,房屋的进深一般偏大,出檐深,广设外廊。


▲ 村庄民居 图︱赵海清

村民取水不易,便更加珍惜雨水,往往根据地形坡度挖掘窖井,储存雨水的同时也有助于涵养地下潜水层。黄土台塬在暴雨时受雨水侵蚀易发生土层塌陷,而西高东低的空间布局为村庄的排水提供了天然的解决方案,使雨水循着一层层台地被逐步疏导,从而减轻了其对村庄的冲击。

村民在台地上种下一排排柏树,柏树慢慢长大,成为村庄的生态屏障,为村庄阻挡了冬季凌冽的寒风,固守着黄土的根基。

以树为灵:古槐记忆

一直以来,有六棵明代中期古槐静静屹立于村中守护着村庄。古槐,根似盘龙,坚实深扎于厚土之中,树干高约数丈,庄严稳重地支撑着巨大的树冠。在村与山的缓坡上, 那枝繁叶茂、葱茏劲秀的古树, 巍峨挺拔,枝柯交错,浓绿如云。每当夜幕降临,鸟儿归巢,晚风习习时,孩子们在槐树下嬉戏,老人们在槐树下拉着家常……

▲ 参天古槐 图︱赵海清

寒来暑往,岁序更迭,前些年有三株古槐过于苍老终究还是倒下了。她曾记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而人们也记得她的驻守:不管风雨雷电,冰冻霜寒,都执着地守护在老屋旁边。人们没有把这枯树劈柴烧掉,而是把倾颓的老树留在她一直站立的角落,让她永远端详着村落的岁月。她装饰着村落古朴的风景,也装饰着村民们的梦,而有梦的人不会苍老,有梦的树四季常青。古槐是村庄最重要的生灵,她所守护的这片黄土地,就是梅江村人的精神家园。

▲ 死去的老槐树 图︱赵海清

以文为魂:书香承袭

梅江村的街巷随地形呈树枝状的自由走向,2 米至4 米不等的土路亦或石板路,使整个巷道看起来古朴而幽静,充满文化的气息。梅江村的院落则如同树叶,整齐有序地分布在巷道的两侧,家家户户比邻而居。民居院落进门的正对面一般都有砖饰照壁,以聚敛财气。民居大门尽管质朴却不失文化底蕴,即使是普通人家,其门环、门簪、门额也样式繁多,十分讲究。由于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村民普遍都谨记“耕可富贵,读可荣身”的祖训。民居大门门匾上的“耕读第”三字是这种耕读文化的最直接体现,寄托着人们的理想追求。

梅江村三组的朱家大院,是保存完好的六座明清院落,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六座传统院落在村庄台地上自北向南一字排开,依次为边院、中院、老院、上中院、当中院和佛堂院。六座院落均是典型的四合院格局。现存明清古民居23 间,占地300 多平方米。房间为悬梁土木结构,粗柱宽廊,直棂隔窗,雕刻精美,整体古朴又不失雅致。书房、客厅均为花石铺地,端庄大方,气度不凡。老宅内至今保留有一些古书画、古旧家具,没有大户人家的阔绰,有的却是一种清雅和守中。清风撩起素帘,满屋的书香四处弥漫。

▲ 朱家大院中院 图︱吴丹

▲ 朱家大院室内古旧家具 图︱赵海清

光阴的风,吹过百年,朱家老人双眼微眯着给我们讲了些许故事。据说朱姓夫子曾脱卸了宦海生涯的羁绊,回到美丽的梅江村,将一间寒室辟成书斋,以书为友,恬淡悠然一生。阵阵幽静清雅的书香气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淡泊,那种心境。朱家大院的格调,无不述说着前人的馈赠与后人的传承。

▲ 讲述朱家前辈故事的朱家老人 图︱吴丹

结语:发展困惑

梅江村先人在这古老而荒凉的黄土地上艰苦远涉,最终寻得家园,经受了自然的磨练,形成了勤劳知恩的醇朴气质,积淀了与自然共生的乡土智慧,兼容了遗泽百年的文化精神。时至今日,这山间古村仍旧保持着天地人和谐共存的状态。她就像一位古老的守望者,守护着传统气息。

然而,当前快速的城镇化正在冲击着古老宁静的乡村。村民对这片黄土地固有的情感与村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出村的小路,在山间蜿蜒, 渺渺远去,一并远去的,还有不甘在乡间落寞的人。他们于心难舍却又不甘一生守候家园,最终决绝离开。这种日益加重的“空心化”使得乡村凋零,造成土地浪费,也使得社会管理出现困境。村庄房屋大多年久失修,而作为国家传统村落,其古建筑的维修又不同于一般的房屋维修,村民缺乏传统营建技艺,也无法负担起维修费用,因此对年久失修的古民居常采取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态度,也使得梅江村的发展受限。同时,梅江村的保护又是乏力的,国家下发的保护经费甚少,远不能满足保护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且这些资金常常使用不当,有的地方为追求政绩及形象工程而导致村庄的“建设性破坏”:大尺度的活动广场、过度硬化的道路、粗陋仿制的传统建筑等等。而这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方法,无疑是对传统风貌的一种破坏,使得村庄的发展前景更加堪忧。

▲ 新建广场 图︱赵海清

作为黄土高原村庄的范本,梅江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而如今,面对传统文化保护和村庄发展的矛盾,这古老的家园该如何平衡?如何摆脱困境?如何在当代寻找新的出路引领村庄发展?未来,梅江村将何去何从?

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赵海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