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视角 > 正文

夜之魔都变迁

2017-08-07 16:43 来源:城市影像与城市文化 作者:席子

雪后魔都 摄于河南南路 2013.02

前面有朋友微信我一组上海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她说也许以后再想看回忆上海的片子就是你拍的那些了。

我当然没有那么“伟大”,现在有非常多的摄影师在拍上海,每个人的视角和手法都各不相同,我只是尽量从自己的角度和想法来记录这座城市。

2007年,我买了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在苏州河边有一片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弄堂,叫“德安里”,那里就是我最早比较有意识的去拍摄的地方,2008年的冬天,我又去拍了一张,站在福建路桥上,下面是一片围墙围起的空地,被白雪覆盖着,似乎这里从来就是处女地一样,当然,现在那里已经是高楼林立了。

老虎窗内外 摄于平凉路 2013.03

新村中的涂鸦 摄于华池路 2010.07

后来,看到一本画册,也是我买的为数不多的其中一本,就是加拿大摄影师Greg Girard的作品集-Phantom Shanghai(上海魅影), Greg Girard在上海拍摄了一些拆迁中的废墟夜景,让我感到非常惊艳,所以,我也开始尝试拍摄此类题材,之所以痴迷废墟或者说废墟夜景,一是因为废墟是建筑和城市的时间切片,放在一座城市乃至国家的历史来看,它只是昙花一现。和树木一样,只有当它们倒下后,才可以看到岁月的年轮,同样,在这些拆毁中的建筑废墟里,你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历史脉络和沉淀。

在我看来,记录这些建筑和废墟,是摄影这种记录手段,特别是数码技术最可以体现优势的地方;而废墟的夜景,有着白日里完全不同的光影和色彩,甚至和在现场用肉眼看到的场景天差地别,在COMS上感光出来的画面足以让人吃惊,有时候,马路上围观的人看到相机屏幕里的画面,会用上海话说:眼睛里看出来暗黜黜的,拍出来噶(这么)漂亮啊……我就有点小小得意。

灯火 摄于南仓街 2013.05

郭博先生的一本画册,叫“上海光影”,在自序里他说:改革开放,使上海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仿佛突如其来似的,在上海的平地上筑起了一道道四星、五星宾馆和高层公寓的屏风。高架和高速道路的建设使得沿街的景色焕然一变。这就是都市的新陈代谢。老建筑在这一代谢中毫不容赦地被推倒。作为一个设计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至少在它们临终前为它们留下一张遗影,逐渐成了我的一种使命感……

不知不觉自己拍摄了七八年,主题同样只有一个,就是:上海,上海的老建筑。有朋友好奇问我,上海有那么多地方可以拍吗?我觉得,拍的地方越多,要拍的地方就越多!也开始越来越觉得有这种莫名的使命感,现在上海的这座城市的变化速度之快,不知道对于摄影师是幸运还是什么,不晓得快门能不能赶上铁锤和挖掘机的速度,管它,继续拍!

公平路 2017.01

阜春街 2014.11

浙江北路 2016.01

通北路 2016.01

金家旗杆弄 2016.01

海宁路 2016.02

新建路 2016.01

黄浦唐家湾路 2013.09

建国新路 2016.01

热河路 2011.08

巨鹿路 2017.02

海宁路 2017.02

江西北路 2017.03

山西北路 2017.04

武进路 2017.04

武进路 2017.04

汉阳路 2017.04

延庆路 2017.03

温州路 2017.01

巡道街 2017.03

梅家弄 2017.03

乔家路 2017.03

北无锡路 2017.03

扬州路 2017.02

永年路 2017.01

顾家弄 2017.03

顺昌路 2017.01

凤阳路 2017.03

乔家路 2017.01

东新民路 2017.01

席子

本名席闻雷,著名摄影师,石库门文化研究者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