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智慧交通迎来快速发展:大数据生态下的“城市交通大脑”

2016-11-04 09:47 来源:物联网世界

核心提示:如高德地图通过用户出行大数据与交通管理部门大数据融合的实时交通大数据结果,智慧交通[292篇] 大数据[1750篇]当下随着,通过智慧交通实现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当下随着“互联网+交通”项目的不断落地,各地采集了大量的交通大数据,通过交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不仅有助于百姓出行的高效便捷,同时也有利于管理部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交通已成为现实,并正在形成大数据生态下的城市交通大脑。

早上10点,李小姐准备从位于城北的公司出发去城南的咖啡厅见朋友。出发之前,她打开手机导航APP,选择了一条车流量最少、交通状况最好的出行线路。到了咖啡厅,通过手机上的智能停车场APP,她找到了有停车位的最近的停车场。而与她见面的朋友这次没有开车,而是选择了打车软件。如上所描述,现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李小姐一样在不断感受着智慧交通带来的便利,而这些正是在“互联网+交通”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具体表现。

当下随着“互联网+交通”项目的不断落地,各地采集了大量的交通大数据,通过交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不仅有助于百姓出行的高效便捷,同时也有利于管理部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交通已成为现实,并正在形成大数据生态下的城市交通大脑。

大数据助力智慧交通进入快车道

近日,高德地图对外发布了《2016年中国互联网+交通城市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互联网+交通”项目在国内快速铺开,尤其在一线及二线省会城市发展迅猛,从而带动了二三线城市的全面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互联网+交通”的落地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将会呈爆发式增长。

而另据ITS114(智慧交通车联网官网)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包括城市智慧交通和高速公路机电市场的全年千万项目统计规模为182.5亿元。

从行业规模来看,2013年受政府投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智慧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增长至408亿元,增长率则高达28.5%。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智慧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慧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正如业内人士分析说,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交通”项目开始遍地开花并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大数据,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先知”逐渐变成现实,更建立起车、路、人之间的网络,通过整合信息,最终为人提供服务,使得交通更加智能、精细和人性;同时对管理者而言,将大大提高管理者获取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管理交通的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交通开始步入快车道,有可能真正“智慧”起来。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赵冲久就曾公开表示,车多、拥挤其实并不会与出行产生矛盾,关键在于如何依靠技术和规划来最大限度地让整个城市得以有效运转,而这就需要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通过精准运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亚信数据无锡公司总经理李金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数据在智慧交通领域最重要的作用和变革来自于将微观交通信息更全局化宏观化,是今后城市交通的大脑。利用交通大数据在信息集成优势和组合效率上,有助于建立综合性立体的交通信息体系,为老百姓的出行、为城市的合理化建设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下,随着智慧交通的逐步建立,大数据的功用及信息获取渠道也将更加广泛。有专家表示,公交刷卡数据挖掘、出租车轨迹挖掘、手机数据挖掘、社会化网络数据挖掘,将成为未来智慧交通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方向。

交通大数据信息孤岛问题仍存

当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不断渗透,已形成越来越多海量的交通数据。据记者了解,目前交通上的大数据主要来源于几个途径:用户出行的一卡通。以北京为例,交通局有一个终端系统,可以详细地统计出每天进出地铁和公交的人数;运输车辆的全面监控数据;车联网系统掌握的车辆出行的数据;路网监控数据的获取;此外还有通过与百度地图等展开战略合作,增加的数据渠道来源等。

但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看来,目前虽然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大数据,但数据信息的来源还不够丰富和完善,协同性还不够。他对记者举例说,如公交、地铁、出租、私家车等领域的信息交叉衔接还不够充分,实时动态的数据还没有完全打通,这会影响对数据的分析和交通情况的决策。

“从数据源来说,交通系统内部各部门间数据隔绝现象还是很明显的,需要进一步的融合;此外也要更多关注和交通领域相关的各要素,如停车场等的动态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解决停车位供给的问题。我们到城市里面,哪个位置能停下多少车;上班时间,办公区和住宅区之间车位的调节与共享,这些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统筹协调。”赵国栋对记者表示。

李金毅也认为,目前交通还是以城市县等为单位建设和管理,从公安交通管理来看还是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孤岛问题,如何采用数据共享方式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各城市之间共享数据是个问题。

据了解,目前高德地图已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数据生态,并已经应用于高德地图产品的实际应用当中。如高德地图通过用户出行大数据与交通管理部门大数据融合的实时交通大数据结果,实现了躲避拥堵功能。高德地图与广州交警联手在2015年恒大淘宝足球队亚冠决赛当天,对球队主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周边进行了躲避拥堵提醒、绕行规划等周边道路疏导合作。

“‘互联网+交通’领域,同样面临‘局域网+’形成的数据孤岛的问题,而要形成城市交通大脑,关键是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数据生态,即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交通管理部门都成为同一个大数据系统的提供者,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交通管理部门,也都成同一个为大数据系统的受益者。”高德地图CEO俞永福表示。

“用户思维”应是发展主旋律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历史阶段。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加剧、污染严重、事故频发,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处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的城市大发展时期,是实现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的最佳时机,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的融合发展,通过智慧交通实现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首先大力发展绿色、便捷、高效、经济的公共交通。通过大数据智慧交通技术手段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引导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转变;同时以大数据智慧交通技术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城市道路体系的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交通组织,以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如先进的交通信号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违法自动考量系统,减少路口延误、排队等候,使得道路通畅、停车场管理等更加规范。

但专家也提出,无论未来如何规划实施,智慧交通领域都将应更多地关注用户体验,公众是出资者、建设者、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督者,未来很多的智慧交通项目应真正将用户需求摆在首位。

“在发展智慧交通时,我们将‘用户思维’始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道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实现数据共享的确需要更多规范,并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应本着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高效、安全为宗旨,整合交通大数据资源,协同政府的权力、企业的财力、联盟的智力来共同推进并打造一个健康交通的生态系统。”赵国栋对记者说。

此外,既然服务于用户,用户的交通数据安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由于智慧交通兼具交通移动特性和无线通信传输两方面的特点,它也就集成了交通网和通信网两大类型网络的安全问题。如果只注重功能实现而忽略了安全问题,那么智慧交通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将面临着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

对此,李金毅表示,要保障智慧交通安全,就必须从访问权限、数据存储、网络传输、物理集成等多方面全方位建立起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做到“事前可管、事中可控、事后可查”,以目前的技术应用能力我们能够通过建设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来确保智慧交通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尹稚:城镇化要从“进得来”到“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