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基于空间基因传承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

——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为例

2023-12-05 09:38 来源:城市规划

摘要:

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空间基因视角的城市设计,从生态与农业、建成环境等空间要素的地域性组合模式及其机制入手,通过形态组织与场所营造,可以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环境与风貌。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为实践案例,从生态本底、聚落格局、聚落肌理、建筑风貌等方面对江南水乡的空间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与传承设计,对新时期城市设计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

作者|

季   松 (1976-),男,博士,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544878568@qq.com。

段   进 (1960-),男,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通信作者。

薛   松 (1976-),男,硕士,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李   亮 (1980-),男,本科,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宫作成(1983-),男,硕士,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规划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9YFD1100700)。

1.背景

随着中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地方都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全域全要素的管控。由于具有在形态、风貌、景观、文脉等方面设计管控的技术优势,城市设计在新建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城市设计等手段改进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指出,城市设计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理念与技术方法,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实现国土空间整体布局的结构优化,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功能组织的活力有序,风貌特色的引导控制,公共空间的系统建设,达成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的积极塑造”[1]。应对空间发展新需求,城市设计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环境、传承文化、提升品质,是广大规划工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的城市设计实践,从空间基因传承的视角入手,对河、湖、田、塘、林、城、镇、村等生态与农业、建成环境方面的空间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设计探索。

1.1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都走在了前列。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新的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与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2018年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明确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①(下文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的重大举措和空间载体(图1)[2]。

1.png

▲ 图1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意

Fig.1   Scope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tegrated Ecologic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示范区位于沪苏浙两省一市的交界处,属于江南水乡地区,范围内小城镇与村庄密布,尤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较多,有着明显的地域空间特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战略需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新典范,向世界展示江南水乡文化与特色,通过文化复兴与认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示范区建设与展示的重要任务之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也提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江南水乡特色,保护传承文化与自然价值,促进形成多中心、网络化、集约型、开放式、绿色化的区域一体空间布局[3]。

1.2  水乡客厅

2020年,为了进一步提高示范区的显示度、示范性、探索性,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决定在示范区的启动区内,依托沪苏浙两省一市地理交汇处,由三地共商共建,打造一处体现东方意境、容纳和谐生境、聚享创新环境、提供游憩佳境的“江南庭院、水乡客厅”,并组织开展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城市设计》[2](下文简称“设计”)的编制工作。

水乡客厅规划范围是以沪苏浙边界交汇处——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各一部分组成,总面积约35 km2(图2)。

2.png

▲ 图2 | 水乡客厅的范围

Fig.2   Scope of the Water-Town Public Center (shuixiang keting)

资料来源:同图1。

该地区地处江南水乡核心地带,空间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河湖水网纵横。现状水域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约21%;太湖的主要泄洪通道太浦河从该地区内东西穿过;太浦河北有诸曹漾、雪落漾,南有马斜湖、张清荡等湖荡;其他小河道呈网状布局,串联各村镇与河湖。(2)圩田鱼塘密布。现状农林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约59%;三地现状存在大量的圩田与鱼塘,汾湖高新区鱼塘较多,金泽镇、西塘镇和姚庄镇圩田较多;其中大部分田地为基本农田。(3)城、镇、村多种聚落形态分布。三地城镇组团各居规划范围一角,汾湖高新区已建成较为现代的城市风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金泽镇保持较好的传统古镇风貌,西塘镇大舜组团呈现工业镇区的风貌;范围内十多个村庄星罗棋布,大多呈现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貌;一些新建项目在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对地域特色风貌带来冲击。(4)空间毗邻但交往不畅。三地交界的行政边界主要位于河湖之上,现有河道水系通而不畅,跨界的道路不足,公共服务与市政设施各自独立,缺乏共享。

2.空间基因

从古至今,江南水乡地区都是中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之地,代表了一种典型的产居、人文、生态协调共生的滨水人居文明。本次设计提出集聚长三角智慧,成就世界级水乡客厅,除了示范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引领跨界融合创新实践之外,还需集中展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因此,如何挖掘江南水乡空间背后隐藏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传承地域文脉、展示风貌特色就成为本次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段进院士提出的基于空间基因的研究方法,推动了规划设计从普适性向地域性的转变,可以较好地应对上述挑战。空间基因是“指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它既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产物,承载着不同地域特有的信息,形成城市特色的标识,又起着维护三者和谐关系的作用”[4]。可以看出,空间基因的研究直视空间发展的本源规律,重点关注空间要素地域性组合模式及其内在生成机理的延续,并由此形成形态组织与场所营造的设计方法,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地域文脉与风貌[5]。相关实践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段进院士团队在苏州环古城项目中,基于“四角山水”“城中园+园中城”“水陆双棋盘网格”“廊空间”“粉墙黛瓦”等空间基因的规划设计,获得了良好的规划实施效果,有效地保护了苏州古城的风貌;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中,基于城水关系、空间布局、轴线关系三大方面中华传统营城的空间基因的识别提取与规划运用,成功地奠定了起步区的整体空间格局[6]。

因此,针对水乡客厅的规划目标,设计团队提出通过基于空间基因的城市设计方法,保护江南水乡的地域环境、传承地方文脉、营造地域性的空间风貌与标识场所。

3.基于江南水乡空间基因传承的城市设计探索

从《江南水乡一个点——乡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7]到《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8],以及之后的空间研究系列丛书②,设计团队就江南水乡的空间基因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本次设计首先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识别提取出江南水乡地区在生态本底、聚落格局、聚落肌理、建筑风貌4个层面的主要空间基因,并对基因的传承展开了水乡客厅的设计探索(表1)。

3.png

▲ 表1 | 江南水乡空间基因的识别提取与传承设计

Tab.1  Identification, extraction, inheritance, and design of water-town space genes

3.1  生态本底基因传承

河湖水网圩田密布的基底环境,以及不同规模与形态的村镇有机分布,共同构成了自然与人工环境和谐共生的江南水乡聚落环境。以往城市设计更关注建成空间的设计控制引导,而忽视了农业与生态空间的管控[9]。设计响应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管控的新要求,从江南地区农业与生态本底的空间基因入手,结合现代技术保护并传承江南地区传统治水与农耕的智慧与空间格局,这既是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重要展示内容,也符合示范区引领生态绿色发展的核心要求。

3.1.1  空间基因:塘浦圩田、桑基鱼塘

水乡客厅所在的江南地区属太湖流域,河湖密布、地势低洼、汛期水患严重,从春秋吴越时期起,先民就在该地区开始了整治水系、开垦田塘的活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构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治水与垦田相结合的水利与农耕体系——塘浦圩田,即在河荡滩涂周边挖土构筑堤岸成环,并形成圩区,把外水(河道与湖荡)挡在圩堤之外;在圩内开挖纵横交错的用于蓄水和排灌的河渠——“塘”和“浦”,并整理形成棋盘状的农田或鱼塘;设置涵闸沟通圩区内外水系,调节水量,从而对农田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排洪[10-11]。“塘浦圩田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12]。这一系统既有效解决了地区水患,又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此外,江南地区随着丝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世界级的传统循环生态农业典范——桑基鱼塘,即结合圩田鱼塘创造出“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13]的高效农业生产方式,不但提高了种桑饲蚕养鱼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水乡地区的生态平衡及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造就了田埂塘基种植桑树的水乡特色林田景观。2017年11月,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对水乡客厅的现状农业与生态空间进行解析,可以发现,纵横交织的河湖、环形围合的圩堤、内外有别的水网、棋盘布局的田塘、线型排列的桑林等因子,通过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构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生态空间基因——塘浦圩田与桑基鱼塘(图3)。它们蕴含了中国传统理水治水与农耕生产的智慧,塑造了“河湖成网、田塘成棋盘”的独特地景地貌,也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更孕育出了“开放包容、崇文重教、尚德务实”的江南文化。

4.png

▲ 图3 | 生态本底基因:塘浦圩田与桑基鱼塘

Fig.3   Genes of the ecological background: pond-bank-polder and mulberry-fishpond

3.1.2  生态本底基因传承与设计管控

从塘浦圩田与桑基鱼塘的两大空间基因入手,设计对农业与生态空间的保护、整治、展示提出了设计构思与管控要求。

在农业与生态空间的整体格局方面,严格保护现有的水系和圩区格局,对三区三线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提出了优化建议,并最终落实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成果之中;针对现状存在的防洪排涝与水质污染风险,打破行政管理边界,因地制宜地采取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水系连通、景观塑造和截污控源等措施,加强三地河道、湖荡、湿地等水体的自然连通,提升河湖水环境的质量;严格保护最终划定的基本农田,并结合现代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求,对各圩区内的农田和鱼塘提出整治提升的要求。

设计在水乡客厅核心区周边地区,结合三地各自现状的自然与农业资源禀赋,在河湖圩田保护与整治的基础上,以低干扰为原则,打造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个主题展示园。在展示传统智慧的同时,运用绿色生态理念与现代技术手段,构筑了有机融合的蓝绿空间与农业生态系统,并集中展示长三角在高效农业与生态治理方面的成就,示范生态绿色发展模式。

青浦境内的江南圩田展示园,侧重传统圩田与现代高效农业技术的展示:在现有圩田格局上,引入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生态科技,运用生态技术削减各类农业生产污染,推动农业研发成果落地,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示范。吴江境内的桑基鱼塘展示园,侧重传统与现代先进循环农业技术的展示:在现有田塘格局上,灵活植入先进循环农业科技的多维展示与科普体验功能,从桑基扩展到果基、花基系统,强化桑蚕、花果与鱼类养殖的交互体验,运用生态科技净化养殖尾水并循环利用(图4)。嘉善境内的水乡湿地展示园,侧重传统生态与现代先进治水技术的展示:以靠近水源地的马斜湖为核心,利用并修复现有各类湿地,运用先进的生态治水理水技术,降低农业生产与村庄居民点污染,涵养本地水源,提升河湖水质。

5.png

▲ 图4 | 桑基鱼塘展示园与江南圩田展示园设计构思

Fig.4   Design of the mulberry-fishpond demonstration zone and the Jiangnan polder demonstration zone

资料来源:同图1。

3.2  聚落格局基因传承

3.2.1  空间基因:内沿河道生长、外倚田湖共生

通过对金泽、黎里、周庄、同里、朱家角、西塘、南浔等江南古镇的研究,设计团队发现江南水乡地区的村镇聚落在整体形态上呈现单轴型、多轴型、团块型等空间类型,虽然形态与规模不一,但在聚落选址、生长并最终融入周边农业与生态环境的整个过程之中,大多选择水上交通便利、水患影响较小的河道作为生长轴向外逐渐扩张,最终形成“枕河人家”的聚落生活空间[8];聚落与周边圩田、鱼塘往往形成一个或若干圩区,圩区之外是大型湖荡与河道;圩田、鱼塘、河湖等空间既是居民耕田、养鱼、植桑、饲蚕等生产空间,也是重要治水理水的水利系统和生态涵养空间。通过识别与提取,正是“内沿河道生长、外倚田湖共生”的空间基因(图5),造就了江南水乡居住、生产、水利、生态等空间融合共生的聚落整体格局形态。

6.png

▲ 图5 | 聚落格局基因:内沿河道生长、外倚田湖共生

Fig.5  Genes of the settlement pattern: development along the riverway, growth based on pond and polder

3.2.2  聚落格局基因传承与设计管控

设计基于这一空间基因,对村镇以及水乡客厅核心区提出了延续水乡聚落格局特征的设计与管控要求(图6)。

7.png

▲ 图6 | 单轴型、多轴型、团块型等多元聚落空间有机融入水乡环境

Fig.6   Organic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ttlement spaces in water-town environment

资料来源:同图1。

在村镇存量空间方面,首先,严格保护金泽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和荻沼塘沿线风貌较好村庄的整体空间形态;其次,汾湖高新区、大舜组团和部分风貌质量较差的村庄结合用地功能更新和空间风貌整治,禁止填埋现有河塘,并针对防洪排涝和生态景观需求,对水系进行合理的疏浚沟通,强化河道的骨架结构作用,以尽量减少过去粗放式城镇化建设对水乡地貌特征的破坏。在村镇增量空间方面,设计强化以河道为骨架向外扩展的空间结构,生长延续小村单轴型、大村多轴型、镇区团块型的空间格局;并重视村镇边缘空间的管控,通过相对分散的组团布局模式以及道路或用地边界的柔化措施,尽量减少对圩区格局的破坏,并强化城、镇、村等人工环境与河、湖、田、塘、林等生态基底的融合共生。

在水乡客厅核心区方面,围绕长三角原点,构建科创学园(吴江)、创智引擎(青浦)、会展村苑(嘉善)三个新建功能组团。设计以低影响开发为原则,考虑现状用地情况和地貌特征,每个组团尽量利用原有的村庄建设用地和乡镇工业用地,选择合适的既有河道展开布局,形成多轴型的水乡聚落格局,并将三个组团分别有机植入吴江的桑基鱼塘、青浦的江南圩田、嘉善的河湖湿地的大环境之中。通过创新交往功能的集聚,以及掩映于河塘林田的水乡聚落画卷的营造,实现了核心区设计展示体验江南水乡聚落整体格局的目标定位。

3.3  聚落肌理基因传承

3.3.1  空间基因:院落成坊、街市枕河、桥头船湾

对江南水乡传统村镇的研究表明,“街区、街坊等块面空间与沿河地带的线型空间,以及各种点状的结点空间共同组成了古镇的整体空间”[8]。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基本单元,在江南文化礼制影响下,合院纵向序列组合形成多进的院落,再由多个院落结合四周围合的街巷或河道构成街坊,这些块面空间作为主要的生活空间,构成了水乡聚落内部空间肌理的主体;内沿河道生长的基因,决定了水乡聚落往往沿主干河道构筑“河-街-房”三者并列的线型空间,利用过去船行交通的优势形成商业街市,加上廊棚、骑楼、披檐等多种建筑形式,造就了聚落最具活力和特色的公共空间,例如西塘沿河街市——西街和明清街,金泽沿河街市——上塘街等;此外,水乡聚落还存在大量点状的公共空间,往往依附于河道或街巷,形成交通转换、活动聚集、休憩交往等场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桥头空间和转船湾,例如周庄富安桥与梯云桥的双桥空间,乌镇的转船湾——财神湾等。因此,设计团队发现水乡聚落面、线、点三种空间肌理的基因可以提炼成“院落成坊、街市枕河、桥头船湾”,它们共同作用造就了聚落和谐整体的空间肌理形态(图7)。

8.png

▲ 图7 | 聚落肌理基因:院落成坊、街市枕河、桥头船湾

Fig.7   Genes of the settlement texture: courtyards forming the neighborhood, downtown streets developing along the river, boats located near bridges

3.3.2  聚落肌理基因传承与设计管控

设计基于面、线、点空间基因,重点对一些更新建设与新功能植入类的村庄以及核心区新建的科创学园、创智引擎、会展村苑三个组团进行了聚落肌理的设计与管控(图8):沿主干河道平行布置步行街与商业服务建筑,强化滨河空间的贯通与公共性,并适当设置廊棚、骑楼等空间元素,营造沿河街市的氛围;沿河街市向外结合科创、研发、科普、会议、酒店、文旅等现代功能需求布局多组院落空间,并形成多个街坊;结合小桥流水与街巷,衔接水陆交通流线,设置桥头广场、转船湾等结点空间,以进一步强化水乡聚落场景的营造与体验。

9.png

▲ 图8 | 会展村苑组团的设计构思

Fig.8   Design of the exhibition village cluster

资料来源:同图1。

在水乡客厅最核心的地标场所设计中,延续中华传统营城理念中的“方正形制”,并运用院落基因,以位于太浦河中的长三角原点为中心,沪苏浙皖共建一处兼具中国气派与江南韵味的“四合院”——方厅水院。水院中轴线南端为主体建筑——一体化展示馆,四角为沪苏浙皖的四个主题展示馆,场馆之间以步行桥跨越太浦河和沪苏浙边界并连接三地。围合形成的方厅水院寓意三省一市向心汇聚、跨界融合、一体发展,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交流、成果展示、会商议事、文旅体验的核心功能(图9)。其中,一体化展示馆在设计上也传承了江南水乡一种独特的院落基因——“船厅院落”③,人员可以坐船感受小桥流水,从码头直接进入船厅和展示馆,体验传统江南水乡揖舟出行的生活场景。

10.png

▲ 图9 | 核心区三组团与方厅水院设计构思

Fig.9  Design of three clusters and a Square Courtyard Above Water (fangting shuiyuan) in the core area

资料来源:同图1。

3.4  建筑风貌基因传承

3.4.1  空间基因:粉墙黛瓦、褐木青石

对江南水乡传统建筑解析研究,发现建筑三开间居多,体量小巧,1至2层为主,建筑主要用砖石木瓦等材料构筑,呈现独特风貌形式:大部分建筑屋顶采用双坡顶,以深灰色的小青瓦进行铺装;墙身一般青砖砌筑,以白色涂料为主,也有少量清水墙及木墙面;墙面实多虚少,以方窗点缀其上;为了防火往往外墙较少开窗,尤其风火山墙一般不开窗,只有面向街市墙面的门窗面积较大;房屋的承重常采用抬梁式、穿斗式的木结构;建筑门窗一般采用黄褐色或深褐色木构件,与白墙形成对比;建筑基础、墙身下半部分、台阶、地面铺装、岸堤等为了防潮,常采用青石砌筑。受水乡地理环境与崇学务实的江南文化影响,水乡居民通过建筑元素与材料元素的组合运用,形成“粉墙黛瓦、褐木青石”的建筑风貌基因,向世人呈现出黑白素雅、小巧精致、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画卷。

3.4.2  建筑风貌基因传承与设计管控

设计结合现状所处的水乡环境,提出了塑造江南韵、小镇味和现代风交织共鸣的建筑风貌。

在建筑高度控制引导方面,延续水乡宜人小巧的尺度:汾湖片区现状已基本形成新城风貌,建筑高度控制在50?m以内;其他两地镇区的增量空间建筑高度控制在30?m之内,金泽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宜控制在10?m;其他村庄控制在10~18?m之内。

在建筑风貌控制引导方面,除了金泽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内严格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以外,在其他地区鼓励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新型建筑材料、绿色与智能新技术,基于“粉墙黛瓦、褐木青石”的建筑风貌基因,对材质、色彩、文脉符号、建筑形式等进行设计处理,以传承江南水乡文化和传统建筑的韵味。

在方厅水院的主体建筑以及科创学园、创智引擎、会展村苑三个组团的设计构思中,运用抽象简洁的手法,对粉墙、黛顶、木色梁柱、方窗等元素进行了灵活运用,强化墙面的虚实对比,以及坡顶的错落布局,在长三角原点周边、河湖林田之中塑造了鳞次栉比、粉墙黛瓦、倚桥枕河的水乡新建筑群,犹如吴冠中先生笔下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卷(图10)[14]。此外,借鉴江南水乡以及中国南方尚存的传统廊桥的造型与构造④,提取出廊桥型制和木构悬臂结构形式,并与水乡建筑风貌基因相结合,运用到方厅水院跨河步行桥的设计中。一方面传承了先辈造桥“美与技术兼顾”的智慧,满足了现代桥梁实用功能与大跨结构的需求;另一方面,粉墙黛瓦的桥头建筑、黛瓦褐木的廊桥、褐木悬臂的桥梁结构、青石船形的桥墩,从风貌上将步行桥与方厅水院场馆建筑融为了一体(图11)。

11.png

▲ 图10 | 吴冠中先生笔下江南水乡画卷(上)与创智引擎组团设计构思(下)

Fig.10  Wu Guanzhong’s painting of Jiangnan Water Town (above)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ce Engine group (below)

资料来源:上图源自参考文献[14],下图源自参考文献[2]。

12.png

▲ 图11 | 核心场所——方厅水院设计构思

Fig.11  Design of a Square Courtyard Above Water (fangting shuiyuan)

资料来源:同图1。

4.结语

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立足空间基因传承,城市设计可以基于各种空间要素的地域性组合模式及其机制,充分发挥形态组织与场所营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此为思路,水乡客厅的城市设计进行了相应探索,从生态本底、聚落格局、聚落肌理、建筑风貌等方面入手,识别提取出一系列的空间基因,并运用到水乡客厅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与全域管控之中,有效地传承了江南水乡文化、环境与风貌;这既有利于一体化成果的示范,又可进一步从生态保护与文化认同层面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城市设计的成果批复后,成为水乡客厅对外宣传、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目前,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已编审完成并对外发布,也是全国首个获批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基于空间基因的设计构想与主要管控要求已落实到法定的详细规划之中,水乡客厅的一些重点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要求。响应这些发展新要求,城市设计如何从空间基因传承的视角发挥更大的技术作用,亟待规划工作者持续地创新探索。

(感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的支持与帮助。)

注释

①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全域,约2413km2;先行启动区规划范围包括金泽、朱家角、黎里、西塘、姚庄五个镇全域,约660km2。将紧邻示范区边界需要统一规划研究的三个区域作为协调区,约486km2

② 空间研究系列丛书是由段进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规划研究方向的系列书籍。

③ 江南水乡过去交通运输以水上出行为主,一些大户人家或商户经常在自家宅院或商铺靠近船行河道的地方修建码头和船厅,并与自家院落连为一体,形成江南独特的船厅院落。典型案例:黎里镇芦墟村东南街的沈宅。

④ 中国南方传统平桥,为了解决跨度问题,常采用类似斗拱的木构悬臂结构形式,为了挡风遮雨,桥身常构筑廊架屋顶,从而形成独特的木廊桥形式。现尚存许多文保桥梁实例,例如,龙泉市永和桥(清代)、苏州市木渎廊桥(清代)、怀化市普修桥(清代)、连城县云龙桥(明代)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S].2021.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rban Design Guidelines for Territorial Planning (TD/T 1065-2021)[S]. 2021.

[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城市设计[Z]. 2021.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tegrated Ecologic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Urban Design of Water-Town Hall in the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tegrated Ecologic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Z]. 2021.

[3]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青浦区人民政府,吴江区人民政府,等.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Z]. 2023.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tegrated Ecologic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Qingpu District,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Wujiang District,et al. The Territorial Master Plan for the Demonstration Zone for Integrated Ecologic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2021-2035)[Z]. 2023.

[4] 段进,邵润青,兰文龙,等. 空间基因[J].城市规划,2019,43(2):14-21.

DUAN Jin,SHAO Runqing,LAN Wenlong,et al. Space Gene[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9,43(2):14-21.

[5] 段进,姜莹,李伊格,等. 空间基因的内涵与作用机制[J]. 城市规划,2022,46(3):7-14,80.

DUAN Jin,JIANG Ying,Li Yige,et al. Space Gen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al Mechanism[J]. City Planning Review,2022,46(3) :7-14,80.

[6] 段进,李伊格,兰文龙,等. 空间基因: 传承中华营城理念的城市设计路径——从苏州古城到雄安新区[J].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2023,53(5):693-703.

DUAN Jin,LI Yige,LAN Wenlong,et al. Space Gene: An Urban Design Method to Inheri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lanning Thoughts — From Suzhou Historic Urban Area to the Xiong’an New Area[J]. Scientia Sinica (Technologica),2023,53(5): 693-703.

[7] 齐康,段进.江南水乡一个点——乡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QI Kang,DUAN Jin. A Point in Jiangnan Water Villag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ownship Planning[M]. Nanjing: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0.

[8] 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DUAN Jin,JI Song,WANG Haining. Urban Space Analysis: Spatial Structure and Form of Ancient Towns in Taihu Lake Basin[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2.

[9] 段进,范拯熙,蔡天怡.新形势下城市设计制度建设的思考[J].时代建筑,2021(4):16-20.

DUAN Jin,FAN Zhengxi,CAI Tianyi.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Design System in the New Situation[J]. Times Architecture,2021(4): 16-20.

[10] 缪启愉. 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J]. 中国农史,1982(1):12-32.

MIAO Qiyu.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ngpu Polders in Taihu Lake Area[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1982(1): 12-32.

[11] 李俊奇,吴婷. 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水利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给水排水,2018(8):48-52.

LI Junqi,WU T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of Tangpu Polder in Taihu Basi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J].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2018,54(8): 48-52.

[12] 郑肇经.太湖水利技术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ZHENG Zhaojing. His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y in Taihu Lake[M].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1987.

[13] 刘镜茹,沈世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0(11):57-60.

LIU Jingru,SHEN Shiwei. Study on Systematic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Mulberry Fish Pond in Huzhou,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J]. Modern Agriculture,2020(11): 57-60.

[14] 水天中,汪华. 吴冠中全集(第五卷)[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SHUI Tianzhong,WANG Hua. Complete Works of Wu Guanzhong (Volume 5)[M]. Changsha: Hunan Arts Press,2007.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