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孙一民:提升广州城市能级,各领域都要用规划思维超前布局

2023-08-09 08:59 来源:广州荔湾发布、南方都市报

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是提升城市综合能级的关键道路。在广州,三条城市中轴线、一条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织线成网,构建起了城市发展的大格局。

以越秀、荔湾为代表的老城区,拥有众多展现岭南风韵的历史文化资源。老中轴上镌刻着千年商都的繁荣印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广州开启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北起白云山南麓燕岭公园,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新中轴线应运而生,天河区与海珠区快速发展,现代化都市开始了新的活力脉动。

如今,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抵南沙科学城的创新轴,链接起广州多个重要创新节点;由增城、黄埔组成的东部中心,正在重点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都市消费工业等产业,老城市正在不断焕发新活力。

日前,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优化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格局,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促进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

对此,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孙一民表示,广州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其核心就是要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但要从更大的格局上释放城市竞争能级,需要将城市规划思维贯穿在每一个领域中,超前布局、统筹谋划。

广州待开发空间较充足  各区要灵活理解区域定位

“‘三轴’要融合互动,‘三核’要联动发展。”孙一民认为,各区对于自身定位的理解不能过于片面、单一,应当结合实际,以区域定位为发展的主方向,同时多元谋划空间布局。

他指出,荔湾区、越秀区这样的老城区,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一定要精心保护,但仍有一些闲置的“边角料”空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区域能级。像海珠区,近几年发展势头很足。但在他看来,海珠区至少还有一半的区域值得再精细化地梳理。

此外,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广州文化馆新馆,都是广州新中轴上建立起的文化地标。繁荣的商业区、金融区,同样承担着增强岭南文化传播力的使命。

实现“二次创业再出发”,南沙扮演着关键角色。孙一民表示,无论是这次会议提出的“未来发展核”,还是广州在今年首次提出的“广州城市新核心区”定位,这些都是对当年广州整体空间布局规划方针中“南拓”的跃升。有了上一轮的“南拓”,南沙已经成为广州南部的桥头堡,但现在更应该从大湾区的视角看南沙。“南沙是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我们要想办法让多种资源要素在南沙汇集、流动,这是南沙和广州应有的担当。”

坚持规划引领  城市规划思维应贯穿在每一个领域

孙一民认为,在会议提出的“奋力推动十二个领域走在前列、当好示范”中,城市规划思维要贯穿在每一个领域,这需要城市决策者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

他举例称,广州是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为强化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需要继续打通跨部门、跨区域的规划“堵点”,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充分流动。

此外,广州依水而生、因水而兴。面水的番禺、南沙等都是激发广州未来发展活力的重要片区。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生态基底和现代化海洋产业,共同拓展海洋发展新空间。

作为深耕城市规划多年的业内人士,孙一民认为,广州在城市规划方面,既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灵活调整和改进的能力,这是广州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底气。“当前,广州最应当坚持的就是自主创新精神,有了自主创新精神,就能不断发现新机会。”孙一民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