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智慧的城市应是宜居的

2014-10-23 10:28 来源:《科技日报》

破解“城市病” 探索宜居化

四维图新行业应用总监、海图科技董事长易建林称,谈到智慧城市建设,就必须要提到早期的数字城市建设。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是从上世纪90年代的政府信息化开始的,最早是电子政务平台,即数字政务,后来普及到各个行业的应用,比如数字城管、数字旅游等,现在是各行各业都“数字化”了,如何将这些信息都结合起来,并且实现一种感知和互联,这就是智慧城市。

易建林说,智慧城市其“智慧”之处在于能够更好地解决城市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百姓看病难等诸多的“城市病”,这些问题饱受诟病却一直难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主要凭借地方政府力量,有针对性的来解决,比如北京的限号措施,APEC峰会企事业单位调休,这些措施能起到缓解作用,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用户行车、停车,提出了智能交通信息、智能行车引导;针对硬件设施,智慧城市可以辅助城市规划方案,支持科学合理的规划决策。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缓解、道路通畅,同时也达到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效果。

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指导意见》里特别提到“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事实上,智慧能源是智慧城市的应有之义。

“能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找到清洁绿色的能源,再一个就是能源的合理利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苗前军认为,如何在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将分布式清洁能源结合起来,使能源之间的调配达到最理想状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课题之一。

早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新奥集团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沪上·生态家”中就进行了一些探索:可以吸碳和制油的微藻屏风、基于燃料电池的家用热电联供系统、太阳能光伏屋顶与围栏、微风发电系统,甚至连健身用的自行车都可以用来辅助发电……

该项目展示的新奥泛能规划,是为了解决区域一定发展时期内的能源需求问题,而进行的集电力、热力、燃气、分布式能源等专项规划于一体的总体筹划和部署。通过利用新奥系统能效与泛能网技术,因地制宜为区域构建泛能网系统,实现区域能源的高效利用、智能调配与优化,促进区域绿色、低碳、生态、智慧等高标准目标达成。

随后,新奥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生态城”的建设。其参与建设的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80.8%、全系统节能率达50.7%、建筑节能率达65%、二氧化碳减排率达64.6%。

企业应打通大数据与居民需求的链条

在李京伟看来,打造宜居化的环境需从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如购物、餐饮、银行、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等公共服务上下工夫。

李成名则表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还侧重于硬件建设,如布设传感网获取数据。相比于之前的静态信息,现在可以获取更多动态和实时信息,比如某时段的交通流量、空气质量、雨量等。此外,相比于前几年部门之间信息不流通,最近几年信息壁垒被打通不少,信息和数据的共享集成有了较大进步。

“目前缺少的是对这些整合在一起的大数据分析挖掘的能力。”李成名说,“这种能力才能有效帮助城市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决定城市智慧的程度。”

他认为,如果说此前打通政务信息壁垒,建设基础网络设施更多依赖于政府的话,那么今后一个阶段,挖掘面向民生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服务于老百姓,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则主要应该是相关企业的任务。“在这些大数据和老百姓之间还缺少一个链条,那么这正好是企业的机遇,他们可以参与进来,深度挖掘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他举例道,郑州的公交系统就做得比较好。“这个系统包含了所有公交线路上的车辆信息,市民通过终端可以查询到其想要搭乘车辆的信息,比如这辆车多久到站,车上是否有空位,有多少空位,等等。这样的话,在寒冷的冬天,他就可以掌握好时间再出门去车站,方便了许多。”

2/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