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德国: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

2014-09-05 13:4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搭建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数量庞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群需要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连接,才能保证要素流动的顺畅性和便利化。在交通体系方面,德国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德,将德国所有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无障碍沟通,这得益于德国政府在交通体系上狠下功夫。

根据交通统计数据,德国是世界路网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3.8万公里的铁路,65万多公里的公路(其中高速公路1.2万公里),加起来可绕地球17圈。高速公路全程免费,承担了德国近一半的交通运输。地铁、公交车、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覆盖了全德几乎所有城市。

德国有区域特快铁路、区域铁路和城市铁路;远程铁路则有欧洲城际快车,城际快车和城际特快列车,高速铁路网由多个中心构成,德国的高速铁路即城际特快列车由德国铁路营运,营运速度为时速300公里,联络德国各大城市及周边国家。

汉堡港为德国第一大及欧洲第二大港口,法兰克福机场(欧洲第二大机场,仅次于伦敦,也是货运量第一大的机场)及慕尼黑机场并为德国最大机场,另外还包括柏林舍讷费尔德机场、汉堡机场、科隆—波恩机场、莱比锡—哈雷机场等。

数千个城镇通过纵横交错的交通要素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人员和资源流动顺畅的坚实保障。

制定村庄更新的有效政策

德国村庄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在德国城镇化历程中村庄更新扮演了重要角色。德国政府也特别注重城市土地和开放空间的利用效率,对城镇区域内产业布局、就业安排、交通组织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统筹规划,以此来降低土地和开放空间的无序消耗,最终实现城镇化和城乡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是德国乡村建设和城镇化的主要方式,在保护基本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将传统乡村向工商城镇、产业城镇、主题小镇方向过渡发展,保持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并存,带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德国在村庄更新过程中,政府颁布了《土地整理法》,并多次进行修编,通过土地整合和政策实施,保证村庄更新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在村庄更新过程中,政府特别注重规划,主要方式是由地方村民、企业、协会等方面作为规划主体,自下而上,结合本地特色,制定行之有效的更新规划方案,特别是在文化风貌保护和延续、现代农业、旅游业及高端产业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不仅能在本质上让德国村庄进行升级换代,而且还能不断减少城乡差距。

总之,从德国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有7亿农村人口,不可能全部进入大城市,否则会引发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就是在于实现就地城镇化,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控,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并拥有产业支撑的主题城镇群。

2/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