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张京祥:中国城镇化新的主体形态及特点

2015-10-10 09:2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9月21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自由论坛十四“县域城镇化的地方实践与创新”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其主要议题在于以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进行的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以县城为龙头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思路。关于我国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话题,事关一系列重大决策,学术界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提出,我国城镇化政策制度设计中存在的滞后、粗放、过于简单化等问题,需要前瞻的、精细化的、地域化的制度设计来解决现在城乡地区的土地、医疗、养老、社保等重大问题,并且明确提出就地城镇化应该成为我国城镇化新的主体模式。

张京祥 学会理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观点1:中国城镇化新的主体形态--就地城镇化

在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0%的门槛以后,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城镇化过程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速。同时,城镇化的方式、路径和空间载体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农村人口在进行城镇化转移时的考虑因素涵盖了家庭、子女教育、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而不再像过去一样只对经济收益进行考量,而忽略迁移距离、生活条件等等。这一在考虑角度上的变化使很多人放弃了以往的长距离异地城镇化迁移,而选择了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的方式。张教授认为,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水平可能会达到65%-70%左右的稳定水平,而在剩余的增长空间中,相当一部分的比重可能会属于县域。

观点2:城乡之间推拉关系的反转与中国特色的逆城镇化

当前中国的社会、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一味追求经济收入,而是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同时,城市对于大量一代、二代农民工来说具有太高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形成了推力;农村的隐形福利、土地收益以及更好的居住环境等因素则反而形成了拉力,这些因素导致了对于这部分人口来说,城乡之间的推拉关系相比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发生了反转。上述原因导致了大量农民工由城镇地区迁回乡村,即以半城镇化人口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逆城镇化现象。张教授认为,无论是为了使乡村人口融入城市,还是方便他们进行从城市到乡村的回迁,都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作为支撑。

观点3:县域城乡发展格局将会迎来重大变化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状况下,年轻人在县城居住、工作,而老人在农村务农的模式是综合成本收益最优的配置格局;然而一些当前存在的状况以及将来可能会发生的现象将会导致这一格局被打破、产生重大的变化。在县城地区,这些状况主要包括县城生活品质的低下,以及县城功能多样性的落后;而在乡村地区,张教授认为乡村的土地经营模式将会发生重大的转变,最终将会以核心家庭农产和规划化经营的大农庄两种形式作为主要的模式,而拥有农村户籍的人如何在禁止土地买卖的政策限制下将土地进行资产化、资本化则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结:城镇化政策制度设计中的问题

最后,针对上述三个体现了农村需求与政策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现象的观点,张京祥教授指出了中国当前城镇化政策制度设计中存在的滞后、粗放、过于简单化等问题,并认为我国现在需要的是前瞻的、精细化的、地域化的制度设计来解决现在城乡地区的土地、医疗、养老、社保等重大问题。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