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大事记附录> 正文

学会专家在城市防洪排涝有关问题座谈会上建言

2018-01-19 11:42

附录2016-5

学会专家在城市防洪排涝有关问题座谈会上建言

一、从区域、流域层面统筹考虑和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

此次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是系统性的灾害, 我们要打破现行流域管理与地方行政管理相互割裂局面,从规划层面,从区域、流域层面统筹考虑和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科学划分城市防洪排涝所辖区域,使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总体布局与流域、区域 防洪排涝总体布局相协调。专家建议,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用地,特别是城市河湖水系、湿地、低洼地的保护,城市开发建设中要给城市洪水、雨水留出足够的存储和调蓄空间。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河湖水系、湿地,不得随意占用,从根源上杜绝城市建设侵占河道、侵占水域的现象。

二、南方多雨地区城市水面率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水面通常指由河流(江、河、渠等)、湖 泊(天然或人工湖泊、水库)、湿地(天 然或人工湿地)等形成的水体表面。水面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增加城市水面,其功能类似于流域防洪的蓄滞洪区,可以增加可拦蓄水量,有效减少城区所产生的径流量,使得进入河道的水量减少,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也减轻了城市的内涝程度,提高城市防洪排 涝体系的安全性。专家指出,在城市规划中,要将南方多雨地区城市水面率的控制作为刚性指标,城市开发建设水面率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三、按规划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设施短板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常住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化区域随之剧增,而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进展较慢,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主要问题包括排水管网体系建设标准低、城区内排水与滞涝设施不配套,缺乏城市河湖滞蓄涝水、城市排水河道淤积堵塞,外排不畅等。专家建议,要对目前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进行深化,整合城市规划中涉水专项 规划的内容,推进水系统综合规划,按照规划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设施薄弱的短板,建成满足城市防洪排涝安全需求与城市建设相协调的防洪排涝设施体系。

四、加强部门协同和运行管理

很多城市防洪排涝管理职能分别由市政、 水利、城管、建设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水利部门主要负责防洪,市政建设部门主要负责排涝。防洪和排涝的割裂管理造成多部门权利职能交叉,影响了工作衔接和管理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管理上建立统一协调的体制,积极协调各个部门,明确权责,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和运行管理,尤其要注意加强排水设施日常清洁管理。除了做好日常管理外,应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比如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采取不同级别的水位预降模式。工程措施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比如可以在发生大的洪水灾害时重点保护一些路段,部分道路允许作为应急排水通道,加强城市竖向规划,道路竖向要有利于排水,尤其是要有利于大雨时沿街道排水。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提示,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政府应加强舆情管理,引导公众科学看待洪涝灾害。城市洪涝灾害是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导致的,各个城市之间差别很大,舆论报道不能以偏概全,当降水超过一定强度时,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下,现阶段一些城市发生洪涝灾害 难以避免,即使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也有其局限性,短期内也难以彻底解决。专家建议,要引导公众建立风险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提高避险自救能力。

专家名单:石楠、杨保军、邵益生、张 全、程晓陶、丁留谦、陈铁、黎南关、骆 颖、周玉文、黄鸥、邹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