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 正文

张晓春:新职住平衡视角下的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深圳思考与实践

2022-02-14 11:4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2021年9月26日,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之学术对话二十二“新职住平衡与交通治理”在成都召开,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张晓春先生应邀作了《新职住平衡视角下的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深圳思考与实践》的精彩主旨报告。

张晓春董事长认为:在新时期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等方面出现了新的趋势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职住平衡的内涵发生转变,“新职住平衡”将被赋予全新的使命。在职住平衡3.0的理念下,新职住平衡的研究和超大城市交通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全人群和全出行目的,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全时段内提供丰富多元的选择。

首先,张晓春董事长分析了国内大城市面临的趋势和挑战,这些趋势使得“职住平衡”的内涵亟需被重新审视:

第一,非通勤比例显著增长,出行需求愈发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下好“重构职住”这盘棋,是实现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

第二,新职住格局将要更关注获得全面均等的发展机会的人本源需求。新职住平衡,不仅要追求居住与岗位的空间耦合,更需关注市民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能否获得更多就业选择,能否更加公平地享有各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能否极大拓展生产生活的空间范围,以及能否支撑城市竞争力提升与永续繁荣。

第三,住房“难流动”的属性,让市民对职住平衡的再选择面临重重阻力。长期以来我国住房被附加金融、学区等属性,城市住房自有率高、家庭财富占比高、换房成本高等因素,对职住关系影响深远且惯性巨大。

第四,双城生产、生活形态或将常态化,职住平衡需在区域尺度下重新审视。我国进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发展阶段,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重新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和职住关系加快适应,突破行政边界建立新的平衡,都市圈、城市群已成为承载人民幸福和国家竞争力的全新空间载体,双城生活、异地通勤、跨区多点执业等将成为全新生产、生活形态。

针对这样的趋势和挑战,张晓春董事长对新职住平衡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职住平衡”的内涵在不断演化与转型升级:

职住平衡1.0

这一时期企业组织社会化生产、包办公共服务、提供员工居住,市民的就业及居住混合度高,职住高度平衡。1.0时代的目标是出门进厂、高效生产,在产业布局上考虑男女平衡,同行业双职工或“钢铁厂+毛纺厂”成为家庭构成的普遍特征。因此,表现出居住社区围绕产业布局,职住相对平衡,其他生活需求在步行、骑行范围内得到满足,但服务多样性、可选择性极为有限的职住特征。

职住平衡2.0

这一时期产业格局演变,岗位内聚与居住外迁加剧,通勤出行距离不断增长,通过干线、快线交通网络建设缩短城市外围居住组团和中心区岗位的“时间距离”成为主要举措。职住平衡的目标转变为减少通勤出行的时间,提升通勤出行幸福感;产业布局以市场化导向,无需背负平衡男女比例的责任。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建设的加快,带动了城市外围的开发,反而加剧了职住不平衡。

职住平衡3.0

这一阶段组织现代化生产的空间范围从城市向都市圈、城市群拓展,新职住平衡的内涵转变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全时段内,面向全人群和全出行目的提供丰富多元的选择”,从单一价值转向多元价值。职住平衡的目标转变为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选择,分享城市和区域在重大交通基建、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发展建设的双重红利。这一时期土地价值变化,产业链加速在区域范围内重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了生产模式和人才结构双重变化;职住特征从城市内部两点一线到多点串联,跨行政区就业、商务往来正在成为全新的通勤形态。

最后,张晓春董事长对深圳职住平衡的思考实践进行了总结。

在新职住平衡的背景下,首先要强化“三规融合”,通过产业布局和国土空间布局耦合平衡增量职住关系,即要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评估-规划检讨与修编”的治理闭环,通过空间耦合与交通联通,动态调整产业-居住-交通之间的互动关系。“空间耦合”是指要强化“产业-居住”用地协同,平衡一部分就业增量和居住增量的职住关系;“交通联通”是指要同步推动城市建设与交通供给升级,促进增量岗位(如新区建设)与存量居住(老城)之间、存量岗位(中心区)与增量居住(如改善型居住外迁)之间的高效连接。

第二,要坚持“建轨道就是建城市”,优先将轨道作为承载职住平衡的核心空间载体:

(1)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形成高度聚集、逐级递减、功能复合的土地开发模式,围绕轨道走廊重塑职住关系。2010-2018年深圳市轨道建设在站点800m范围内覆盖全市75%的居住中心及84%的就业中心,在轨道走廊沿线初步实现了职住平衡。

(2)坚持“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理念,积极发展“站—产—城”高度融合的枢纽体系,引导建立基于枢纽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强国时代的全新职住形态。

(3)优先推动轨道快线主骨架建设,实现外围副中心到城市核心区45分钟通达,强化外围长距离出行的轨道交通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市民生产生活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通过轨道快线网络建设,2035年深圳市人均搭乘公共交通45分钟可达岗位规模将从现状不足120万上升至约230万。

第三,要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职住格局对产业格局演化的弹性适应能力:

(1) 优布局、调结构、提品质、剥属性,让“难流动”的不动产“动起来”,强化市民的职住自平衡能力。“优布局”即在都市核心区内重点增加小户型和租赁性住房,使同样的居住面积可在中心区承载更多家庭,提升租房比例;“调结构”即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公共住房比例不低于新增住房总套数的60%;“提品质”即优化城中村和旧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剥属性”即市、区教育部门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 鼓励用地混合、分层使用,持续优化社区级公共资源配置,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在15分钟生活圈内平衡“居住—就业—多彩生活”。

(3) 融合交通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智慧设计,推动高品质街道连续成网,串联市民生产、生活空间,突破传统职住概念,实现“随处可业、随处为家”。

第四,要打造区域共建共享共赢格局,以共同市场促进职住关系重构:

(1)共建城市群1小时优质生活圈,推动四网融合,推动城际出行城市化、铁路出行公交化,为更加密切的产业往来、更加便捷的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发展形成合力注入全新动能。

(2)坚持“以我为主”,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的一体化、网络化运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现代化都市圈,促进优质资源向都市圈外围圈层外溢,重新平衡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

(3)推动枢纽布局与城市功能布局的空间耦合,以及优化高铁、城际铁路枢纽的衔接交通服务体系,强化枢纽对城市、辖区级重点发展组团和功能片区的覆盖,打通城市群、都市圈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在新时期,“职住平衡”具有新特征,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从交通的本源性需求出发看待“平衡”问题,通过提供空间可达、时间可控、服务一体、体验卓越、选择多元的交通服务,拓展市民活动空间,丰富市民的就业选择,为市民分享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红利提供支撑,是研究新职住平衡的应有视角,也是超大城市交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内涵。

供稿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