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探路,是这三个城市?

2018-02-27 14:5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梁宏亮

在中国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原有的发展道路上都遇见了瓶颈。如何破除原有的发展困境,寻找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是许多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据中国政府网24日消息,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太原、桂林、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此次获批的三座城市,正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三种典型路径和模式的代表。

本文出自: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

据中国政府网24日消息,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太原、桂林、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是在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后,第一批获批的三座城市。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个概念听起来或许有点陌生,很多人不明白,这个“示范区”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这得从2015年9月说起,当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同各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这份议程里,设定了未来15年中,全球在减贫、健康、教育、环保等17个领域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国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方案,还专门设立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形成若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对国内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在中国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原有的发展道路上都遇见了瓶颈。如何破除原有的发展困境,寻找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是许多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城叔通过研究发现,此次获批的桂林、太原、深圳三座城市,正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三种典型路径和模式的代表。

桂林: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

在桂林的示范区建设中,重点关注的是“生态”的修复、治理和保护,特别提到了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在批复中提到,桂林重点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集成应用生态治理、绿色高效农业生产等技术,实施自然景观资源保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康养等行动。

近年来,桂林依托丰富的喀斯特旅游资源,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带来了金山银山的同时,当地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2013年,李晖等学者对素有“桂林之肾”美誉的桂林会仙岩溶湿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导致湿地水面下降、表面土壤积盐、加重了湿地植被的退化,同时也让水体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降低。

环境恶化不仅体现在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方面。现在,喀斯特塌陷数量增多、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地表出现了类似荒漠的景观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对桂林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威胁。

为了加强对喀斯特地貌的保护,桂林当地也采取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2016年杨胜广等人对桂林市阳朔县杨堤乡的研究,坐落在典型喀斯特地貌区的杨堤乡的洲村和沙子岩村,已经通过种植果树经济林等方式,在石漠化治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城叔看来,作为旅游城市的代表,桂林之所以能够获批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正是因为其目前正处于探索如何协调好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两者关系的关键节点上。若能够探索出一条能够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从而为众多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宝贵的借鉴经验。

太原:资源城市的转型与污染治理

在此次太原的示范区建设中,重点关注到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在国务院的批复中,要求太原重点针对水污染与大气污染等问题,集成应用污水处理与水体修复、清洁能源与建筑节能等技术,实施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用能方式绿色改造等行动。

据《2016年太原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太原主要拥有包括汾河、杨兴河、白石南河、汾河水库、晋阳湖等多个水系,成为北方城市中为数不多水系发达的城市。但是,事实上其中的很多河道都是“臭水河”,据太原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太原城内的6条河道、7条排洪渠(沟)、1条灌溉渠、3座缓洪池在内存在黑臭水体。

与水资源污染类似,大气污染也是当前太原当前面临的十分棘手的问题,据2016年数据显示,与 2015 年同期相比,太原市一级优天数减少 3 天,二级良好天数增加 5 天,三级轻度污染天数减少 23 天,四级中度污染天数增加 8 天,五级重度污染天数增加 7 天,六级严重污染天数增加 7 天。

数据来源:2016年太原市环境状况公报

据了解,为了配合“示范区”的建设,太原计划投资119.97亿元实施“九河一湖”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通过源头防洪,雨污分流,绿化美化,快速交通,河湖连通,清水复流,形成“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

现在的太原,正在从一个典型的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型。能够获批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也为其探索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深圳: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

与桂林、太原不同,作为中国城市发展排头兵的深圳,则关心的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不足的问题。

国务院的批复中,要求深圳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集成应用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人工智能等技术,试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

在2017年召开的深圳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深圳指出产业用地匮乏“是制约深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据深圳市民政局向深圳市人大透露的数据,深圳国土开发强度接近50%,远超国际警戒线30%,甚至已经超过了香港,已基本没有可供成片开发的土地,许多大的项目没地方安排。

在深圳这片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22438亿GDP,1252.83万常住人口,虽然深圳市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十分巨大。

因此,在城叔看来,当下的深圳处于城市飞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供给不足的矛盾当中,此次获批成为“示范区”,意味着深圳再一次承担起了新的国家使命,在探索如何突破环境承载力天花板、寻找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上又一次站在了最前沿。(实习生黄一粟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潘芳:城市更新要以人为核心,精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