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京津冀要美乡村必须美(京津冀协同发展·美丽乡村篇)

2014-08-20 09:4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竞若 余荣华 冯华 禹伟良 李增辉 王昊男

编者的话:

相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特殊在哪?

“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特就特在城乡区域发展落差大。正如专家所言,这里有国家最高端的城市北京、天津,有国家的核心经济活动,有大量的核心创新资源,但同时又环绕着一个发展迟缓的贫困带。

格局决定结局,定位决定地位。

京津冀面积近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亿多。大部分区域是农村,四成多人口生活在农村。京津冀协同发展,既需协同打造世界级城镇群,也需协同建设留得住乡愁记忆的美丽乡村,为区域生态、水源保护提供坚实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腹地,更是为广大农民缔造一个幸福家园。

广袤田野如何实现绿富美,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协同发展 乡愁何所寄

城乡无法割裂,一体守望“回得去的故乡”

从天安门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3个小时,渐次从平原进入山区。扑面而来的是山沟沟里的石头路、土坯房和玉米地,繁华的大都市就这样被抛在身后。

河北阜平县天生桥镇朱家营村,藏于深山的一个小村落。

村委会主任王心顺诉苦:“沟里穷,前些年,大家都往外迁,人口从1200多减到了800多。”

“人家都说靠山吃山,我们村只有1024亩耕地。种玉米,一亩只能打七八百斤,卖个800来块钱;种土豆,更不值钱,今年天旱,基本上没收成。”村支书王二青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病是引爆点,乡村病治理也是现实考量。

阜平,这个距北京不到300公里的革命老区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8%,全县78.5%的行政村都是贫困村。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1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

再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区域。整个河北,有6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3688个扶贫重点村,贫困人口512万。

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与乡村,不能割裂。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一边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一边是城市周边贫穷如故的落后乡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农村的建设,甚至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弯路,当引以为戒。

京津冀的广袤田野,不只是贫困的困扰。

“每次回老家,上厕所都得捂着鼻子,旁边就是猪圈;下雨天根本出不去门,家门口这一个坑,那一个坑……”在北京打工的河北女孩赵静进城多年,早已习惯了城里,回到家乡反而不适。这不能怪赵静。没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的美丽乡村,人口的流动就只有一个方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是题中应有之义。

“北京五大河系,四大水系的源头在河北。”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的强烈感受是,农林水是协同发展的渊源、支撑、可持续的资源。只有美丽的乡村,才能守护清洁的水和空气。

“京津冀要打造成人工修复生态的一个样板区。”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说,河北的美丽乡村建设,最重大的一个意义是能够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不少专家建言,在现代化的城市之间,保留绿意盎然的乡村地带,才能使整个区域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重新审视乡村新价值,京津冀三地多了份清醒与自觉: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共同繁荣,在推进城镇化中守住美丽乡愁。

1/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潘芳:城市更新要以人为核心,精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