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圳竞争力体现在哪 城市病又该如何解决?

2016-06-02 10:27 来源:深圳新闻网

原标题:深圳在全球拥有创新驱动先发优势 竞争力体现在哪?

翻开深圳2015年经济成绩单,GDP增长8.9%,比全国高出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30.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8.4%的增速。图为航拍镜头下的深圳蛇口自贸区。CFP供图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主编倪鹏飞:

深圳在全球拥有创新驱动先发优势

中国社科院最新出炉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显示,继2014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首超香港夺冠后,2015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继续领先,再次位居全国第一。

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领先的根本原因在于深圳转型升级初步成功,实现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深圳拥有了在中国甚至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即使与发达国家科技城市相比,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华大基因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强劲推动源头创新。图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园区内,象征着BT与IT相融合的雕塑。深圳商报记者钟华登 摄

深圳转型升级初步成功

数据显示,深圳经济发展并未受到全球及中国经济影响,走势强劲。包括中金在内的多家机构预测,2016年,深圳GDP总量将超过香港。而深圳正是在社科院2015年度报告中超越香港,首次登上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位置。

倪鹏飞介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实质上就是城市当前创造价值、获取经济租金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强弱可通过城市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获得的竞争成果体现出来。

倪鹏飞表示,深圳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从结果、指标看,是深圳的经济密度(地均GDP)和经济增量(年度GDP)绝对增长两个方面综合高于全国其他城市所致,它反映的是深圳经济的规模、结构、效率和速度等综合在全国处在领先的地位,具有明显的优势。

倪鹏飞分析,导致这种高效率可持续增长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深圳转型升级初步的成功,及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对全国起着带动作用,尤其给正在“爬坡过坎”的整个中国和全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信心和经验。

在今年报告中,同时出现在宜居和宜商竞争力前十强的仅有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在宜居城市指标排名中,“北上广”皆无缘十强。

倪鹏飞表示,深圳在城市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创建,在环保、生态、绿化、交通多方面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具体指标上,气温舒适度、大专以上人口比例、空气质量等存在较大优势。但在千人小学数、万人餐饮购物场所数、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上继续进一步提升。

拥有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

报告显示,深圳进入2015年度知识城市、和谐城市、全域城市和信息城市十强。

倪鹏飞认为,深圳的潜在优势正在从过去单纯的“软件”优势转向拥有“软硬件”全面优势。由于逐步积累的人才、科技、产业等高端要素,为深圳向更高层级迈进提供了基础,也为“以高引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深圳拥有了在中国甚至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即使与发达国家科技城市相比,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再接再厉前途不可限量。”他说。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多年来在文化方面投入较大,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及文艺节目备受国内外瞩目,但深圳并未进入2015文化竞争力十强。对此,倪鹏飞说,“报告中的文化竞争力综合了各项因素,包括物质的思想的,现代的古代的,文化产业等。比较而言,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城市文化还需积累。但是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非常好,即多元、包容、创新、冒险的思想观念是全国最好的!这也是深圳最大的优势!深圳要提高文化软水实力、塑造创新文化就要更加开放、包容和多元化,向纽约、多伦多学习,让深圳成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居民温暖平等的家园。这是深圳更具创新文化氛围的关键。”

避免“城市病”深圳有优势

报告指出,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

对此,倪鹏飞说,从指标反映看,深圳在住房(住房紧张和房价高企)、社会安全(刑事案件发案率)、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紧张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深圳在社会方面(包括收入差距扩大、外来人口综合性贫困)面临巨大潜在挑战。

他表示,这对深圳和全国城市来说,是一个尖锐和富有挑战的问题。虽然“城市病”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必然性和阶段性,但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快速解决。如不采取果断措施,未来还会更加猛烈和严重。

倪鹏飞特别强调,深圳避免城市病的优势是历史包袱和负担比较轻,城市经济发展好,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同时深圳具有创新和改革的传统优势。解决城市病优势是多策并举,既要加大公共设施和设施的投入,又要使之均等化,配合市场发挥优化资源要素空间配置的作用;同时也要积极加大政府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

倪鹏飞还表示,应该正确看待制造业的外迁,这从一个方面来说是好事,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病。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吸引深圳的高端产业和要素,否则“腾笼换鸟”就会造成产业空心化,全球许多城市有这方面的教训。

对于深圳最近提出的“东进”发展策略,倪鹏飞说:“我认为深圳东进符合我们这次报告主题所倡导的建立多中心的大都市理念。这不仅可以使深圳继续获得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应,而且还可以有利于解决和城市病,促进深圳更高质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深圳商报驻北京记者 宋华)

延伸阅读

深圳竞争力体现在哪?

翻开深圳2015年经济成绩单,GDP增长8.9%,比全国高出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30.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8.4%的增速。

深圳的竞争力表现在哪?在发展过程中,深圳逐渐凸显的“城市病”如何解决?

“新深圳速度”

每天46件发明专利

2015年,深圳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平均每天创造46件发明专利,从“三天一层楼”到“每天46件发明”,被人们称作“新深圳速度”。

在这背后,体现出创新对于深圳的重要意义。

最近走红网络的“最牛停车机器人”受到很多人关注。上周五,吴昊和他的怡丰机器人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吴昊创立的怡丰机器人就来自深圳,这款创新性的“激光导航+梳齿交换”停车机器人,平均2分钟内能实现自动停取车,使传统停车场新增车位40%以上。吴昊对媒体表示,这项技术之所以能“走红”,除了创新性地解决了“停车难”这一社会问题外,还与深圳的创新环境密不可分。

提到深圳,当然不能不提华为。

从28年前靠集资的2.1万元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通信领域的王者。

截至目前,华为在全球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45个培训中心、36个共享中心。正是全球研发布局,让华为聚集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进行协同创新。依靠全球创新,华为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第三大手机厂商。

事实上,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深圳也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2015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3308件,平均每天36件。

“深圳就是扭住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不放,实现了发展动力的转换。”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如是说。

“走出去”

初步形成跨国公司集群

翻看深圳经济发展史,这座以开放而生的城市,很早就在布局国际化市场,实施全球化战略。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法国戴高乐机场、德国法兰克福等国际机场所使用的登机桥就是来自深圳。

中集的登机桥,在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30%,自1990年第一台登机桥落户天津机场以来,中集天达已向全球60个国家、200个民航机场,提供了或即将交付总数超过4000台各类登机桥,年产销量稳居世界同行业厂家前两位,综合实力排名稳居世界第一。

“中集力争做世界第一,目前中集已经有17项世界第一,未来将充分发挥中集的市场优势,在更多在细分市场做到世界第一。”在昨天举行的2016第一次股东大会上,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如是说。

不仅是中集,越来越多深企在世界舞台绽放出耀眼光芒。深圳企业在跨国项目、国际并购、新兴产业的竞争中屡获先机。

深圳已初步形成了深圳本土跨国公司集群,华为、中兴、中集、比亚迪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生产外包、市场开拓、营销服务等领域全球布局,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记者了解到,深圳多项“走出去”指标居全国之首:深圳外贸出口已连续22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逾2000家企业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对外投资存量在大中城市排名第一。

“城市病”

深圳必须重塑经济地理

尽管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领先,但报告也显示,深圳产生的“城市病”逐渐凸显。

昨日,多位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深圳持续增长的经济竞争力,让人感觉生机勃勃,也给年轻人带来无限可能。但另一方面,房价、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短板,也给这座城市带来很大压力,尤其高昂的房价会阻碍深圳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郭万达因此提出,城市必须重塑“经济地理”,即在实体经济空间距离分隔后,通过交通的同城化,人、财、物流的自由流动来缩短“经济地理”,缩短市场的分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体化、大都市圈化。

但他同时也提醒,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名由多项指标得出,深圳在一些指标系数遥遥领先的同时,也有些指标排名靠后,所以应该冷静地看待这份成绩。(深圳商报记者 刘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如何看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