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创新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的系统思考

2023-06-26 13:43 来源: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主题教育开展已近三个月,大兴调查研究也正持续向纵深推进。

上周,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先后前往沪上开放绿地、“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大型居住社区等,实地调研新一轮民心工程推进落实情况。

此前一周,在聚焦城市更新专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陈吉宁主持召开市委主题教育调研课题联动会商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级听取对城市更新的意见建议,强化课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更好推进城市更新的实践,在统筹联动、集思广益中做好“同题共答”。

而在本周举行的市委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陈吉宁围绕“上海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主题,交流了自己开展专题调研的情况和体会。“推进现代化建设,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要切实增强做好城市更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吉宁说。

640 (2).jpg

主题教育开始以来,陈吉宁围绕城市更新这个主题,陆续走访了徐汇、静安、闵行、黄浦、浦东、宝山等多个区域,察看老旧小区、老城厢地块、城中村、老旧厂房,召开现场会,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走村入户、“解剖麻雀”、摸清情况。他表示,要把城市更新作为落实城市总规的过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拓展城市空间、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新路子。

数次调研后的联动会商会上,他提到,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城市更新的方向性、整体性问题,以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在存量更新、功能提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健全完善以及新老城区联动协同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进展,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城市更新的特殊性正在于,其同时具有发展、民生和治理多个向度,也由此成为事关上海功能提升的一大关键。这几个向度之间,亦有交叉关联——一些城市更新项目的出发点在于解决民生痛点,而在今天的发展阶段,面对复杂民生问题,要真正解决痛点、回应关切,势必需要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

今年4月,陈吉宁在调研四个区的城市更新时就提出,应致力寻找“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他当时表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法依规、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创新符合当地实际的城市更新新模式新机制,为老百姓算好综合账、长远账,尤其是品质提升账。

而广义的城市更新,除了“两旧一村”改造等重点任务外,亦应包括城市风貌保护、公共空间塑造等。上周的民心工程调研,显然与之亦有关联。

640 (3).png

当日,陈吉宁先后察看了上海辞书出版社旧址附属绿地、苏河湾绿地等公共空间,听取讨论上海结合单位绿地开放共享等方式建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相关进展情况,“一江一河”两岸空间品质提升工程情况。

上述问题,本身都是涉及多个方面的“复合型”课题。公园绿地空间开放,就被要求与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结合,并探索机关、企事业单位空间开放共享,以供给机制的突破提升供给水平。

陈吉宁表示,要结合公园城市建设,积极挖掘潜力、创新方式方法,鼓励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围栏、围墙打开,“把封闭的空间变成开放的空间,完善公共配套,提升生态品质,讲好文化故事,传承城市记忆,让公园绿地更可阅读、更有韵味,市民更可亲近、更可休憩”。

而在苏河湾绿地,陈吉宁表示,要再接再厉,结合区域实际,着眼空间提升、品质提升、功能提升,将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等先进理念充分融入项目建设运行之中,持续打造“一江一河”新亮点、宜乐宜游新空间、人民城市新地标,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可见,具体空间的开发,就需体现系统性、综合性、协调性思维。在整体推进城市更新,乃至推动其他城市治理事务过程中,这正是一条重要的方法论。

640 (4).png

在此前召开的联动会商会上,陈吉宁就表示,要转变思想观念,按照“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思想方法予以推进。具体而言,要把推进城市更新与落实城市总规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加强中心城区与新城建设的协同联动,找到推动城市更新和群众接受意愿的最佳政策平衡点,把握好在保护中寻求有效利用的切入点。

与此同时,从“民心”的角度,各项城市更新项目和民心工程,亦应始终强调用户思维、人本导向,以人民群众具体切身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标尺。

他表示,推动城市更新,应坚持全流程优化政策设计和供给,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贯穿始终,在调研中不断厘清思路,研究破解办法。

同时,要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更新模式,推出一揽子配套政策,让群众看到变化、共享成果。

而在民心工程调研时,陈吉宁还前往闵行浦江镇的大型居住社区和徐汇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了解针对不同人群的住房供给情况,强调认真倾听群众需求,强化整体规划设计,优化供给渠道方式,积极挖掘各类资源,更好回应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向往,并让劳动者们通过“居有所安”,感受到更安全、更有尊严、更舒心。

上述问题都是相关人群的长期关切所在,而其解决、优化的过程,亦考验方方面面的系统思维和工作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初心使命、担当作为。

“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态度,叩问着初心;解决问题的难度,考验着担当;解决问题的力度,检验着开展主题教育的实效。”陈吉宁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