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4合肥城市专题-营城惠民-美好生活新天地 > 正文

壮丽70年!聚焦合肥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成就

2019-09-12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合肥市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主动适应“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利用资源,有序拓展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功能完善、换乘高效、出行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运输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据统计,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179.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铁路营运里程526.2公里,铁路网密度459.8公里/万平方公里,远超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度民航客运吞吐量突破千万大关,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常年保持高位增长。全市公、铁、空、水综合交通基础网络初步形成、综合交通枢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和保障。

一、机场建设方面

(一)民航机场建设发展迈入新台阶。2013年5月30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合肥航空运输迈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一是功能定位不断提升。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合肥新桥机场作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组成部分,将引领合肥深度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

二是航班航线显著增长。目前,新桥国际机场共有4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投入航班运力,执飞客运航线90条,其中国内航线77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3条,另开通合肥至深圳、美国芝加哥、越南河内的3条全货机定期航线。目前正在执行的航班计划中,新桥机场每周航班达2068架次,同比增长14.6%,航班架次再创历史新高。

三是客货运量日趋攀升。新桥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2017年连续突破800万、900万人次的基础上,于2018年11月26日再次跃上1000万人次新台阶,跨入国内大型运输机场行列,2018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11.1万人次,同比增长21.5%,高出全国同期增幅10.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37个千万级机场中位居第4。2018年,实现货邮吞吐量6.98万吨,同比增长9.8%;起降架次8.84万架次,同比增长16.8%。

四是新桥机场二期建设高标准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合肥新桥机场区域枢纽建设,按照省、市领导要求,我们围绕任务目标,倒排工期节点,落实责任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压茬推进各项任务稳步推进。目前《合肥新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已通过国家民航局的专家评审,根据规划,新桥机场将按照近期(2030年)客运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35万吨,远期(2050年)客运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80万吨规模设计。近期,我们正重点推进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和3600m×60m 的西一跑道建设前期工作,初步预计明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二)通用机场建设拉开腾飞新序幕。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较强的互补性,是民航业实现产业升级、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基础。庐江电力通用机场即将开工建设;肥东白龙、肥西官亭、合肥(滨湖)等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合肥正加快形成以新桥机场为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支撑、通航机场为补充的辐射长三角、连通全国、对接全球的航空运输体系。

二、铁路建设方面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对要素高速流通的现代城市至关重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近十年合肥铁路快速发展,以合肥为中心、联接省内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基本实现。

一是铁路网络更加完善。截至目前,全市铁路营运里程526.2公里,全省占比12.3%;其中,快速客运铁路289.2公里,全省占比20.2%,铁路网密度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二是通达能力大幅提高。已与四大直辖市互通高速动车,14个省会城市开行高铁动车,8个省会城市开行普速列车。合肥已实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杭州、4小时到北京、福州,高铁当日往返通勤圈已经形成并不断扩展。

三是客流运量持续攀升。2010年,合肥铁路发送旅客仅为1518万人次,而到2018年已达到3983万人次,近8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12.8%。

四是枢纽地位不断加强。合肥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和沿江通道重要交汇点,是全国19个重要综合铁路枢纽之一。预计随着枢纽加快建设,2025、2030、2040年旅客发送量将分别超5000万、8000万、1.04亿人次。

五是带动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合肥地区铁路网的建设完善,使合肥与全国的客货交流更加便捷,特别是高速铁路独立成网,实现了客货分线,有效释放了既有普速线路运力。合肥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为合肥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合肥加速构建“高快一体”立体城市交通网络

2019,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

当年解放合肥的大军从大东门外冲进庐州高耸的城墙,使这座县邑小城获得新生。他们冲锋通过的那条古道下,已建成合肥乃至安徽历史上首条地铁。

当年遍布城乡的泥砂路早已被碾进历史的尘埃,已嬗变成条条大道。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合肥的面积只有区区5平方公里。那时的合肥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现誉为“安徽第一路”的长江路,当时也只是一条普通的土路,路上都是被车轮轧出的深沟。

十大高架织就72公里空中快速路

1950年到1952年,合肥市掀起第一次筑路高潮,为支援抗美援朝和淮河治理,省市政府对合六路、合安路等公路进行整修,达到了晴雨天都能通车的要求;到了2006年,合肥规划建成区的面积已达224.6平方公里。2006年春节后,合肥市委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常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确立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由此,在“大拆违”创造出的良好氛围下,持续至今的“大建设”拉开了序幕。

2006年春意盎然之时,合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南北走向的金寨路上建一座纵贯合肥新老城区的高架。当年9月30日,金寨路高架正式开工,打响了合肥高架桥建设的发令枪。经过1年零4个多月的昼夜施工,于2008年2月5日顺利完工。金寨路高架是合肥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建成之时,驾车从稻香楼到经开区,从原先的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以内,不仅成为合肥南北向的交通主动脉,更让老城区和经开区等组团,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姿态相连。金寨路高架的建设吹响了合肥大规模建设高架桥的号角。在这之后的8年的时间,合肥的高架桥建设驶入了快车道,2010年9月,长江西路高架建成通车,2011年5月,裕溪路高架、马鞍山路高架建成通车,同年12月,合作化路高架建成通车,随后,徽州大道高架(2012年9月)、铜陵路高架(2012年11月)、阜阳路高架(2013年8月)、包河大道高架(2014年5月)等相继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5月,合肥已建成九大高架,九大高架如九龙腾飞,织就近55公里的空中快速路。

之后,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合肥市对现有高架桥适时“延长”,铜陵路高架北延于2016年7月开工,同年12月,裕溪路高架东延开工,阜阳路高架北延于2017年3月开工,我们的建设者们不舍昼夜,攻坚克难,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打好每一根桩、架好每一片梁……2018年5月,铜陵路高架北延通车,同年9月,阜阳路高架北延通车。随着上周,第十条高架——郎溪路高架(裕溪路—包河大道)放行交通,我市的高架通车总里程已突破72公里,这些高架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合肥周边区域、组团与城区的距离,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综合承载力。

成绩斐然,但我们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72公里不会是最终的数字,我们的高架建设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的高架总里程还将不断延长。目前,在建的还有裕溪路高架东延、畅通二环(北环西段)、方兴大道高架(京台高速—包河大道)等。未来几年,还将有多条高架开工建设,文忠路、郎溪路(裕溪路—明皇路)、包公大道、畅通二环(南环)、新蚌埠路、金寨路等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条件成熟后,将立即开工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我市的高架路网会形成“环+放射”型格局,届时,市民无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都可以通过多条放射型的快速路,经二环快速转换,实现从“到达”到“快速到达”的飞跃。

在空中高架桥腾飞的同时,地面路网建设也在“加速度”,畅通一环、方兴大道快速化改造(始信路—长江西路)、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也在同步进行,使得我市的快速路更加的多样化。同时为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我们顺时而动,积极开展城市拥堵点治理,将宏观建设与微观治理有效结合,提高通行效率;启动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破解城市交通梗阻,弥补城区交通不畅短板……一项项决策,让合肥“跑起来”、“快起来”。

如今,合肥市民的地铁出行梦变成现实,轨道交通1、2号线投运,3、4、5号线和1号线三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它们与正在打造的“环+放射+方格网”城市路网一起,将共同构建我市便捷舒适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

轨道交通从无到“十”字换乘

2012年6月1日,合肥首条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正式开建,2016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2号线工程于2013年6月正式开建,2017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两条线构筑了我市“十字形”轨道交通线网骨架。2018年,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网络总客运量超过1.5亿乘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为15.58%,日均客流约42万乘次,单日最高客流突破61万乘次;全年轨道交通线网累计运营里程620.51万列公里,年度实际开行列车234,223列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大于99.99%,列车正点率99.98%,各类运营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2019年以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2019年8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总客流突破3.11亿乘次,线网单日最高客流达69.72万乘次。

2019年以来,客运总量为1.15亿乘次,日均客流量达48万乘次,线网运行图兑现率100%,列车准点率99.98%,线路运营持续平稳有序,充分发挥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强劲的运输能力。

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线为四条,分别是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5号线和1号线三期工程,建设里程为123.33公里,概算总投资达886亿元。其中:3号线正有序开展车站装饰装修、综合联调等工作,计划于2019年底正式建成投运;4、5号线及1号线三期的土建工程正加紧推进。根据已获批的前两轮建设规划,至2021年,我市将建成1、2、3、4、5号线,运营里程总长175.6公里,总投资约1241亿元。5条轨道交通线建成后,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分担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将在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第三轮建设规划目前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具体包括: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总长约120公里。待第三轮建设规划全部执行后,合肥轨道交通线网将四通八达,助力城市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

从“大建设”之初的交通先行到现在的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合肥的建设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刷新,但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一直未变。

如今,合肥规划建成区的面积已经达到460余平方公里,合肥从“小不点”长成了“大个子”,曾经的江淮小邑到如今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市高架桥、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将有力支撑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合肥市快速路系统规划》,未来合肥市主城区规划快速路总里程约630公里,可绕市区一环路36圈。届时,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将更加完善,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高快一体”的城市立体交通格局使市内交通与市际交通有机衔接,城市辐射和吸引能力显著增强,真正实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附:已通车高架建设历程

金寨路高架桥:合肥市第一座高架桥,全长7.2公里,2006年9月30日动工,2008年2月5日通车。

长江西路高架桥:全长5.98公里,2009年7月14日动工,2010年9月30日通车。

裕溪路高架桥、马鞍山路高架桥:分别全长6.75公里、6公里,2009年10月同时动工,2011年5月1日同步通车。

合作化路高架桥:全长3.13公里,2011年2月18日动工,当年12月实现通车。

包河大道高架桥:全长6.47公里,2011年3月动工,2014年5月份通车。

徽州大道高架桥:全长2.08公里,2011年11月19日动工,2012年9月30日通车。

阜阳路高架桥:全长10.78公里,2012年4月1日动工,2013年8月31日通车。北延项目全长约7.2公里2017年3月15日动工,2018年9月底通车。

铜陵路高架桥:和平路以南段全长2.93公里,2011年11月26日动工,2012年11月10日通车。和平路以北段全长3.54公里,2012年5月5日动工,当年10月竣工。北延项目全长约3.27公里,2016年7月22日动工,2018年5月底通车。

壮丽70年 阔步迈向内陆开放新高地——合肥水运70年巨变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自古便是水路运输要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积极构造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着力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形成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交通运输事业,合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将发挥合肥水运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不断完善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合肥水运的飞跃式发展。回顾70年水运发展变迁史,合肥市水运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合肥市打造水铁、水陆等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日趋完善,服务合肥经济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航道是水运的基础,其等级也显示了水运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不含巢县、庐江)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03公里,航道等级均为Ⅶ级及以下,航道滩多、水浅、行船难,季节性可通航50-80吨级船舶,枯水期,20吨级船舶皆须减载,使用耕牛拖船过滩,加之没有港口码头,船舶无固定锚泊地点,繁忙季节,船舶拥挤阻塞。新中国成立后,省、市政府按照Ⅵ级航道标准,多次对南淝河航道进行疏浚,从而使南淝河航道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季节性通航50吨以下船舶,逐步提高到能常年通航100吨级轮驳船队,提升了航道的通航能力。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五”以后,省、市港航部门坚持水运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航道整治工程,重点整治了合裕线航道,改善航道里程132公里,新建了裕溪复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解决了长期制约合肥水运发展的船闸“瓶颈”问题,使合裕线全线达到Ⅱ级标准,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合肥及巢湖周边大宗物资通过水运可达沿江、沿海及世界各地,初步实现了“通江达海”。同时,围绕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还实施了派河中下游航道综合治理工程和全省首个省市共建项目店埠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全线达到Ⅲ级标准,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截至目前,我市航道总里程有706公里,其中通航里程472公里,Ⅳ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从无到有取得重大突破,达到176公里,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初具规模,全面提升了水运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重点工程暨安徽1号重点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的开工建设,航道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一次大发展:引江济淮工程将建设江淮沟通段Ⅱ级航道,打通合肥连接淮河通道;建设菜子湖线Ⅲ级航道,打通合肥入江第二通道。另外,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以及安徽省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和集装箱生成地,迫切需要一条通江Ⅰ级航道,可实现3000-5000吨级江海轮直达合肥港,实现河海直达运输,开辟合肥港——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直达班轮,使合肥成为上海港的直接喂给港,减少中转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对促进合肥都市圈外向型经济、汽车产业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及合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目前,已完成合肥港通江Ⅰ级航道工程研究论证和预可研编制工作,拟对兆西河航道实施升级改造,现正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到“十四五”后期,上述两项工程完工后,合肥航道将形成“一湖四射”主航道网格局,合肥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络将基本形成,届时,高等级航道总里程将突破400公里,合肥港也将一改以前“末端港”的地位,成为贯通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性港口,进而成就合肥“江淮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好地服务合肥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货物吞吐量成倍增长

新中国成立前,受战争和河道淤塞影响,小船只能达板桥、关镇,致使合肥港口码头处于天然岸坡状态,汛期河水泛滥成灾,枯水期牛拉舟船过滩,港口近乎废弃。当时,港口码头装卸作业主要靠“肩抬背扛”,水运能力十分有限,运量只有1万余吨。1953年,结合南淝河疏浚工程,建设简易石砌踏步新码头多座,划定木帆船停泊区,开辟固定简易货场,合肥港才初见雏形。

改革开放后,合肥港水路运输能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货运船舶通过芜湖、南京至抵上海,走向世界,成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港口建设全面提速,累计完成投资约40亿元,先后建成合肥大兴集水铁联运码头、巢湖港散兵码头、合肥新港码头、派河熔安动力码头、巢城港区码头(一期)、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二期)、散兵中材码头、东华码头、天高码头等,腹地通达能力和港口通过能力大幅提升,港口码头作业从曾经的肩挑手扛踏步迈入现代机械化。其中,合肥港集装箱综合码头自2010年12月开港以来,持续“加速跑”,首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刷新我国内河港口史上集装箱开港首年吞吐量的纪录,2017年6月28日累计实现突破100万标箱,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万标箱,年均增长近30%。

合肥港作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皖中最大水路货运集散地,是合肥市建设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已经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平台。交通运输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1月批准实施第一部《合肥港总体规划》,规划的实施对于合肥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一港五区”的布局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合肥港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合肥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进一步科学合理确定合肥港各港区的功能定位及规划方案,从顶层设计对合肥港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目前,新修编的《合肥港总体规划》环评已获生态环境部审批,随着规划的实施以及引江济淮等工程的加快推进,未来,合肥港将形成“一湖六线、一港七区”的总体布局体系,规划泊位380个,利用岸线38470米,设计通过能力16195万吨、125万标箱,将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规划中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码头69座、泊位125个(其中千吨级泊位6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5500万吨、50万标箱,生产用装卸机械271台,生产用仓库510783 平米。2018年合肥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787万吨、集装箱30.5万标箱,累计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其中港口工程3.34亿元。

进入新时代,合肥市水运发展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逐步清理规模小、设备设施落后且存在较大污染的小码头,大力整治无证码头,取缔关停无证码头68座,并且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对拆除后的码头开展岸线复绿。随着《合肥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效益,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风险事故应急能力,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既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构建起了山环水绕、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生态环境体系,共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三、船舶运力快速发展,落后船型逐步淘汰,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迈进

新中国成立前,合肥没有水运企业,由民间散船承揽货物水运。新中国成立后,民船公会、运输合作社相继成立,经营水运业务。船舶主要以木帆船为主,船舶破旧、载重量小,平均载重量不到20吨。据统计,1956年全市只有船舶992艘,1.36万载重吨。

上世纪九十年代,按照“总量控制、确保专业、发展先进、优化组合”原则,航运管理部门加大运力调控,全市船舶钢质化程度逐年提高,先进船舶不断增加,船舶运力结构得到明显优化,至2000年,全市拥有营运船舶230艘、3.37万载重吨,虽然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船舶数量有所减少,但船舶吨位却得到较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扎实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落实船舶环保要求,共拆解老旧运输船舶893艘、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改造船舶815艘,同时加快发展集装箱船、油船等标准化、专业化船舶,至2018年底,全市在册营运货船1611艘、212万净载重吨,单船平均净载重吨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80倍,运输船舶正逐步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迈进。

四、内河航运优势得到发挥,水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竞争趋于激烈,受运输速度慢、作业环节较多等因素影响,内河航运发展滞后,一度陷入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内河航运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得以显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交通运输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交通水运行业加快以合裕线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加快推进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裕溪巢湖复线船闸等通航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改造,加快老旧船舶更新,使内河航运这一古老的运输方式焕发了新的活力。水运在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提升,合裕线航道已成为长江支流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五、构筑水运安全屏障,“智慧海事”初步实现

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水上交通安全之所以保持多年的平稳态势,与其良好的应急预警响应机制和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至合肥、巢湖海事机构整合前,巢湖水上交通安全分属两家管理。1952年至1983年底,合肥水上运输长期实行统一配载、统一调度、统一运价的“三统”管理,自1984年开始,合肥水运市场开放,行业管理逐步转为行业服务。

2013年合肥、巢湖海事机构整合为合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局,合肥水运发展步入新阶段,到2018年底,全市拥有海巡艇、海事指挥艇、海事多用途船共37艘,海事监督执法车31辆;2017年9月29日,全新的合肥市水上交通管理应急处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该中心通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甚高频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结合24小时值班的水上应急救助“12395”接警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显示及发布、视频管理、交通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功能。自2013年预警响应机制建立以来,在裕溪河口、白石天河口、南淝河口、大兴集危化品码头等重要航道和重点码头建立了视频监控点,合裕线和巢湖湖区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以电子巡航补充车艇巡航的不足,采用雷达扫描+视频监控+船舶甚高频+船载AIS+RFID识别的综合巡航模式,实现了远程监控通航秩序、收集违规数据、发现安全隐患,海事管理实现从“传统型”向“智慧型”的转变。

时代车轮滚滚,永不止息,合肥水运砥砺前行仍“路漫漫其修远兮”,70年来,合肥水运发展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全系统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合肥水运发展进步的故事。立足当下,勇闯未来,合肥水运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建设“交通强国”战略,抢抓“一带一河”(长江经济带、江淮运河)建设契机,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平安水运、绿色水运、智慧港口,成为合肥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江淮航运中心战略机遇,合肥港必将趁势前行,在新时代再展身手。

建设“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发展,路是关键,出路在于修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合肥市委、市政府将总书记的指示作为行动指南,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对口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回顾历史,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经过七十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公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路里程增长快,彻底结束了农民群众无“路”可走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公路总里程只有20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不到1.5公里,农村公路几乎为零。随着共和国的不断强盛,合肥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利用车购税、国债、以工代赈、一事一议以及地方财政等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先后实施了县际公路改造、通乡油路建设、村村通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农村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89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达165.7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8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81.6公里,公路密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1倍,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如今,农村公路已遍布全市农村地区,形成通乡达村、进组入户、连接田间地头的高密度网络化布局,全市几百万农民群众无“路”可走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二、建设标准等级高,基本实现了“畅、洁、绿、安、美”的农村公路美丽图景

合肥市农村公路历时七十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祖祖辈辈留下的“田埂路”、八十年代茅草丛生的“下田路”、九十年代晴通雨阻的“黄土路”、二十一世纪初尘土飞扬的“砂石路”,到现在的“畅、洁、绿、安、美”的水泥路和沥青路。农村公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后,合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尤其是2016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安徽标杆,全国一流”的农村公路为目标,坚持高站位谋划、高层次保障、高标准设计、高效率推进、高品质提升,按照“大干、快干、高标准、全覆盖”的思路,在省定标准和规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提标扩面”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市级投资220亿元,新改建农村道路1.42万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通达二级公路,所有行政村(社区)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具备双车通行条件的水泥路或沥青路的目标。其中,三级及其以上公路里程占比提高到18.2%。全市112个建档贫困村,2017年底在全市率先完成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建设任务,贫困村已经全部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或沥青路,部分贫困村实现了进村入户,为精准扶贫奠定了交通保障基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已接近长三角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

三、管养工作全覆盖,基本建成了农村公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农村公路不仅要建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才能发挥农村公路的持久效益。合肥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严格管理和规范养护,确保农村公路长年保持“畅、洁、绿、安、美”。在管理上,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立完善“县有路政员、乡有专管员、村有护路员”三级管理队伍,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工程,努力推行“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全覆盖。突出以县、乡道为重点,在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加大公安、交通联合执法力度,逐步实现路政执法向乡道覆盖、向村道延伸,基本构建全市农村公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在养护中,实现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全覆盖,注重路况水平的提高,注重管养模式的创新,加快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水平。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0%(2020年目标为100%),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96%(省定2020年目标为90%),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在全省位列前茅。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肥西县已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县。同时精心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路,部分示范路更是连片成网,形成规模效应。巢湖市烔长路、肥西县官亭林海等一批精细化养护的旅游路和景观路,沿线一步一景,两旁绿意盎然,花枝摇曳,与沿途景色融为一体,颇有几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走”的意境,成为合肥“四好农村路”的靓丽名片。

四、城乡运输一体化,基本形成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体系

如今,在合肥农村地区,“出门坐公交,在家收快递”的生活方式已不再只是城里人的专利,客车通达农民的家门口,货车直达农村的田间地头,农民群众也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这一切的巨大变化正是得益于合肥农村公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着力构建“普惠城乡,安全便捷”的一体化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车头向下”,实行公交“下乡”、班线“进城”,目前,全市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51条,投入车辆 2232台,线路总长度约5094公里,全市乡镇公交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公交覆盖率达85.7%(不包括村村通班车)。全市四县一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AAAA级及以上水平。农村客运各项指标均已提前实现安徽省农村客运“十三五”目标。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合肥市加速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农村客运站、邮政物流速递、乡村物流节点资源,建成村级便民服务站点1102个,站点覆盖率达100%,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总体来讲,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主要成效:

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农副产品迅速转化为商品、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的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步伐,以及生态农业、农村旅游、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业态的形成。如肥西县铭传乡楼塘村、杨店村等2个贫困村,当地盛产草莓、葡萄等农产品,过去因为道路不畅,产品无法及时外运,崎岖不平的道路成了农民致富路上的绊脚石。2016年以来,2个贫困村共建成12.181公里水泥路,打通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内外连接、畅通微循环的农村公路网,促进了当地农产品扶贫产业园、农家乐的蓬勃发展,群众收入明显提升,当地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缩短了城乡距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广大农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加快了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农村客运网络的形成,基本上满足了农民“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偏远山区“早进城、晚回家”的出行要求,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交通运输支持。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在合肥市区打工的肥西县村民程以则老人时问到:你觉得农村这些年让你最意想不到的变化是什么?老人动情地说,现在马路修到家门口,都村村通,原来我回家都要一两天才得到,现在几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可以自信自豪地说,程以则老人的亲身感受之言,是全市几百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三、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进步

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了城乡交流,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往、文化交流、思想融通,转变了农民群众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民群众走出贫穷,去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分享现代化的成果。可以说农村公路不但通到了农民家门口,也将文明新风带到了农民家门口。各地依托农村公路建设,在公路两侧修建、完善文化基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进步。如巢湖市黄麓镇昶方村在农村公路建设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将路边小学建设成为文化阵地,开展讲习活动,从思想上教化村民,“友善、勤劳、有礼、淳朴”的优良家风得以传承,也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条农村公路,连接的是乡村与城市,打通的是贫瘠与富足,拉近的是群众和党委政府的心理距离。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基层党组织采取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既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问题,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了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每一条道路的建成通车,农民群众无不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巢湖市银屏镇钓鱼行政村刘湾岛是裕溪河上的一座“孤岛”,岛上有刘湾、辛湾、蔡湾3个自然村,共305户人口1027人,岛上对外交通只能靠驳船摆渡,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制约了岛上的社会经济发展。2017年底,村民们朝思暮想、翘首以盼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全长713米、宽7.5米,投资约2000万元的刘湾岛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国庆期间建成通车。大桥开工的那一天,刘湾岛村民纷纷奔走相告,喜悦之情言表于心,“感谢党、感谢政府”一句句感谢的话语不绝于耳。刘湾岛大桥的建设正是合肥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实施交通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履行农村公路工作新的历史使命,为加快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撸袖大干,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续写壮丽诗篇!

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助推合肥大建设高质量发展

2006年,市委、市政府基于对合肥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任务的准确判断,决定在全市开展“大建设”,市重点局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市重点局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提质、提速、提品、提效”要求为统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与大建设“双生共荣”、一路前行。

一、紧紧围绕实施“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合肥大建设

2013年,合肥“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公布,依托“城湖联动、转型创新”的发展战略,将合肥打造成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市重点局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局上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合肥大建设。截至2018底,共计完成各类建设项目426项,累计完成投资约603亿元,建成道路418公里,房屋812.4万平方米。有3项工程获得“鲁班奖”、6项工程获得“全国市政金杯奖”、2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金刚奖”、30余项工程荣获安徽省“黄山杯”奖。

(一)聚焦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提升,突出抓好配套工程建设

建成全省首座4E级机场新桥国际机场并投入使用;配合高铁南站铁路枢纽运营完成北广场、龙川路、高铁路等周边路网建设,配套南广场如期建设,国庆节前将投入使用;火车站站前广场完成“立体”改造并顺利投入使用。

(二)聚焦提升通行能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

从第一座金寨路高架通车到阜阳路高架、铜陵路高架顺利竣工,标志着历时七年之久的高架路集中建设已基本完成,九座高架犹如九条巨龙虹架城区四方,与城市环道、快速路有机相连,共同构成城市快速路网框架;围绕“合淮同城化”建设,合淮路工程全线通车;在短短76天时间内完成南薰门桥改造;绕城高速改建工程南半幅全线放行。

(三)聚焦环巢湖生态文明,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经过提标改造,在全省首个实现四类水出水标准;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二期、陶冲污水处理厂、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三期、蔡田铺污水处理厂二期、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以及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批污水处理厂工程顺利完工,为我市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进一步夯实基础。十五里河下游湿地水质生态治理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营,有效净化了入巢湖水质,同时形成横贯合肥西南部的美丽亲水景观廊道。

(四)聚焦民生需求,提升城市功能,突出抓好公益性房建建设

顺利完成省行政中心战略南移建设任务;中科大先研院圆满收官;量子信息与量子创新研究院1号科研楼顺利封顶;中科大高新校区顺利开建;合肥幼儿师专、合肥经贸旅游学校行政楼、合肥工业学校、滨湖六所学校顺利完工投入使用;安徽名人馆、安徽革命烈士陈列馆、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瑶海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如期完工。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的顺利完工为展示我省创新成就、国际化高端创新智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2019年国庆节前重点完工项目

2019年,市重点局承担各类在建项目131项,总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道路总长度101公里。截至7月底,已完工13项,累计完成投资额53亿元。冒严寒、战高温,大建设如火如荼快速推进,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市重点局将建成一批优质的精品工程,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其中26条道路放行通车,包含滨湖科学城15条城市道路;12项房建工程即将完成,市民生活品质将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一)市政路桥项目

助力东部新中心建设,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全线贯通。上周放行的郎溪路工程南起包河大道与南二环交口,沿线跨越北京路、上海路、南淝河路等道路,经南淝河新建大桥直达裕溪路互通立交,全长6.174公里,高架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双向6车道。郎溪路高架是合肥市第十座高架桥,也是东南片区重要的快速通道,与北二环路、西二环路和南二环路组成环线道路,直接沟通全市各区域。郎溪路高架与马鞍山路高架、铜陵路高架、裕溪路高架的“牵手”,实现交通流的快速转换,极大地提高了中心城区东南区域的通行效率,助力瑶海东部新中心建设。

南淝河路(东二环路-横江路)与郎溪路高架同步放行,实现交通快速转换。南淝河路工程北起东二环,南至横江路,长约3.7公里,该道路东二环路至郎溪路段为城市主干道,宽45米,双向6车道;郎溪路至横江路段为城市快速路,宽52-78米,采用高架、地道及地面主辅三种型式,主线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双4-6车道不等。此高架段接郎溪路立交,上跨祁门路后落地,下穿龙川路,利用地面主辅段过渡至终点。道路通行后将极大地提高东南区域的通行效率,同时提升道路周边景观,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促进合肥市东南部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龙岗路(长乐路-裕溪路)、锦绣大道(天津路-巢湖南路)、重庆路(花园大道-锦绣大道)也已经同步放行,完善了东南片区路网,进一步加强了新站、瑶海、包河、滨湖等区域联通。

此外,还将有一批市政项目也将于国庆前亮相。服务高铁枢纽中心建设,合肥南站南广场将于9月底投入使用。南广场上跨312绕城高速,北接高铁站房,南邻繁华大道,通过规划支路与繁华大道等周边路网相连,是高铁站房的主要疏散广场。南广场建设为地下三层,屋面景观绿化广场是合肥又一重要的城市公园,将展示“大湖名城”的城市窗口,地下停车场可同时容纳1300辆车。南广场的投入使用,将极大提升合肥铁路枢纽的通行能力,进一步方便市民乘坐高铁出行,远期待城市轨道线路建成后,将完善南站枢纽的高铁、轨道、公交无缝换乘。休宁路(金寨路-徽州大道)、美和路(合作化路-屏山路)工程也将在国庆节前放行通车,进一步完善高铁片区路网,方便市民出行。

完善西南片区路网,繁华大道集贤路互通立交国庆节前放行地面道路。该立交分为地上4层,地下2层,繁华大道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跨越合安九铁路,连接九龙路与杭埠路,长1.9公里;8条立交匝道交错环绕,总长约4.7公里;南北向集贤路主线双向8车道下穿繁华大道;容成路向西延伸,下穿现状、规划铁路与集贤路相接实现互通。从空中俯瞰,整个立交桥形似一个巨大的中国结,项目通车后将有效连接老城区、高新区、经开区和肥西县,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极大的方便市民出行。同时,明珠路西延二标、国际大道(玉兰大道-三河路)也将在国庆节前放行通车,西南片区路网更加成熟。

完善滨湖科学城路网,国庆节前将放行15条城市道路。包含漓江路(湖南路-庐州大道)、丙铺路(金斗路-湖南路)、大理路(成都路-南宁路)、嵩山路(长沙路-中山路)、天津路(紫云路-宁波路)、南宁路(玉龙路-四川路)等,总长10.26公里,完善滨湖区域路网,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打通微循环,营造舒适宜居的出行环境。同时,有利于加快滨湖新区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房建项目

保障教育工程。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1.28万平方米,分两个标段建设,一标工程总建筑面积7.36万平方米;二标工程总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

一标新校区已建设完成,学校可容纳学生数量扩充至2500人,部分留校教师已入住新校区。随着新校区的建成,今年学校的招生异常火爆,仅7个工作日就招录800名新生。新校区建成后也成为当地历史文化参观景点,各界参观人士给予积极的评价,表示新校区的建设很好的延续了历史,传承了文化。

国庆前合肥学院也将交付使用一批新项目,包含专家公寓、研究生公寓、单身教师公寓和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项目投入使用之后将极大改善专家、青年教师及学生们的住宿条件。

助力民生工程。中共合肥历史陈列馆升级改造项目是原青龙厂新四军纪念园,总建筑面积3734平方米,展厅面积2674平方米。中共合肥历史陈列馆是安徽省重要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也是省内唯一的党史馆。经过改造后赋予陈列馆声、光、电等科技新元素,系统全面展示中共合肥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党史军史人物的光辉业绩,打造了安徽又一经典的红色教育基地,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市球类健身馆、市公安局技侦支队业务用房维修改造工程、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运动场改造工程、市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室内体能训练馆、市图书馆配电增容工程等公共服务项目也将完工。改善了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景观效果。

此外,滨湖菊园、滨湖润园两个回迁安置小区如期交付使用,将有9332户居民安居乐业,有助于实现住有所居,大大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与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提质、提速、提品、提效”要求为统领,继续围绕“创一流管理队伍,建一流精品工程”的管理目标,加快推进各项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进畅通二环北环、文忠路、采石路、引江济淮三座桥梁等道路。谋划开工畅通二环北环东段、广德路(裕溪路—巢湖南路)、南淝河路南段、习友路(石莲南路—创新大道)、祁门路等项目。

二是推进环巢湖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建成十五里河下游湿地堤顶绿化工程,继续做好十五里河下游湿地水质生态治理运营保障,推进方兴大道下穿十五里河隧道、二里河箱涵改造等工程建设。

三是抓好公益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量子创新院、中科大学高新园区(一期)、合肥为民服务用房、合肥工大智能院(新区)、滨湖会展中心二期、市中心图书馆、市综治信访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开工市科技馆新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一院老年护理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区等项目。

14年来,市重点局人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超负荷工作,努力推动工程建设上水平、安全生产“零事故”、文明创建彰品质,坚定不移的推进合肥大建设高质量发展。未来,市重点局将继续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头,继续谱写合肥大建设发展新篇章。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如何看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