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沈清基:关于“有机生态规划”的思考

2025-08-18 09:09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7月14日-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并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为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邀请专家学者撰写一系列笔谈文章,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作者 | 沈清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有机(organic)强调事物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联、协调统一的整体性。而“有机性”(organicity)则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其核心强调系统性、动态性与生命特征。在人居环境领域,“有机建筑”“有机城市”乃至“有机规划”均不同程度于学术界有所提及。因而在以上基础上,提出“有机生态规划”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下谨提出如下的关于“有机生态规划”的思考:

思考1

有机生态规划可以界定为:一种基于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考虑规划对象、规划本身的生命特性与属性的系统性的规划类型,其旨在通过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优化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实现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焕发其活力和生命力。

思考2

有机生态规划在城市范畴,是充分考虑了城市中的生物体、城市生态空间的三维特征的规划类型。城市中的立体绿化,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在地上、地面、地下的统筹协同规划布局,是有机生态规划的空间范畴的集中体现。

思考3

有机生态规划是充分考虑生物体生命周期、城市生命周期的规划类型,是能够在生物体生命周期、城市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均达成规划对象自身最佳以及规划对象与外界关系的良性循环的规划类型。

思考4

有机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多元性。体现在规划的多要素、多主体、多功能、多举措、多效益等。如,从规划主体而言,有机生态规划的编制、实施需要规划师、政府、企业、市民等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有机生态规划的多功能,则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的获取。有机生态规划的多元性是达成其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思考5

有机生态规划是充分考虑规划对象的地域性属性和特征,并根据地域性决定规划原则、规划重点、规划举措等的规划类型。有机生态规划对地域性的尊重,体现了生态规划的趋势之一,即从标准化走向地方化/定制化。

思考6

有机生态规划是一个对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中的突变具有高度容忍性的规划类型。有机生态规划将生物体(包括人)、生态环境的变化视作生命体生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会因为生态环境的各种“未曾预料”的变化而“报怨”或“惊讶”。有机生态规划这样一种对变化的貌似“淡然处之”的从容态度,可以促使规划者更加有效地应对和引导各种变化朝对生物体有益的方向发展。

思考7

有机生态规划的实施和发挥有效的积极的作用,离不开“有机生态建设”,当“有机生态规划”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再加上合理与科学的“有机生态建设”,才能使得有机生态规划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思考8

有机生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离不开具有高度生态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人力资本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只有编制者、管理者、实施者等均具有很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支撑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