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正文

在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地,感受“生态中国”

2025-08-15 13:49 来源:中央电视台《生态中国》

8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携手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出的《生态中国》特别节目正式开播,首期《美丽中国 规划先行》将镜头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走进这片中国首个获国务院批复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地,见证“多规合一”的创新生态模式如何写就“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答卷。

站在方厅水院的廊桥上,水面倒映着四方的天空,恍惚间如若站在了某个神奇的“交界点”。左看,是江苏的白墙黛瓦,细雨里浸着升腾的水汽,像一幅洇开的宣纸画;向右转,上海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折射着阳光,现代感的光影在水面跳跃;前行几步,浙江的青瓷茶香从风中飘来……这背后,是“多规合一”的巧思——通过“三区三线”的精准勾勒,生态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像经纬线般织在一起,让曾被割裂的山水,在规划的笔下重新连成了气韵贯通的整体。

1.jpg

这里,是长三角的“水乡客厅”,这里,也描摹着“生态中国”正在发生的画面。

方厅水院边的对谈

2.jpg

段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示范区水乡客厅总规划师:示范区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为660平方公里。我们选取的水乡客厅是35.8平方公里。规划是分层次的,示范区整体区域的规划为总体规划,后续则分为多个单元。我们将启动区的几个单元整合为一个大单元,其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先行启动作为探索。

3.jpg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示范区的自然基底是非常好的,蓝绿空间占比达75%。因此,这片区域内跨省域、跨界的水体数量众多。

段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示范区水乡客厅总规划师:刚才提到要以水绿为底,恰好有一张规划图能更清晰地展现这一点。在示范区的整体规划中,实际上已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生态骨架。简单来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一”即一个生态绿心,以元荡和淀山湖为核心,目标是打造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可见水的重要性,这一生态绿心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水质与水功能问题;“二”指两条清水廊道,一条是从太湖至黄浦江的太浦河清水廊道,另一条是京杭运河;“三”为蓝色珠链,即把一个又一个湖荡与河道串联起来;“四”是四个生态区,这些生态区呈现新型江南生态风貌,将农田、林、河与湖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江南园林景观。这几部分共同构成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结构框架。

胡鑫 总台央视记者: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一张图能够反映出来这一点?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我们拿先行启动区660平方公里范围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结构图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其核心大网络是“一厅三片”:“一厅”指两省一市共建的水乡客厅;“三片”中,青浦片区围绕西岑区域导入创新功能,毗邻蓝色珠链湖荡区域,该区域未来将成为旗舰型的科创产业的导入区域;吴江片区围绕苏州南站打造科创新城,交通作为一体化发展的大动脉,人流、物流及各类资源在此汇聚,该区域未来以创新孵化功能为主;祥符荡创新中心区域沿祥符荡周边布局创新组团,作为创新策源地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这些新导入功能均与示范区的生态基底高度吻合,也是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好风景跟新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

4.jpg

5.jpg

6.jpg

王冠 主持人、自媒体博主:我有一种感觉,规划先行、多规合一这样的创新模式,其实能让我们这样的非专业人士,非常清晰地看到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胡鑫 总台央视记者:其实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之间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我们只要找到这样的一个平衡,就能够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今天通过段院士给我们的介绍,让我对于“一张蓝图绘到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如果把它们叠加在一起就会发现好像是一张图,但是在这张图上面,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都是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铺展开来了。只有将这张图绘到底,才能够把这些规划行之有效地执行下去,才能够让图纸上的规划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其实现在,我们已经能沿着廊桥从江苏走到上海了。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国首个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地,正在书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答卷。

7.jpg

看,元荡慢行桥上,沪苏两地的脚步在此相遇;听,太浦河潺潺流水,诉说着跨域共治的生态故事;走,清河湾15分钟生活圈里,幸福触手可及;品,岑卜村的蝶变新生,绘就新时代的田园诗篇。每一处美丽河湖的波光,每一座美丽城市的轮廓,每一个美丽乡村的剪影,都在诉说着规划的智慧。

8.jpg

1288米的回廊,像一条温柔的纽带,把沪苏浙的山河锦绣与人文风情,轻轻地却又紧密系在了一起。在这里,悠然地走上一圈,能把各地独特的风情都“尝”一遍。

原来,真正的“无界”是这样的。

9.jpg

这里,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舒适的自然环境成为了居民“慢下来”的最佳理由;15分钟内步行找到所有生活服务措施又成为居民生活“高效”的最强基础。进一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便利;退一步,是回归自然休养身心的愉悦。或许,这也是“生态中国”之于百姓生活的另一种意义。

10.jpg

从水中央的原点处出发,“国土空间规划”这个词,离我们其实一点也不远。它让跨省上班的路更顺了,让周末出游的选择更多了,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而这一切,都是从这片滋养万物的水中长出来的温柔答案。

11.jpg

这片土地上的每寸绿意、每缕烟火,都在说同一个答案:好的规划,会让远方成家园,让边界成纽带,让生态中国的诗意,就藏在你我走过的桥、看过的水、享过的日子里。你看,规划也可以很浪漫。就像这片水,无声无息,却把四方连成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