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沈阳——沈阳城建 > 正文

未来十年 沈阳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2016-08-08 13:50 来源:沈阳日报

主城区公共中心规划图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名词解释

城市总体规划 指城市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历史上,沈阳城市总体规划有四版,分别是1932年的奉天都邑计划、56版初步规划、79版总体规划、96版总体规划。作为建国后第四版城市规划,“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昨天(6月26日)发布。

《规划》对沈阳发展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建立国家中心城市。《规划》要求,沈阳人民未来十年要全力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规划》提出,为了更好的建设沈阳经济区,未来十年,沈阳将构建大沈阳都市区,将以沈阳为核心,依托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铁、沈阜五条城际连接带,采取同城式、珠链式和区域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建设新城、新市镇;加强以沈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道的建设,形成七条复合交通走廊,实现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打通沈阳至主要海港的出海通道,强化出海物流运输体系。

《规划》提出,未来十年沈阳主城区要建设“四级”中心体系,即“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片区中心”,形成梯度覆盖、便捷可达的“多中心”服务网络。

市级中心是面向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主要包括金廊、太原街地区、中街-小东路地区等区域。金廊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太原街及中街-小东路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商业,提升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

市级次中心是市级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结合副城和浑河沿线建设,规划道义、永安、张士、会展中心、新南站、曹仲、东塔、南塔、西塔9个市级次中心。

地区中心结合地区发展,规划长江街、兴华街、长白、沙岭、丁香、望花、虎石台、苏家屯等多个地区中心。片区中心按照服务10-20万人口规模,设置片区生活服务中心。

地下开发瞄准金廊

《规划》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地铁网络为骨架(线),以市级中心和次中心为重点地区(面),以地铁站、重要交通枢纽和地区中心为节点(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布局结构。竖向上,沈阳地下空间将分为3个层次,0至-15米为浅层,-15至-30米为中层,-30米以下为深层。近期重点开发利用浅层和中层空间,深层空间为远景开发预留。

沈阳也拿出了未来沈阳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图,金廊、太原街、中街是最重要的地区。

“郊区”将建八个新城

《规划》提出,在未来12881平方公里行政辖区范围内,沈阳对辽河以北地区,将以生态保护为主,辽河以南则以城镇发展为主。强化中心城区、新城及复合交通走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形成“一城、六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城”是指中心城区。“六轴”指沈山、沈大、沈抚、沈本、沈阜和沈铁(康法)六条城镇发展轴。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

未来十年沈阳规划了8个新城,总人口187万。

沈抚新城以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商务物流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滨水生态新城。规划用地规模45平方公里,人口40万。

沈北新城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通航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佟沟新城城市南部临空产业、会议展览和旅游休闲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胡台新城以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

辽中(近海)新城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新民新城沈阳西部以医药、食品、石化及纸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新城。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法库新城沈阳北部的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

康平新城沈阳北部滨湖生态新城,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规划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人口27万。

依托建制镇和涉农街道,规划建设10个新市镇,平均人口规模3-5万。包括大民屯、兴隆堡、清水台、兴隆台、茨榆坨、姚千户、前当堡、光辉、细河、沙河。

十年后,沈阳—— 人口将突破1130万

沈阳确定2020年沈阳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3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3平方米。

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将达35平方米

《规划》提出,未来十年沈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沈阳要引导居住人口向副城转移;控制一环以内居住用地规模,加快二、三环间及副城的大型居住区建设。按照相对均衡的原则,围绕地铁沿线等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区域,优先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

未来十年,沈阳将在浑南主城建设市级行政中心,老城区行政办公用地以局部调整和优化为主,原则上不再增加行政办公用地。

在商业金融用地上,结合公共中心体系,浑北主城继续建设太原街、中街、金廊沿线、和平金融街、曹仲次中心、东塔次中心、南塔次中心、西塔次中心等重要城市商业中心区。副城重点规划建设南站商务区、会展中心次中心、道义次中心、张士次中心、永安次中心等商业中心区。合理控制预留地区及社区级商业设施用地。

沈阳结合浑河沿线、浑南新城中心等地区及方城、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将均衡布局区级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积极引导浑北主城内综合性医院在副城开设新院区,提高新发展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引导驻沈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浑南新城、蒲河新城设置新校区、新院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的高教和科技园区。大力推动浑南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沈北职教城建设,做好规划控制和空间预留。

在工业布局上,沈阳将继续推进主城内传统工业的搬迁改造,工业用地主要向副城集中,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其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现代建筑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南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

跨浑河通道将达23座

《规划》对城市基础设施也提出了相应规划。比如交通,未来十年,沈阳市战略目标就是打造“枢纽城市、公交都市、便捷城市”。

公交都市主要依托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强化枢纽,构建一体化公交都市。这其中包括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地铁线网由“四横、四纵、两L、一弦线”11条线组成,总长400公里。

打造四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一级枢纽4个,分别为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桃仙机场,至少包括6种主导交通方式,可以实现高速铁路(民航)、地铁、公交、长客、社会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二级枢纽5个,分别为沈盘城际、沈阜城际、沈康城际、沈铁城际、沈抚城际与市内地铁的换乘站,至少包括5种主导交通方式,可以实现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社会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

枢纽城市,是指沈阳未来十年将依托空港、陆港,借力海港,构建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民航方面,建成辐射东北亚的枢纽航空港。铁路方面,以“内客外货”为原则,形成“两编、四客、五货”的铁路站场总体格局和“十六线、两联络”的铁路线路总体格局。公路方面,构建“一环、两弦、七放射”的高速公路网和发达的干线公路网。在出海通道方面,依托沈阳集装箱中心站和近海新城,打造两大区域性物流园区,并重点建设出海铁路和出海公路,打通与营口港、盘锦港、大连港、锦州港联系的海运通道。

畅通城市,沈阳将全面建设快速路,全面改善干路节点,实现主城内30分钟交通圈。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未来沈阳将新增跨河通道10座,使中心城区范围内共规划跨河通道23座,平均间距1.8公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