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 学会奖励 >优秀科技工作者 > 正文

第四届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奖

2016-10-26 11:11


吴志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同济大学副校长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先后培养了100多名硕博研究生。兼任全球规划教育联合会联席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等职务,是世界建协UIA 教育委员会唯一中国委员。作为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首位中国主席,他发起并作为秘书长组织了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成立了“全球规划教育联盟”,并将秘书处定在中国。他曾担任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完成了“城市重大项目模拟评价与布局推导技术”、“城乡可持续发展状态识别与趋势判断模型”、“智能城市国际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开拓性技术研发,应用于上海世博会、都江堰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发展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探索和实践。他将理性规划方法纳入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和谐城市”价值观编入由他主编的规划专业核心教材《城市规划原理》。

杨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教授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等。主持或主要承担完成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部、省、市委托重大科研项目40多项。主持完成《苏南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战略规划研究》、《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北京停车发展规划》、《佛山交通发展白皮书》、《拉萨市综合交通规划》等重大规划研究与咨询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技成就奖(Kettering奖,美国汽车工程最高奖),部、省级以及南京市科技进步奖20多项。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冯长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大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带头人,北大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住建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城乡规划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39年,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山东省、天津、武汉、郑州、芜湖、温州等6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作为国家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村镇空间规划等关键共性技术22项,开发村镇规划多元数据集成与更新系统等38项,研究行业技术标准(草案)36项,研究成果在上百个村镇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被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冯长春富有创新精神,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实践经验丰富。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3部,获得专利6项,为城乡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和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委员、城市设计学委会委员、山地城乡规划学委会秘书长等职务。从事城乡规划教育、研究和工程实践25年,在山地城乡规划、历史遗产保护、城市设计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1项,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4项,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1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积极推动学会在山地城乡规划、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西部地区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学术发展工作,参与组织了三届中国科协主办的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受到中国科协的表彰。

刘奇志

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从事国土规划管理工作26年来,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受到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获评为1998年武汉市市管优秀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专家库专家、武汉市“黄鹤英才(城市建设)计划”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体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住建厅总体规划评审专家。

组织并参与完成武汉市1996-2010、2010-2020两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导并参与建立了武汉市城乡规划管理一张图和实景三维数字平台等,提升了国土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领导和参与搭建了众规武汉平台,推动了武汉市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近年来先后在《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了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0多项,在城市规划行业中有着较高的威望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方创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骨干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会员,RSA China Division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首批专家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100余项,参与编制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参与咨询完成联合国人居署《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先后向国务院提交50份被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重要咨询报告或重大规划,其中20份先后得到了中央总书记、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批示并落实,3份成为国务院文件。先后主编出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等学术著作22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最高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一等奖、国家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

司马晓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司马晓于2008年事业单位改制时临危受命,任职院长,带领深规院二次创业。历经八年,深规院的员工规模、产值规模都连创新高,并累计获得了9项软件著作权和2项发明专利的认定、近百项省级及以上优秀规划奖和科学技术奖。2014年,司马晓院长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时期的城市观“共同城市”和方法论“三众规划”,并于2015年发起成立了“城市梦工厂”这一聚焦于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创新创业平台,大胆探索规划转型的新方向。

司马晓院长从事规划设计工作26年,立足深圳,不断创新,先后主持了城市设计、绿道网规划、低碳生态规划等领域的多项科研课题,于2015年主编出版了学术著作《转型之路--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城乡规划编制技术手册》。

司马晓院长还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通过开办“深圳规划”微信公众号、成立青工委、实施人才托举工程等工作,前瞻、务实地服务于规划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学术提升。

宋小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1982年起在同济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常年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1980年代中期,探索计算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990年代初期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传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应用方法。1990年代中期,开展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管理制度的改进。在土地使用、交通系统、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布局、村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建筑日照资源公平利用等多个领域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规划设计、管理的技术水平。积极投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的各种活动,1984年成为规划学会会员,长期担任新技术应用学术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编委,积极参与注册规划师制度的建立和专业知识培训。

张少康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正厅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理事长等职务。曾任江门市规划局长、市长助理、政协副主席、广东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凭借多年的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经历,张少康同志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成果突出,主持承担了《粤港澳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间规划》等多项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研究和实际工作,在行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承担或参与的项目多次荣获全国、住建部和广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袁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袁昕院长长期坚守在城市规划研究、教学和实践的第一线。自1999年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毕业以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任清华同衡规划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历史文化保护及住区规划等领域的实践与研究。

2008年汶川地震,袁昕院长率领同衡团队,第一时间深入最危险的极重灾区开展调研及汶川灾后重建规划。在雅安、玉树等灾后重建工作中,积极带领同衡团队进行灾区家园重建,体现出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袁昕院长为专业激情投入、视野开阔,具有积极思辨的进取精神。辨明城市发展规律、重视落地实践,带领员工不断转型与创新。始终坚持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历史与未来和谐的规划理念,为积极推动规划行业向理性方向发展做出开拓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