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推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实施“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过去的五年,作为中国制造业一个转型样本城市,东莞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培育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依托智能制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东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型,取得显着成效。
如今,走进东莞的工厂,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少了,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装备多了;2014-2016年,我市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一条条崭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在各镇街的工厂拔地而起。
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 陈永刚:“从2012年到现在,东莞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从质量还是规模,还有引进的企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
在“机器换人”的带动下,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刚性需求推动了东莞智能装备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位于塘厦的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抓住新一轮技术改造,过去的五年,企业以每年30%速度在增长。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垂猛:“因为整个全球在做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那么我们东莞处在最前沿的敏感地带,东莞也是全球的制造中心,基于东莞还有一些优惠的手段和政策,也推动了我们装备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获得市场效益的回报。”
东莞以智能制造为“制造2025”的首发工程,不仅给予企业“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补助,还出台了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推广奖励办法,以及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为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人才、金融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
东莞市纳声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圣平:“任何一个地方,它没有东莞这样的制造环境,配套环境,包括政府的一些配套,松山湖一些配套,做一些引导,做一些支持,对设备厂家以及设备使用厂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自2014年9月至今年上半年,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一周前,位于松山湖的广东天机机器人有限公司召开新品发布会,吸引了国际机器人巨头安川电机社长小笠原浩为其站台。除了天机是长盈精密和安川电机的合资公司外,东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前景也是安川电机社长给予重视的重要原因。
广东天机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莫卓亚:“今年计划销售,因为我们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今年计划销售下半年是500台,明年是3000台。”
根据规划,东莞力争到2021年,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0%;同时,智能装备应用比例不断提升,国产机器人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莞产机器人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25%.
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 陈永刚:“这五年,东莞的机器换人,通过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现在保有量,按工人平均拥有的机器人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们东莞又是世界制造的高地,我们东莞的制造水平又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觉得这个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这两天,在东莞市乐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装备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抓紧检测有关设备。这批视觉检测设备已经被客户订购,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在另外一家智能工厂的车间,与其他智能设备一道,为东莞制造由大变强奏响持续向好的进行曲。
东莞市乐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成威:“我相信在十九大后,东莞智能制造发展又会有一个新的飞跃,我们企业也希望抓住这样的机遇,再上一个新台阶。”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