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规划部门乘城市建设处于低潮之机,对13年来北京规划与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比较系统地认识到:工业过分集中在市区,造成东郊工业区过挤,南郊过乱,西郊过大,给城市交通、职工生活带来诸多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作用房与生活用房比例失调;卫星镇摊子铺得过大、过散;市政建设投资过少,基础设施欠帐日趋严重。这些与规划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总结,使我们对城市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本来在三年困难时期过后,有条件开创一个城市建设的新局面,但是不久以后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总体规划被下令暂停执行,规划局被撤消,规划工作被搁置了起来。从1968~1971年有四年时间,北京建设在无规划指导下进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浪费,已经难以为继。
规划局的恢复和第三次总体规划修订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鉴于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虽然13年总结中论及的问题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都提出了对策,但未引起市委的重视,方案上报后北京市委未予讨论,被搁置了起来。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修订总体规划的工作重又提到日程上来。
注:节选自董光器先生发表于2006年《北京规划建设》中的《五十七年光辉历程——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一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