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上海2040总体规划将报国务院审批

2016-11-10 17:16 来源:东方网 作者:项颖知 詹顺婉

上海市14届人大常委会33次会议今天上午审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

按程序,“上海2040”总体规划在本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将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会上听取了送审稿(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说明和审议意见报告。2040年的上海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创新、人文、生态之城

《总体规划》从城市性质和城市愿景两个角度对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表述。

其中将上海的城市性质表述为,上海至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城市愿景是从反映市民意愿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目标进行描述,具体表述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卓越”既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也表明要进入全球城市第一梯队的目标。

城市规模:严控人口,建设用地负增长

《总体规划》提出,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并以2500万人左右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调控标准。

目前,上海建设用地总量已到“天花板”。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3145平方公里,远高于很多国际大都市20%-30%的水平。为此,《总体规划》提出了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目标,明确2040年本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与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3226平方公里相比,削减了26平方公里。

同时,强调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建设用地功能复合,建立空间留白机制,对规划的建设用地,也要预留重大事件、重大项目的用地选址,加强规划控制,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空间格局首提CAZ 虹桥川沙定位主城片区

空间格局是支撑城市发展和体现发展质量的关键,是空间资源配置策略和政策的平台。《总体规划》提出,要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格局。

促进与近沪地区协同发展

一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等战略,加强区域交通设施、生态环境、市政基础设施、文化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促进上海与近沪地区的协同发展。

虹桥、川沙、宝山、闵行定位主城片区

二是形成“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

其中,主城区,包括中心城和中心城周边虹桥、川沙、宝山、闵行4个主城片区。《总体规划》提出,要以强化生态安全、防止城市蔓延、促进组团发展为导向,对主城区进行空间优化。

新城,包括人口规模在50万人以上的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总体规划》提出,新城要按照大城市的标准,强化公共服务配套,承接全球城市的部分核心功能,培育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新市镇,包括核心镇、中心镇、一般镇等三种类型。《总体规划》强调,鼓励新市镇依托区位、交通、风貌和产业等优势,发展特色镇。

乡村,将重点保护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村庄,适度保留资源环境较好以及现状综合评价较高的村庄。

首提CAZ——比CBD更强调人的体验

三是打造由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其中,城市主中心,是一个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北外滩、杨浦滨江等区域的连绵地区,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与中央商务区(CBD)相比,中央活动区(CAZ)融合了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功能更加综合,更突出人的体验和活动。

城市副中心,是服务一定区域的公共活动中心,兼顾承载全球城市的功能。

地区中心,结合轨道交通站和枢纽进行设置,主要服务所在地区。

社区中心,围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进行设置。按照步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将社区打造成能满足居民的居住、学习、工作、健身、休闲等多重需求的基本城市空间。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依托城镇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总体规划》中,城镇圈是指在郊区由核心城镇与周边的集镇和乡村地区共同组成的区域,其大小以区域内交通出行30-40分钟可达为标准。

《总体规划》依托城镇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打破以行政层级配置公共资源的方式,在城镇圈内统筹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通过强化交通网络支撑,将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在交通枢纽附近,使区域内的居民都能便捷地获得服务,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

控制城市无序蔓延

五是建立“三大空间、四条红线”的空间分区管制体系。要在全市域统筹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建立由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构成的“四线”管控体系。这是加强空间管控的一项新举措。目的是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

浦东虹桥洋山打造枢纽 轨交覆盖新市镇

对综合交通体系,《总体规划》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提升国际枢纽功能,完善区域、城市枢纽体系。

重点提升浦东枢纽、虹桥枢纽和洋山枢纽成为国际级、国家级枢纽。

完善位于沪宁、沪杭、沿江等交通廊道上的上海、上海南和外高桥等3个区域级枢纽。

依托城际铁路、市域轨道快线等交通线路,结合市域空间优化,设置上海西、徐行等19个城市级客运与货运枢纽。

二是强化综合运输廊道建设,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重点提升沪宁、沪杭、沿江、沪通、沪湖、沿湾、沪甬等7条区域综合运输走廊的服务能级与效率。

三是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一网多模式的轨道交通网络。

到2040年,形成由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四是适应绿色交通要求和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优化慢行交通和城市物流格局。提高非机动车通行网络的连续性,完善安全通达的骑行网络和舒适便捷的步行活动区域,建设更多的“B+R”(自行车+换乘)设施。

黄浦江苏州河沿线建文化集聚区 都市与水乡辉映

关于城市文化品质,《总体规划》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建设高品质文化设施。完善文化设施布局,推进黄浦江两岸、苏州河沿线、环人民广场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建设。

到2040年,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不少于2个、大中型图书馆不少于5个、演出场馆不少于3个、美术馆或画廊不少于8个——分别相当于现状的4倍、5倍、6倍、4倍。

二是加强历史风貌保护。目前全市划定了4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总面积有41平方公里,确定了5批共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今后还要增加。《总体规划》提出,要更加重视对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三是塑造国际大都市与江南水乡交相辉映的风貌特色。

加强总体城市设计,保护自然山水,形成“拥江面海、枕湖依岛、河网交织、林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加强城市门户和景观节点设计,塑造滨水见绿、开敞有序的城市空间轴线和景观廊道。

上海开埠后形成了公共建筑街坊、石库门街坊、花园住宅三种典型的城市肌理,要延续传统街坊格局和空间肌理,形成小尺度、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肌理。

PM2.5降到20 看齐发达国家大都市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是《总体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必须对标全球城市,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具体任务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全面降低碳排放,实现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到2040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15%以上。

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海平面上升,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使城市更有韧性。

二是建设四大生态区域。即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环淀山湖水乡古镇生态区、杭州湾沿岸生态湾区,保护好近海湿地地区。

三是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

“双环”为中心城周边的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其主要功能是遏制主城区的进一步蔓延。“九廊”为郊区沿主要河道布局的9条生态廊道,是城市的生态骨架。“十区”为郊区的10片生态保育区,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基底。到204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总体规划》提出,推进“通江达海”的蓝网绿道建设,建成226条水绿交融的滨水活动空间,结合“双环、九廊”等生态空间设置骑行、步行健身道,建成2000公里以上的慢行健身骨干绿道。

四是强化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和固体废弃物治理。到2040年,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的水平。

实现城乡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提高水系的连通率,全市的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5%。水(环境)功能区2030年实现100%达标。

结合工业用地减量化和城市更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形成静脉产业链,固废分类收集率达到100%,在2030年以前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如何看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