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人民日报:用精准规划治疗“造城病”

2015-11-03 10: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洪兴

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精准”就是要找到新城建设中的最优路径

近期去西部某地新城调研,有两个突出感受。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让人感叹;另一方面却是担忧,铺开的摊子那么大,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判断。城镇化的确蕴含着巨大机遇,有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综合试点范围扩大、各种新城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确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不过现实中,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的“造城病”也一直没有根绝。几年前还是荒地,如今路网交织、高楼林立,使用率却不高;刚修的高速路太远,再投资建一条直达的;用商铺改造民居,用耕地置换建设空间;商业开发规模大,消费吸引半径小……最近,有学者不无担忧地表示,省会城市平均规划4.6个新城(区),地级市约1.5个,可容纳人口达34亿,显然超出现实需求。

既要充分挖掘新城建设的潜力,又要防止“造空城”“急冒进”,这可能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平衡的两端。当城、镇、村的“一体化”成为发展主题时,并不是越大越好、越快越好,发展的精准和效益才更重要。

新城精准化建设,“以人为核心”应该是根本前提。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以人为核心”。人,尤其是农民的持久致富、全面发展,才是根本要义。有些地方路修宽了、楼建好了、地置换了,农民拿着补贴、领着低保、住着小楼,营生问题却没有解决,甚至还滋生闲下来后赌博等恶习。建新城,还得培育新农民。在不少地区,围绕村民的需求,为当地发展汇集资金、培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进行创业扶持,为农村文化建设创造条件、打造精神家园,这些尝试,都是好做法。

从方法论上看,“科学调研、周密设计”的规划是个重点。规划科不科学、细不细致,一是关乎长远建设和城市统筹,二是牵涉建设成本和财政压力。一纸规划固然无法精确到包揽一切,但没有一个科学且精准的规划指导,就只能打乱仗了。就像有地方“舍新路、再修路”,看上去“霸气”,背后却是规划疏忽造成的浪费。河南郑州的郑东新区,几年建设中“当年的规划一点都没有走样”,对规划的精准要求和精准实施,值得学习。

特别应该说的是,精准化的新城建设,需要法治来保驾护航。改旧城、扩新城,不是一两天的事,论证、规划、建设的周期长,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些地方城建步伐很快,可老百姓总觉得城市常“改头换面”,因为上任领导走了,接任领导只需“一句话”就可重来。如广西柳州拆柳宗元铜像、云南河口近3亿元建“文化长廊”,又花3亿元拆除……来去匆匆的“短命规划”屡见不鲜。其实,城乡规划法有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可见,新城建设也要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能让“一个领导一张图”的情况继续。

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精准”就是要找到新城建设中的最优路径。城市是个生命体,当人群聚集、建设火热时,量大体胖不意味质量过硬,其建设发展的成本是否最低、效益是否最大、人居是否最佳则更重要。如今,步子迈开了,摊子铺开了,正该思量一下——路子走准了吗?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如何看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