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北京晨报:治理城市病 要吃药更要健身

2015-09-08 10:47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蔡辉

问题关键,在于正视“城市病”治理的艰难,不能幻想着找一种灵丹妙药,将其彻底根治,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又是一年9月到,按往年经验,北京城的交通与治污将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9月将有8个重点工作日高峰交通指数或破9,这可能给大气环境治理也带来较大压力。

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并非新话题,如何彻底解决它,是全球性难题,尚无完美解决方案。据英国赛思达公司对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状况分析,堵塞给经济增长造成损失约占GDP 2%,汽车空气污染损失约占0.4%,转移到其他地区的汽车空气污染代价约占1—10%。

问题关键,出在现代城市上。

现代社会将人口、工业、交通、资金、基础设施等高度集中起来,以实现更快速的交流、更高效的能源使用、更密集的创造力激发等,由此形成规模效益,所以现代人能享受到比祖先富裕无数倍、便利无数倍的生活。

但,城市化也有代价,在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现代化大都市都存在着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让人头痛的是,“城市病”是城市化内生的问题,不改变城市化,就无法从根本上突破困境。

“二战”后,西方一些国家曾出现过“逆城市化运动”,但事实证明此路不通,把家安在郊区,仅取暖一项,消耗能源即为居住在城市的数倍,更别说交通、垃圾处理等造成的浪费了。

在美国,在大都市核心区工作的工人收入要多出30%,生产效率高出50%。在印度,城市人口每增长10%,人均产值就会增长30%,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口的4倍。城市化不仅创造出更多财富,还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能因为有“城市病”,我们就因噎废食。

问题关键,在于正视“城市病”治理的艰难,不能整天幻想着找一种灵丹妙药,将其彻底根治,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只要了解系统论常识,就会明白:哪怕将城市完全拆成道路,拥堵依然会发生,空气质量依然会下降。

既然问题来自系统本身,我们就要改变简单的、对抗性的思路,选择与它和谐共存,争取最优结果。这就像一个人得了高血压,吃药只能解一时之急,想长治久安,就得不怕受累、迈开双腿,主动去健身。

如果,更多城市人选择公交出行;如果,更多私家车主选择拼车;如果,更多人们参与治污;如果,更多市民追求绿色生活……那么,情况必然会有极大改善。城市再大,也是一个个小我组成的,如果大家都不怕麻烦、肯担责任,这就像每个细胞都健康、有活力一样,就算得了高血压,也不必太害怕。

大家都消极,困难就是每个人的,而大家都积极,方便也将属于每个人。既然如此,携起手来、积极应对,就是最有效、最聪明的解决方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