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兰州市 “四版规划”大手笔治理“城市病”

2015-08-12 09:5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1954年,41岁的任震英主持编制了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出日后数十年的兰州城市发展的蓝图,也成为了国家建委批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我们要把兰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位毕生致力兰州城市建设的规划大师说。

6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中国从当时的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兰州也由那座主城区仅有15.75平方公里的小城,成长为坐拥400万人口的中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2015年7月,兰州市第四版总体规划正式通过“国检”,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于是,这座号称黄河之都的美丽城市,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潮头浪尖。

规划先行中心“抽疏”为城区解压

自建国初期的第一版至现行的第四版,兰州城市总体规划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其中第一版是“分区布局、组团发展”,第二版是“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第三版是“一河两城、均衡发展”,第四版则是“一河两岸三心七组团、双城五带多点”。

对兰州未来的发展前景而言,第四版总体规划无疑出现了质的飞跃。前三版规划所划定的主城区,均在沿河两岸的盆地中,城市发展受限南北两山的约束。而第四版的最大亮点就是双城结构,第一次把城市发展的脚步迈出了盆地河谷。

“双城五带多点”的城市空间布局,将兰州新区直接和兰州中心城区并称为“双城”,作为副城的兰州新区,释放了南北两山对城市发展的束缚。同时,四版规划还明确要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7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50平方公里以内。

事实上,无论是打造“副城”兰州新区,还是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其目的都是对城市空间及功能进行更加精准的布局。长久以来,不少人总是习惯性的认为,一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与其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建筑密度成正比。但现实中,这个数字却绝非越大越好。

近年来,随着兰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人口也在快速膨胀。如今,兰州中心城区人口及城市功能高度密集,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但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拥堵、建筑密度过大、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也正在日益显现。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兰州市实有人口37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21万,流动人口近52万。城市规划区范围221平方公里内,建设用地面积为157平方公里,而城区人口达240多万。城区人口密度已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核心区人口密度已突破4万人/平方公里。

目前,兰州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不仅远超西安、银川等西部省会城市,也明显超过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北京平均人口密度为0.14万人/平方公里,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2万人/平方公里;上海平均密度为0.36万人/平方公里,密度最高的虹口区为3.6万人/平方公里。

兰州中心城区人多、楼密、车挤,城市功能过度聚集。但与此同时,远郊三县一区的人口密度却很小:按户籍人口计算,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276人、94人、136人、73人,三县一区人口平均密度仅为109人/平方公里。

城市多年来的发展,使兰州中心城区在人口、交通、设施、环境等方面都呈现饱和状态,而与此同时,其他县区却普遍存在城镇规模较小、城市功能也较为单一的情况。这种现状,直接成为了制约兰州城市发展的瓶颈。

要想有效疏导中心城区密度,就必须从规划层面对城市空间及功能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位,引导人口和产业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所以,着眼于此的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必将对未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今,四版规划的期限已然近半。而在这段时间里,兰州市早已开始着手城市的扩张和疏解,包括大规模开发建设兰州新区,建设小城镇,建设轨道交通和南北环城立体交通,工业企业和批发市场出城入园等等,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2014年3月,我市出台《兰州市疏解中心城区密度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意见》,结合四版规划,提出了中心城区“抽疏”战略,明确要求“双增双减”,即增加城市绿地、增加公共空间,减少建筑容量、减少人口密度的要求。通过规划引导,逐步降低中心城区密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疏解城市交通,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

随着四版规划的逐步实施,作为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兰州的规划面积扩大了,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也面临更深层次的调整。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区密度的疏解,城市的生活环境将明显提升,而区域功能的精准定位,也让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

规划以人为本。无论是强调城市功能的定位,还是产业的集聚发展,四版规划更多注重的是市民幸福感的提升。如今,随着兰州市第四版总体规划正式通过“国检”,上升至国家层面,四版规划构建的美好蓝图也正在逐步实现。在精准的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战略下,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兰州,正在大步迈向美好的未来。

规划亮点城市功能及空间布局

●城市功能布局:“一河两岸三心七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河两岸”是指依托黄河形成城市主要的景观、人文、活动轴线。“三心”即城关中心区、安宁—七里河中心区和西固中心区。“七组团”即盐场—九州组团、和平组团、金来组团、定连组团、彭家坪组团、河口南组团、沙九组团。

●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0.90平方米。划定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741平方公里,兰州新区、其他县城、外围独立组团、各乡镇开发边界按照规划要求,在各自总体规划中划定。

●人口和居住用地:2020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500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75万人以内。2020年,兰州市规划居住用地7217.9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8.87%,人均居住用地26.25平方米。结合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划分为9个居住片区。

●各区功能定位:城关中心区为传统商业和商贸中心、旅游文化中心、高新技术研发服务和总部基地、省级行政办公中心;安宁—七里河中心区为区域商业金融、会展、文化体育中心,市级行政办公中心;西固中心区为工业博览旅游和文化创意中心、石化产业研发设计、教育培训以及总部基地和民族特色产品集散中心;盐场—九州组团功能为居住和旅游休闲服务;和平组团为商贸物流、高等职业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居住;金来组团为钢铁产业;定连组团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和居住;彭家坪组团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居住。

●空间拓展战略: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石化产业)向兰州新区转移。调整功能布局,加快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加快兰州新区的发展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空间开发和新区建设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充分考虑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开发范围和开发强度,保护已有生态治理成果和生态环境。

多策并举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近年来,我市正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疏解城市中心区人口,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刘鹏堂说,我市着手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编制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疏解规划,制定老城区人口及产业疏解政策,促使老城区人口及产业逐步向兰州新区和城市发展区域转移。

与此同时,实施老城区工业企业“出城入园”,老城区企业逐步向兰州新区及各类产业园区实施搬迁改造,疏散老城区产能,带动老城区人口疏解,向兰州新区及各类开发区疏散人口,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等问题。充分利用“出城入园”企业原址用地规划完善学校、医院、公共绿地、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善老城区公共服务,改善老城区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各类建设,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用地建设容量,确保各类建设项目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50平方公里以内进行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75万人以内的规划目标。促进中心城区和兰州新区协调发展,有序疏解人口和城市功能。根据兰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四版规划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安排,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记者颜晨实习生李智婷本版均为资料照片

专家解读

破解城市发展中的难题

“对于正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的兰州来说,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不足、交通拥堵、生态环境压力大等大城市病,已成为急需突破的瓶颈。四版规划提出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正是从调整城市功能着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减少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以此来破解这个城市快速发展中普遍出现的难题。”兰州市城乡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贾云鸿说。

那么,应该如何通过规划引导,逐步降低中心城区密度?针对这个问题,贾云鸿表示,四版规划提出控制兰州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其中,城关中心区重点疏解人口,降低居住密度,增加公共开敞空间,推进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安宁-七里河中心区、西固中心区通过城中村改造、工业搬迁用地置换等方式发展高品质居住区;北部低丘缓坡地区结合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适度发展中低密度居住区;外围组团居住用地结合产业紧凑布局,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人口转移。

“四版规划提出2020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500万人,而目前的市域总人口不到400万。也就是说,全市的总人口是增加的。而需要控制人口密度的,是早已严重‘超载’的中心城区。”贾云鸿说,一块面积固定的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及建筑是有上限的。如果中心城区密度过大,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道路交通压力、生态环境压力、公共资源压力等。因此,必须把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