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人口增量全国第二,这个西部城市怎么做到的?

2024-05-20 10:28 来源:央视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

随着又一个城市的人口数据公布,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情况再次发生变化。

5月14日,贵阳统计局发布了《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40.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25万人,增长2.9%。

从全国来看,贵阳的人口增量仅次于合肥,位列全国第二。2023年合肥增加了21.9万人,排名第三的郑州增加了18万人,之后依次是杭州(14.6万)、成都(13.5万)、深圳(12.8万)、上海(11.6万)等城市。

574e9258d109b3de420d06922488658f810a4c64.jpeg

作为经济和人口总量都并不算太突出的内陆省会城市,贵阳的这一表现令不少人感到意外,颇有“黑马”气质。这样的贵阳,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01 贵阳,年轻的城市

其实,与前些年一些人口大城动辄每年数十万的人口增量相比,贵阳常住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并不算很拔尖。比如,到2023年末,贵阳的常住人口也仅有600多万,这在千万人口城市已遍地开花的今天,只能算是比较“普通”。甚至,即便在贵州省内,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常住人口规模也仍低于毕节和遵义,只能“屈居”第三。

但是,在全国总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大背景下,贵阳的人口增势贵在持续和稳定。目前,贵阳常住人口已连续44年保持正增长,并且连续三年人口净增量达到10万人以上。2023年增长2.9%,增幅超全国3个百分点。

之所以如此稳定,不得不提贵阳人口的一个重要特点——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出生率相对较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为79.6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4个百分点。在全国主要重点城市中,贵阳属于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的城市之一。前些年,贵阳还获得“最年轻城市”称号。

这种人口年龄结构优势,直接反馈到了出生率上。以2022年为例,贵阳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7‰,比全国高了接近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4.6‰。可以说,贵阳的常住人口能够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自然增长功不可没。这也表明,在人口加速老龄化和负增长的大背景下,贵阳的人口结构红利仍在。

事实上,这也是整个贵州省的优势。2023年贵州省出生人口41.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高于全国4个千分点以上。受益于此,2023年贵州省常住人口增加9万,成为中西部地区仅有的三个保持常住人口增长的省份之一。

02 “三大亮点”的吸引力

当然,贵阳常住人口增长,也离不开人口机械增长的贡献,即保持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和大部分城市一样,在近些年越来越激烈的人口竞争中,贵阳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抢人”政策。如贵阳是全国较早实行“零门槛”落户的省会城市,突出“三最”特点:落户政策最宽松、落户流程最方便、落户时限最快捷。

同时,还推出“强人才”计划,聚焦高校毕业生、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依托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人博会“绿色通道”、编制外引才、柔性引才等,拓宽引才聚才渠道。如发放“筑才卡”24万余张,给予企业引才补贴和各类人才津补贴,人才数量连续三年增长11万人以上。

不过,一座城市要吸引外来人口,“抢人”政策的发力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要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方面,贵阳有几个突出的亮点,为持续构建人口吸引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公开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贵阳地区生产总值从1121.82亿元增加到4311.65亿元,增幅达到284.3%,在全国主要城市GDP增幅排名中位列第一。

虽然说,这种高增速,与贵阳本身的经济底子较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伴随的高投资有关,但一座城市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为增强人口承载力、吸纳更多人口提供根本支撑。

二是,产业升级有特点。作为内陆地区且非头部的省会城市,贵阳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于2013年就开始敏锐地布局大数据产业。经过十年努力,如今大数据产业已成为贵阳乃至贵州的一张引人注目的名片。近年来,贵阳还加快提升通算、智算、超算规模,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指标是,2023年,贵阳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

大数据产业的成功布局,不仅抓住了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风口,为更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树立了新的城市形象、讲出了新的城市故事,在重塑城市文化、增强开放活力等多方面都带来积极助力。这种产业升级的路径,跳出了既有的区位、产业基础限制,在内陆地区堪称是独树一帜,也自然为吸引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增添了重要砝码。

三是,抓住了“网红城市”红利。近年来,互联网流量效应下,各色“网红城市”层出不穷,而贵阳凭借富集的文旅自然资源、突出的气候优势、有特色的民俗风情等特点,成为保持“长红”的“网红城市”之一,在全国的能见度和存在感不断增强。如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贵阳位居全国热度城市前十。而流量效应的加持,不仅是为城市聚拢了人气,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吸引更多人口奠定了基础。

03 为什么说贵阳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在根本上说,贵阳人口规模以一种较稳定的节奏不断壮大,是与整座城市方方面面综合表现的提升相辅相成的。比如,2023年,贵阳常住人口创新高的同时,经济总量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站上5000亿新台阶。

并且,如贵阳人口结构的“年轻态”所示,这座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依然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有着仍待释放的“后发优势”。

一是,它的常住人口仍不到700万,并且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GDP占全省比重)也只有25%左右,在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在各方面为贵阳的发展壮大,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根据《贵阳市“十四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下称《规划》),预计到2025年末,贵阳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7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2023年与该目标相比,仍有约70万人的差距。

不过该《规划》也提到,贵阳延续人口增长的压力较大。“虽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率出现了短期回升,但受经济、家庭、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生育回升持续性不强。”

贵阳计划到2035年,人口达到800万至1000万人,建成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与目前相比还有160万至360万人的差距。如要实现该目标,平均每年新增人口要达到13万以上。

当然,与一些在各方面都更强的头部城市相比,贵阳的综合能级依然有待提升。并且,在城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的另一面,城市的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能力、产业实力等也在遭遇更大的考验。同时,还需要处理好过去高增长所遗留的一些问题。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董亚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