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2020城市规划新技术专题会> 正文

龙瀛:泛智慧城市技术提升抗疫期间城市韧性

2020-04-21 11:24 来源:iCity WUPEN

龙瀛 清华大学研究员

本次报告的主题是泛智慧城市技术提升抗疫情期间城市韧性,在《城市规划》最新一期中龙瀛教授发表了一篇短文,展示了8个方面的智慧化技术手段,在中国城市抗疫过程中的一些表现,核心内容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所产生的新兴技术手段。与03年非典时期相比,技术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抗疫过程中科技是最核心的内容,与诸位讨论的就是从科技视角的一些个人观察。

近期搜集了两百多项新兴智慧化技术,研究它们在此次抗疫中的表现和应用。同时又把这些技术归纳为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建造等十大方面。

1.大数据 Big Data

大数据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应用。归纳为四类:

(1)病毒扩散过程的可视化

(2)病毒扩散的分析和预测

(3)大数据监控并辅助决策

(4)公众意见、舆情分析

2.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量的数据运用传统算法分析是非常低效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天作之合,可以说AI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主要有:

(1)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算法改善分析和预测的准确度

(2)人工智能的外呼服务

(3)人工智能支持制药开发、病毒开发,支持RNA结构分析

(4)自助询诊

(5)医学图片智能识别

(6)文本的OCR识别

(7)无接触的测温识别

3.移动互联网 Mobile Internet

与SARS时期相比,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的城市更有韧性。因为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我们也可以点外卖、在线开会、在线教学,现在很多人居家办公、远程沟通,这都源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同时现在还有很多在线娱乐也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支持,如很多人在祖国各地不同的房间里实现在线K歌功能。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支持衣食住,提高了城市韧性。对医学工作者来说,移动互联网对远程问诊也有巨大的支持作用。

4.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虽然看不到,但它是很多技术例如AI的重要支撑,有效提高算力和存储空间。无论AI还是大数据都非常需要云计算,因为大数据需要存储,AI需要算力。疫情期间产生了大量的视频会议和在线教学的需求,所以云存储、云计算纷纷有很多扩容的服务。云计算另一方面的好处是云存储,云计算还能够助力包括医药物流在内的物流服务,甚至还支持大量的视频美颜功能等等。

5.物联网IoT

这次疫情中物联网也有一些应用,比如穿戴式设备、传感器等。物流中使用传感器能够追踪监测医疗资源的调度,在方舱医院中应用了RFID技术使医院更智慧化,还有智能防疫看护,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就可以让空间和人可以追溯、跟踪、更容易的定位,可以更好的智慧化。

此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有很多,4G服务以及众多APP支撑了我们个人在家的日常生活,支撑了很多公司运行、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医疗的在线服务。

如果还有下一次,比如再过十年某个公共事件的发生让城市无法处于正常状况,那我认为遍布的传感器的应用会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支持衣食住,提高了城市韧性。对医学工作者来说,移动互联网对远程问诊也有巨大的支持作用。

6. 机器人Robots

防疫需要减少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而机器人的特点是让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变成机器与人的接触。比如隔离宾馆用机器人送饭、在医院里面机器人穿梭送药,还有一些用来做消毒工作的机器人、无人超市,或是用无人机来驱赶聚集的人群。

7.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智能化技术支持了大量的远程巡查如远程医疗和问诊。VR、AR技术还可以在家中为我们提供娱乐方式以及一些情景化健身活动。还有布达拉宫等博物馆开放在线博物馆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到远方场景,甚至越来越多的汽车销售、地产销售中都使用VR技术。

8. 智能建造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智能建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在软件方面现在有BIM来支持更快、更准确、更有效的建造过程。BIM应用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提供了很多支撑的作用。

在硬件方面也就是智能建造方面有很多应用,例如模块化施工、装配式等。模块化打包箱式防火应用使建造的过程更准确、更有效率、更快速。

智能建造在特殊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确实会产生很多应用,所以我特意把智能建造作为一项智能技术来讲,虽然它没有那么通用,但是它和我们专业还是非常相关的。

9.区块链Blockchain

总体来说,区块链使数据、交易、涉及隐私的信息变得更加安全,还使数据的应用变得更可信。例如各地CDC数据的防疫链中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还可以整合各方的资源提高数据的效率,所以在防疫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还是有很多应用的。

10. 共享经济 Sharing Economy

这个时代的共享和原来的共享是不同的,比如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等。滴滴在疫情中也做了很多贡献,他们为医疗服务人员定制的车辆也是一种共享模式。还有技术共享,中国这次抗疫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大量数据在互联网上有一些都是共享的,这些都对其他国家的抗疫有很多帮助,真正做到了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这个时代的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结论

此次抗疫过程让我个人反思很多,特别是相比非典时期,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技术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弹性,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基本保障?当我们足不出户不能享受我们城市的公共服务、不能享受我们的自然空间的时候怎么办?现在我们有了一些替代方案,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VR等智慧化技术手段深刻的改善了城市的韧性,尤其是对于政府管理、医护人员,公司企业和老百姓个人。政府做了很多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设,编制纲要、顶层设计以及智慧终台,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我相信它们产生了很多作用。

为什么以“泛智慧城市技术”为题,因为很多内容不局限于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的,还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等等所做的努力,其实很多项目都来自于这些企业,所以今天提到的并不局限于政府做的智慧城市。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颠覆性的技术,技术趋势是势不可挡的。面对当下局面,城市规划学科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来适应?在我看来这些技术是新型的、颠覆性的,并会对城市、对公共卫生和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实验室对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城市空间,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感兴趣。也隐约地感觉到一个时代的到来或者说新的城市的到来。实验室做了很多用传统数据研究经典城市,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我们城市空间和个人的研究。如今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的变化、城市里新鲜的事物在空间上的投影,还有在各种颠覆性技术作用下的新的城市空间的模式和新的个人日常生活的模式。

——龙瀛

*文字稿已经专家本人审阅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