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2018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十大关键词

2018-03-05 08:5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积极谋划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着新时代的新气象。

小编通过对31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梳理,一窥2018年中国城市建设工作重点。

十大关键词

梳理2018年31份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得到的十大关键词为: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城市群、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多规合一。

2018年31份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键词出现省份数

2017年31份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键词出现省份数

去年此时,小编梳理2017年31份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得到的十大关键词为:基础设施、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综合管廊、特色小镇、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宜居、多规合一。

点击地图查看2018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一:乡村振兴

焦点:农村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  厕所革命  生活垃圾  四好农村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观31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各地方政府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在制度改革方面,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落实并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在乡村规划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编制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根据不同地区和乡村的个性特色,注重保护乡村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做好重要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形成特色风貌。

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电网、供水、网络等建设;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连续3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作出部署。

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安全饮水、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相关文章:

重磅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乡村振兴怎么干?

如何理解“城乡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听学会专家怎么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加强规划引导,不搞“一刀切”

文章精选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围绕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

关键词二:一带一路

焦点:开放合作 互联互通 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2014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两个区域发展战略并重,2015年完成顶层规划设计,2016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已成为我们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73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43045亿元,增长12.1%;进口30700亿元,增长26.8%。进入2018年,31省市自治区都对2018年走好“一带一路”进行了部署,更注重落地实施与地方特色。

河北、湖北、湖南、江西等内陆省拥有深厚的制造产业基础,纷纷提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青海亦提出支持盐湖钾肥等重点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为了国际产业园区能够实现内外联动、抱团出海的目标,福建、江苏、山东、四川、陕西根据自身区位特点,提出推进国际产业园区建设的工作目标。

此外,利用区域资源进行“一带一路”合作是沿海、沿边省市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明显特点。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广西与东盟接壤,新疆与中亚各国接壤,因此,这些地方都根据地理优势,制定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方向。

相关文章:

樊杰:新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应发挥引领性作用

樊杰:“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发展格局的影响及内陆对外通道体系建设策略

唐伯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孟中印缅交通走廊

关键词三:基础设施

焦点: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高铁建设 机场建设

历来年,重大区域战略规划,重点都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区域的优势资源做强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每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着力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也自然成为2018年各省的重要任务。

如,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方面,各地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建成布局完善、互联互通、绿色智能、耐久可靠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如开工建设石衡高速、杭州西站、渝湘高铁、重庆东站、湘西、郴州机场等。22省市区积极推进省内外及国际航线建设,将机场建设作为标志性工程,其中,广东省加快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四川省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将其作为奠定本省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重大标志性工程。

当前,陕西、山西、浙江、广东、河南、福建、新疆、湖南、四川、安徽、江西、辽宁、青海、湖北、河北、重庆16个省份公布了2018基建投资计划,总投资近2万亿元。其中广东、浙江、新疆、四川、湖南等地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均超过千亿元。

相关文章:

案例聚焦|高政:翔安新机场片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与思考

工程规划|戴慎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研究

新鲜出炉!《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17)公共版》发布

关键词四:生态文明

焦点: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河(湖)长制

生态文明一直是全国及地方两会中的高频热词,在2018年各地方政府报告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仍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有12份地方政府报告中提出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实行终身追责,实行司法和行政良性互动的生态保护机制,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和长效机制。自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到2017年10月,全国审计部门共实施审计试点项目827个,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1210人。从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从今年起,这项“绿色审计”制度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12份地方政府报告中提出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预计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后,一个全新的机构有望亮相,这不仅是此轮机构改革的一大创新和亮点,更是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同时,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生态文明”两次写入将要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法治模式和中国特色环保策略,步入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相关文章:

陈小卉:以低碳生态规划观引导宜居城市建设

观点丨郊野公园是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年会报告丨何流:基于底线思维的空间管控策略研究

年会精选丨学术对话:“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关键词五:区域协调发展

焦点:城乡统筹、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对长期以来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目标:“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有: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的重要途径,所以“区域协调发展”相应地成为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改委出台指导意见,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方向

长三角进入制度合作阶段,需要一个怎样的区域协调机制?

关键词六:城镇化

焦点: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城镇化率、城镇化质量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是关键,目前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

在提高人口城镇化率方面,海南等地提出深化行政区划研究,主要以服务人口而不是行政区划来配置公共资源;江苏等地提出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推动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挂钩的机制,从而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在提升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方面,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慢行系统,加快治理交通拥堵、内涝等“城市病”,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提高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在特色小城镇方面,各地加快小城镇体制创新,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布局建设。例如河北提出“稳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5%左右”,河南提出“加快小城镇体制创新,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布局建设”。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也成为了相应的重点。

相关文章:

回眸2017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向纵深推进

这五年,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中国新型城镇化 大国·大局·大势

关键词七:城市群

焦点:中心城市、城镇体系规划、一体化发展、湾区

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十九大报告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部分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城市群的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规划、一体化发展等概念紧密联系。例如,陕西提出“以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推进‘大西安’建设”;四川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城市群铁路公交化改造运营等项目建设”。

此外,“湾区”成为了城市群中的热点词汇。例如广东提出“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浙江提出“抓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开局”。此外,多地提出融入湾区建设,如海南提出“积极参与泛珠合作、北部湾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湖南提出“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文章:

城市群发展今年再提速,你在哪个“群”?

14城市进入GDP万亿俱乐部,引领城市群崛起

城市群如何协同治理,专家论道恰逢其时

关键词八:中心城市

焦点:国家中心城市、核心、都市区、首位度

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它通过和区域的互动作用,实现各种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带动城市—区域共同体的发展。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

在2018年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一大焦点。例如湖北提出“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建国家级长江新区”、山东提出“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支持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河南提出“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郑汴、郑许一体化和郑新、郑焦深度融合,加快大都市区建设”。

此外,多地政府还提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支撑,积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例如云南提出加快形成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县城和特色小镇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相关文章:

理论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与珠三角城镇群规划之惑

西安成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上线!

郑州将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里是具体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九:总体规划

焦点:2035、修编、实施、考核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解决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问题,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势在必行。2017年12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改革,全面开展规划期至2035年的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建设“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考核评估体系。

2017年,北京、上海的新一版总体规划获批,为规划期至2035年的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拉开了序幕。2018年,包括山西、河北、河南、重庆在内的多个省份/直辖市提出全面启动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实施和考核方面,北京提出创新规划实施体制机制、抓好规划实施重点任务落地,“以第三方评估方式实施年度城市体检,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问责,坚决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上海提出“要把到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奋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关文章:

“政策建议”专栏丨让城市总体规划更有用

年会报告丨叶裕民:城市治理体系与规划变革

年终盘点丨我们梳理了2017年国家批复的42个城市总体规划发现……

关键词十:多规合一

焦点:城市品质、精细化管理、资源优化配置、试点

“十三五”期间,“多规合一”和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是核心内容之一。所谓“多规合一”,就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类空间规划”之间在规划目标、规划区范围、规划期限、基础数据和标准的相互“融合”。

在2018年的各地政府报告中,“多规合一”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包括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12个省份提及。“多规合一”涉及国土、环保、城建等多个部门,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紧密联系,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多规合一的试点工作也在各个层面展开。例如北京提出深入开展城市设计导则、标准和政策规范研究制定工作,实现多规合一、全域管控;浙江提出高水平编制“多规合一”大湾区规划,推动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和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 广东提出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强化城乡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

论文 | 基于多规融合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框架构建

2017区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新技术专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