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东莞-东莞形象-现代生态都市 > 正文

东莞将打造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2017-10-16 15:46 来源:人民网 作者:冯欢

东莞新一轮城市总规纲要顺利通过部、省联审,设定了未来十五年的城市发展目标

打造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未来15年,东莞将被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制造业名城和现代生态都市,这也就意味着,东莞将从现在的“世界工厂”变成美丽的“家园城市”.

记者昨日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2015年3月12日至14日,《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纲要通过了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部省联合审查会,东莞新一轮城市总规距离正式实施的日子又近了一些。

目标:

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由国家住建部、广东省住建厅的官员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经过认真审议,原则同意通过了《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纲要。

而刚刚通过审查的总规纲要成果重点研究解决了诸多东莞城市发展中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如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人口规模、空间结构、区域协调、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等内容。

未来15年,新一轮总规纲要为东莞设定了“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未来,东莞将坚持产业立市和生态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东莞制造城市品牌,独特的区位、产业、配套优势,以及自然山水生态资源,通过发展理念的转变,着力促进城镇空间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品质,实现由“世界工厂”到“家园城市”的转变。

土地:

年用地规模与2020年基本一致

东莞用地十分紧缺,所以总规纲要为东莞未来15年的用地建设规模设定了“严守生态底线,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目标。

未来东莞将对珍贵的自然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的管控,以生态安全格局倒逼城市规模,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基本一致,实现建设规模从“微增长”到“零增长”.全市开发强度控制在50%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70%以内。全市生态控制线范围达到50%以上,并实行分级管制,缝合组团间的生态屏障,逐步清退生态屏障内现有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开发项目,落实“三区四线”,实行刚性控制。

格局:

未来东莞将呈现一中心四组团

总规纲要透露,未来东莞这座城市的空间格局将实施分区统筹,引导资源要素高效整合。实施“分区统筹”策略,以经济区统筹打破行政区藩篱,引导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统筹格局。

实施“对接湾区、联系广深”策略,以大组团对接区域发展,加快打造深莞惠、穗莞等合作平台,强化沿海地区与广州南沙、深圳西部空港的湾区战略对接促进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与合作共享,主动对接区域轨道交通网络。

而在城市更新方面,总规纲要坚持规划先行、成片改造、完善功能。坚持“规划先行、成片改造、完善功能”的工作原则和“公共优先、产业优先、民生优先”的价值导向,有序集中推进城市更新,形成与产业转型、功能升级、空间提质相适应的土地二次开发。

交通:

有轨电车开进市区松山湖长安虎门

新一轮总规纲要再次为东莞明确“公交先行”的理念,强化对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的刚性控制。

未来,东莞将以“公交城市”为目标,构建一个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现代有轨电车等大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微循环公交、公共自行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

其中,有轨电车这个在东莞还属新鲜事物的公共交通,今后将不仅仅在市区铺设和运行,而且还将开进松山湖、长安、虎门等地。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杰:近三成镇街的建设用地都在超前透支

“三旧”改造是今后用地的主战场和主来源

东莞的建设用地有多紧缺?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杰在13日举行的市国土资源系统“法制推进年”活动动员大会表示,近三成镇街的建设用地都在超前透支。“三旧”改造是2015年乃至后续多年建设用地的主战场和主来源。

瓶颈:近三成镇街建设用地规模已突破2020年规划数量

大家都知道东莞用地紧缺,但到底有多紧缺?刘杰透露了这样一个现状:东莞的土地利用受规模的限制将越来越突出,近三分之一的镇街建设用地规模已突破2020年规划数量。

这就意味着,近三成镇街的建设用地都在超前透支。与此同时,一些区域、镇街、园区内部有地没项目、有项目没地用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三旧”改造推进缓慢未有实质性进展,一些项目打着科研用地、文化用地、物流园等旗号,利用地方转型升级之迫切,跑马圈地甚至囤地,变相搞商业商品房开发。

面对这种现状,刘杰坦言说,要持续地、长久地支撑经济发展,要在推动转型升级大局中彰显国土部门的作用,就必须严控项目用地关,全力打好节约集约用地攻坚战和持久战。

出路:三旧改造是今后建设用地的主战场和主来源

在刘杰看来,化解用地紧缺瓶颈的一大法宝就是“三旧”改造。“三旧”改造将是今后建设用地的主战场和主来源。

“不搞‘三旧’改造是没有出路的,这不仅仅是受制于技术指标的约束,有的镇街即便有指标也无地可用。”刘杰称,有的镇街等一年时间才分到少许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但其实只要镇街把用地后门关紧,把“三旧”改造做起来,其实是可以腾挪出比分配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会更有干劲,比如凤岗、万江。

刘杰希望,可以“以增量撬动存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利用少量的新增指标引导连片土地整合利用,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三旧”改造、盘活存量土地、执法监察成效挂钩,对用地规模已突破50%以上的镇街逐步减少新增指标配置,倒逼盘活存量土地。

本月底前,国土部门将制订年度计划指标分配置台账,在保障重大项目的前提下,预留500亩新增用地指标用于奖励土地管理绩效较好的镇街。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