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东莞—走进东莞 > 正文

东莞概况

2017-09-29 15:16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穗深港经济走廊中段,北靠广州,南连深圳,东邻惠州。东晋咸和六年(公元 331 年)立县,初名宝安。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更名东莞。因在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

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 1839 年,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1985 年 9 月撤县建市, 1988 年 1 月升格为地级市,现直辖 4 个街道、 28 个镇。全市陆地总面积 2465 平方公里。 2012 年常住人口 829.2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187 万人。另有海外侨胞 20 多万人,港澳台同胞 70 多万人,是着名的侨乡。

东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1978 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诞生。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以外向带动起步,以制造产业立市,以城乡一体发展,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新兴的国际制造业名城,被称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目前已吸引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汇集了近 1.2 万家外资企业,累计利用外资 700 亿美元,全球 50 家 500 强企业在莞投资项目 90 个,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等支柱产业,培育出 LED 光电、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集群。“东莞制造”驰名中外,尤其是 IT 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

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003 年在东莞发掘出的蚝岗遗址,被誉为“珠三角第一村”.这表明早在 5000 年前,珠三角古人类已经在东莞繁衍生息。东莞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积淀,是着名的龙舟之乡、举重之乡、游泳之乡、龙狮运动之乡、民间曲艺之乡和全国篮球城市,着名的岭南画派也发端于东莞可园。近年来相继建成了玉兰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广场文化之城、博物馆之城、图书馆之城和音乐剧之都建设初见成效,打响了“东莞读书节”、“文化周末”等文化品牌,树立了“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崭新形象。

近年来,东莞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务,加快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三重”建设,打造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松山湖大学创新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三个增长极”,推进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积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了高水平崛起的良好开局。 2012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5010 亿元,同比增长 6.1% ;人均生产总值 6 万元,增长 4.9% ;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 845.6 亿元,其中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56.3 亿元,增长 13.8% ;进出口总额 1444.2 亿美元,增长 6.8% ,其中出口 850.7 亿美元,增长 8.6%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9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944 元,分别增长 8.7% 和 9.2%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制造业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等多项荣誉。

作为全国加工贸易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东莞被国家商务部、人保部、海关总署联合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截止 2012 年底,全市共有加工贸易企业 11781 家,加工贸易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501 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 88.6% ; 2012 年进出口总额 1083.9 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 75.1% . 2008 年以为,东莞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设立研发机构、创立自主品牌和拓展内销,努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 ODM+OBM 混合生产模式出口占比提高 24 年百分点;二是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资企业内销占内外销总额的比重提高 8.7 个百分点;三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工贸易自主品牌增加 3917 个,新设研发机构 661 个个四是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增长 210.6% ;五是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企业当年缴纳税收增长201% 。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