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成都“中优”区域人口密度 拟每平方公里调减2200人

2017-07-20 15:25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袁弘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降低开发强度、建筑尺度、人口密度

“中优”规划范围涉及“11+2”的区域结构,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方案》提出,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成都容积率过高是导致交通拥堵、城市形态较差、特色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借鉴天津、上海的规划管理方式,应降低开发强度,具体举措包括降低住宅用地开发强度、降低商业用地开发强度。其次是降低建筑尺度,加强城市形态精准规划、精细化管控,通过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及详细城市设计,加强城市建筑尺度管控。此外要降低人口密度,具体举措包括通过降低容积率,降低规划人口密度;疏解非核心功能,降低人口密度——通过调迁一般性制造业、调迁商品市场及一般仓储物流、调迁中等职业教育等疏解“中优”区域人口;置换现代服务业,优化人才结构——产业由原有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转变,优化人才结构,增加高技术人才人口密度。

《方案》中表示,通过以上方式,“中优”区域规划人口密度将从1.58万人/平方公里调减为1.36万人/平方公里。

提高产业层次

强化核心功能 疏解非核心区功能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产业层次互促共进,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增强城市产业支撑力。

在提高产业层次方面,《方案》提出,强化“中优”区域“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中优”区域主要承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主要为西部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这就要求疏解“中优”区域的非核心区功能,调迁一般性制造业,区域逐步调迁一般性制造业,禁止新增布局低端性生产性工业;调迁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中优”区域宜逐步外迁批发市场、一般仓储、物流(配送站除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调迁中等职业教育;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同时要优化产业业态,将优化现有工业业态,工业用地主要用作工业研发、工业总部、工业营销功能使用;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含商兼住、住兼商项目中的商业、办公部分),应当严格按照规划用地性质及规划许可开发、建设、销售、使用,严禁擅自改变为居住用途。针对底商,将加强新建社区住宅建筑底商控制,商业应独立设置,逐步转变现状住宅底商低端业态,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严厉查处“破墙开店”及违法建设。加强特色街区的打造,注重产业特色、人文环境和街区实物,细分消费人群,营造形神兼备、秀外慧中的特色街区。

此外,还将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从新产业培育入手,加快建设产业生态圈,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