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成都城市发展新战略: 产业东进,学习雄安新区

2017-05-09 13: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果

在近日召开的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这座城市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跨越龙泉山脉东进发展。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称,“东进”是学习贯彻中央设立雄安新区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此举有利于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有利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首位城市作用,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有利于开辟永续发展空间。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骆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都未来的主要发展格局可概括为:城镇化发展向南,产业发展向东,“东边有成都未来唯一可进行大规模产业开发的腹地”。

城市发展更精细化布局

“东进”的方向是成都市东部龙泉山区域,其主要行政区域为成都市龙泉驿区和简阳市。

简阳市是成都市新机场的所在地,龙泉驿区则是目前成都市主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2013年以来,龙泉驿区GDP位列四川省县域经济的榜首,打破了拥有双流机场的双流区连续18年占据四川省县域经济第一名的局面。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瑛称,“龙泉山对成都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域,可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在这个区域内发展现代产业,对中心城区及城市西部区域的产业,可以有效转移和承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东进”战略仅是本次成都市党代会上提出的成都城市规划中的一环,除此之外还包括“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其目的是“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

“南拓”即通过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建成成都的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西控”即通过对成都西部城区的控制性发展,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北改”即通过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中优”是对成都中心城区的功能进行优化,通过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成都一位政经观察人士认为,上述“东南西北中”战略是对城市发展进行更精细化布局的体现,并非增量内容,而是对过去几十年成都市数个城市发展战略的提炼升华。

其中“北改”战略最早是在黄新初任成都市市委书记时所提出,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北部城市的旧城改造,一体化发展成都中心城区,本次成都市党代会的报告延续了这一提法。

产业东进推动成渝一体化

范锐平日前对成都东部城区的调研中称,“东进”是学习贯彻中央设立雄安新区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

对此范锐平这一提法,成都政经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成都东部发展将被提高到全新高度。

骆玲称,选择成都东部发展产业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成都东边是成都新机场所在地,同时拥有成都铁路物流港,交通物流优势明显;第二,就成都市的空间布局而言,西、北受生态环保的限制不适宜大规划产业开发,南边和成都中心城区,是成都经济发展“双核”,主要发展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而东边翻越龙泉山后,具备了汽车、航空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土地资源。

张瑛称,“东进”主要是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开辟城市永续发展的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称,过去成都市的向东发展以龙泉山终点,但现在交通改善,简阳整体划归成都代管,加上成渝经济区逐步发展,向东发展反而是产业的机遇。

龙泉驿区区委书记何勋称,龙泉驿区将利用“东进”机遇,加快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今后5年的目标是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产量突破200万,到2021年,将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乘用车制造基地。同时,还将发挥汽车主导产业的优势和作用,带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骆玲称,成都“产业往东走”是一个积极信号,通过产业向东边的转移,带动成都和重庆之间的城市产业发展。在成渝一体化提出数年后,成都产业东进,是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性一步。

而对于重庆,骆玲认为,重庆东部因为三峡库区存在,不宜过度发展,“重庆产业应该向西走,通过对永川、江津等重庆西部城市的发展,与成都一起推动成渝一体化。”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