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登鹭 看厦门经验向全球推广

2016-10-31 09:56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作者:记者 袁舒琪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今日将在鹭岛华丽登场。这场自2014年开始年年举办、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国际性盛会,将让厦门与世界展开一场高水平对话。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由此理念延伸出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是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唯一国际日,对我国意义重大。经过两年两届的活动举办,“世界城市日”在国际上影响力日渐扩大,吸引全球各地专家学者的关注,受到国际社会认可。

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共建城市,共享发展”,厦门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作为中国主场举办“世界城市日”活动的城市,在联合国人居署及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正是因为厦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成果和路径,与联合国人居署所倡导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十分契合,才让厦门在“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城市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厦门市对标国际先进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在城市建设方面以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度为抓手,统筹发展协调提升,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向建成展现中国梦样板城市的目标步步迈进,逐渐形成了一批着眼于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城市建设“厦门经验”。

提倡基础先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检验城市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以期尽快破解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病”。

我市大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面推动翔安新机场和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快速路系统和覆盖城乡的水电气、防洪排涝、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体系,重点实施城区雨污管网、供水管网、燃气管网、城市道路、绿道等“五千工程”建设。目前,已建成厦门本岛与翔安供水干管互通工程,岛内外自来水厂清水互补的环状供水体系也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西部垃圾焚烧厂一期等投入使用。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3.4%。

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实践城市建设新理念,成为全国唯一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双试点城市。截至9月底,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完工项目28个、涉及面积3.08平方公里,共已完成投资12.02亿元,建成的一批“海绵”项目成功经受暴雨天气检验。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厦门在全国率先颁布相关法规实现综合管廊规范管理和收费,在全国率先大规模运用综合管廊标准件工厂化生产和预制拼装工艺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在全国率先探索雨污水管线入廊,开创国内综合管廊重力流管线入廊先例。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住有所居”共享发展

城市之于市民的意义,在于共享。我市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共享”、“共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住有所居”。

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神、拓展共享发展实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战略高度,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开展改造工作,期望通过政府、社会各界、居民等多方力量,改善这些老旧小区的环境,让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城市的每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方式,坚持从“政府决策”向“群众做主”转变。2012年至今,全市已改造50个老旧住宅项目,打造了11个完整社区。

除了改善部分市民的居住环境,我市还高度重视本市中低收入家庭、中等及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和新就业大学生等“夹心层”、“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需求,大力构建以保障性租赁房和公共租赁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立体式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截至今年9月底,市本级已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房源共60851套,其中已竣工交付38024套,在建12827套,正在规划建设10000套。

着眼绿色发展

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

近年来我市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去年我市还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市,14个涉农镇街均获评国家级生态镇。

为了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我市全面开展界边、山边、路边、水边“四边”景观绿化提升工作,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此外,大力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城市重要水体及本岛周边海域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我市绿色发展的眼光,还放眼到岛外的绿水青山之中——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及自然风光,我市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和老区山区村建设,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美丽乡村”,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两年共投入4亿元完成120个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海沧洪塘村、同安军营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统筹全市“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提升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近年来也得到高度重视。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市对全市9条小流域全面开展整治,使生产、生活、生态质量得到同步提升。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