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世界城市日: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6-10-31 09:4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文娟、韩庆

“共建城市,共享发展”(Inclusive Cities,Shared Development),这是2016年“世界城市日”的年度主题。从2014年到2016年,作为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设立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即将走过三年时光,而它的诞生,则源自六年前的上海世博会。

世界城市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序曲

2010年,在那184个难忘的日子里,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一主题,精心策划,完美演绎,多姿多彩地展现了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最新理念,全方位地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憧憬。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人类的城市生活为主题,巩固和分享国际社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

在上海世博会闭幕之际,世博会组委会、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在共同发布的 《上海宣言》 中倡议:“将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的10月31日定为 ‘世界城市日’。”

在之后的三年, “世界城市日”的申设经历了三部曲。

首曲:国际展览局成员国支持设立“世界城市日”。2012年6月,国际展览局第151次全体大会上,会议代表全票通过决议,支持向联合国提出设立“世界城市日”的提议,并赞成将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

序曲:联合国人居理事会表决支持设立“世界城市日”。2013年4月,联合国人居署第24届理事会全体会议通过了设立“世界城市日”的提议。

终曲: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世界城市日”的设立。2013年12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次决议获得了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的支持。

申报设立“世界城市日”,既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联合国和国际展览局共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上海世博会工作的有效延续。

因为源自上海世博会,所以“世界城市日”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Life)作为总主题。这一总主题不仅揭示了“世界城市日”与上海世博会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与联合国历年所关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除了总主题,每一年的“世界城市日”还会设立年度主题。2014年首届“世界城市日”以“城市转型与发展”为年度主题。这一年度主题有利于唤起世界各国政府对城市发展转型问题的共同关注,并借助“世界城市日”的平台开展国际性研讨,以共同应对城市转型的压力和挑战。

2015年的年度主题由联合国人居署确定为“城市设计,共创宜居”。该年度主题既贴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总主题,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城市设计问题的共同关注,也体现了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出城市与居民共生的人文关怀。

2016年的年度主题则是揭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与终极目标,同时也与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公布的“新城市议程”中所强调的“包容性城市”和“包容性目标”相一致,重点关注经济包容共享、社会保障融合、民众参与城市共治等核心内容。

《上海手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珍贵结晶

“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美好愿景和终极目标得以持续推进,为使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精神得以保存和流传,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组委会在《上海宣言》中还共同提议,将上海世博会展览展示、论坛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思想成果总结编撰成《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

第一版 《上海手册》 已于2011年全球发布,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世界城市日”申设工作结束后,为了给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手资料,为中国乃至全球城市的市长和城市管理者们提供解决现有城市问题的鲜活案例,相关各方于2015年决定,广泛利用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思想成果,与国内外城市管理者、专家学者、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企业界深入沟通,共同对《上海手册》2011年版各有关章节及案例进行续编。

2016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上海市与联合国、国展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正式发布了 《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16年版。

2016年版的 《上海手册》 共分为六个章节,包括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融合与包容性城市、经济发展与创新城市、绿色低碳与弹性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意城市、公共服务与宜居城市。

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面对如此多的危机。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认知和定义开始发生根本转变,宜居生活成为了近年来全球城市面向未来的共同趋向。无论是发达城市还是发展中城市,都把追求使更多的民众能够享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服务设施、多样化的住宅和人性化社区、丰富的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网络等作为城市发展愿景。

案例

哥本哈根,这座充满了童话色彩的北欧名城,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之后,主动调整能源结构,通过积极的自行车战略,有效抑制了机动车的发展。到2015年年底,骑行人数比例达到50%。随着城市骑行战略的深入推进,哥本哈根拥有了更开阔的城市空间,低噪音、低污染、人均预期寿命长、高质量的生活将这个城市推向了全球瞩目的焦点,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宜居、幸福、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想范本。

社会融合与包容性城市

包容性城市首先意味着共享,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平等的社会权利、共享均质的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乃是消除贫困、改善弱势地位、融入主流社会的不二法门。包容性城市同时意味着参与,这是基于社区脉络的广泛参与,从而令发展成为包括政府、公司、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共同参与而实现的社会改善和社区复兴。唯有广泛的参与,才有助于让发展从规划到实施都能凝聚广泛的共识,动员各方力量,从而获致让各方受益的成果。

案例

上海田子坊是结合自下而上旧城更新与社区包容性创业为一体的典型。田子坊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街坊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租界时期,是一个保留着花园洋房、新老里弄、里弄工厂等丰富建筑形态的社区。作为上海中心城社区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反映了这一地段从近代江南农村社区到法租界华洋混住社区到里弄工厂聚集的生产型社区,继而到创意产业为主体的混合社区的发展脉络。截至2015年年底,街区原有671户居民中已有600余户将全部或部分房屋出租开店,业态主要是艺术工作室、零售(手工艺品、服饰)以及特色餐饮。

经济发展与创新城市

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资本配置、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投资、自然资源利用等。对这些因素影响的机制和途径进行深入剖析,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与城市自身特点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案例

毕尔巴鄂位于西班牙北部,是仅次于巴塞罗那的全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历史上,毕尔巴鄂的经济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造船以及其他机器制造业。受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能源危机的打击,老工业部门不断衰落,在1975至1995年的20年时间里,毕尔巴鄂失去了6万个制造业岗位,而酗酒和毒品犯罪不断增加。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形势,各级政府之间通过相互交流达成共识,认为应当立刻采取行动应对形势恶化、实行城市复兴战略。1991年,“毕尔巴鄂都市复兴战略计划”获得通过并宣布实施,在四个行动领域实行强有力的发展战略:(1)城市内部更新,尤其是老城区的复兴;(2)环境改善,即减少河流污染、恢复工业棕地;(3)通过以文化为主导的城市改造,加强文化认同;(4)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部门。通过一系列复兴计划的实施,毕尔巴鄂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欧洲最富有、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绿色低碳与弹性城市

绿色可以成为城市纽带,将低碳、循环和富有弹性的城市发展重要内涵有机地衔接起来。具体说来,可以从生活方式的低碳出行,到资源消耗的循环利用,再到防范城市可能发生灾害或安全威胁的能力及恢复力等方面一一着手。

案例

英国伦敦是以大规划系统整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大伦敦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是英格兰下属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范围大致包含英国首都伦敦及其周围的卫星城镇所组成的都会区。从2000年开始编制的大伦敦战略规划,以“繁荣的城市、宜人的城市、宜达的城市、公平的城市、绿色的城市”为主题,将伦敦发展成为一个备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的城市。

文化传承与创意城市

城市快速发展会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多元文化包容三个方面给城市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包括避免城市的无计划发展,将城市“重新人性化”作为城市的主要发展策略; 保障并促进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发展,不仅可以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带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非货币效益; 加强当地文化和认可文化的多样性,是缓解城市冲突、培养容忍性、保护社会结构的有效方式等。

案例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是一座旨在将设计与创意嵌入生活的城市,提倡“好的设计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的,是无处不在的”。作为一座设计之都,赫尔辛基将运用设计促进城市更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设计的概念被这座城市扩大了,从有形的物品设计延伸至无形的公共服务与政府治理,形成并长期坚持着以“设计驱动城市发展”的战略。

公共服务与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着眼于三个方面的公共服务和宜居城市关系:一是政府的创新、监督和协调。城市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可以扮演三个角色:新观点的供给者、公共服务的监督者、政府内部以及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者。二是公共服务的有效和公平性。既要注重硬件公共服务,也要注重软件公共服务,考虑适足性和可得性。三是宜居城市的认同性和合法性。公众的参与在城市发展中得到更多的保障和尊重,物质关怀和人文关怀同样重要。

案例

瑞典马尔默西港新区代表了城市宜居建设中的另一种类型——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转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城市功能的差异化,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城市发展重心从工业型城市建设转变为去工业化的城市路径,宜居的议题又重新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马尔默在如何利用工业和城市发展旧址营造体现当地人文和自然资源特色的宜居环境方面给其他发达国家城市转型提供了示范。

“十三五”规划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实践

“2015年12月,时隔37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任杨志鸣在开展“世界城市日”相关工作时表示,“这也与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公布的”新城市议程“中所强调的‘包容性’相呼应。”

在历经几十年粗放式的城市发展之后,未来,上海的城市发展会走向何方?又如何让市民真正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翻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十三五”规划,一条条城市建设和管理目标映入眼帘:第一,大力推进城市共建共享,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第二,着力把依法治市与文明共建相结合,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第三,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第四,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好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五,着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管理,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着力形成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

“上海的城市发展对标的是世界一流城市,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领先的综合性全球城市。所以上海要通过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管理服务来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更具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顾金山曾撰文表示。

定下一个大目标,总是要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实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十三五’规划期间上海开始加大力度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介绍。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上海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积比例高和土壤入渗率低的 ‘三高一低' 特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举措。”刘千伟表示,目前上海已被列入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目前,上海已有浦东新区临港地区、川沙六灶和张家浜楔形绿地、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松江南部新城、杨浦南段滨江和新江湾城、徐汇滨江、世博片区、嘉定新城区、闵行浦江郊野公园、金山新城等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

除了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又是一个让市民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它最近的“出镜”频率很高,从国务院文件到上海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有它的身影;陌生,是因为它是一个新词汇,能说出其具体含义的市民少之又少。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刘千伟介绍,综合管廊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按照不同的功能可分为干线型综合管廊、支线型综合管廊及缆线型综合管廊,是集约化敷设地下管线的一种方式。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的内在需求,对上海未来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优化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避免路面反复开挖,基本能消除城市“拉链路”,保障交通通畅; 能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能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

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上海到2020年将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并积极探索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机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