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厦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城市蝶变”

2016-08-24 10: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2002年6月14日,青山碧海,花红白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来厦门调研,在这片他曾经工作过三年并亲自主持编制《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又一次向厦门发出了坚持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坚持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坚持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坚持把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把厦门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性花园城市的动员令。

14个春秋转瞬即逝,凤凰花开依旧,新一茬厦门建设者,怀揣领航人的嘱托,风帆高举,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航程中破浪前行,开启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广阔天地。他们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改革前行的行动纲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多规合一”改革拉开城市转型协调发展的大幕,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开启创新现代社会治理的“厦门探索”,以生态为先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崛起,奏响“城市蝶变”的华彩乐章,拥抱又一个凤凰花开灿烂的花季。

春潮涌起,生机无限;初心未变,为梦前行……

五大理念:厦门改革前行的行动纲领

高蹈宏阔谱华章。

鹭城厦门,地处泉、漳之交,东南门户、台海锁钥,作为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浪潮的涤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巨变。

在取得骄人发展成就的同时,这座美丽的城市也面临着日趋凸显的转型压力。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厦门,面临着如何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转型发展新路的战略选择。

当时的厦门,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提前显现,增速呈逐年回落趋势;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社会矛盾热点增多;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厦门提出的战略目标,新一届厦门市委发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弃老路走新路,在加快转型中求发展,在深化改革中找出路,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突破进取。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和创新驱动发展规律,千方百计激发内生动力;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

转型发展走新路,绝对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要经受新、旧体制激烈碰撞的阵痛啊!

如何迈出转型发展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所展现的心系百姓的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艰苦奋斗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激励厦门广大干部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汇聚起一股再创特区新业的时代洪流。

在厦门海拔最高、最偏远小山村访贫问苦的山间小道上,在海港码头的集装箱“丛林”中,在机声轰鸣的车间里……留下了城市主政者的深切思考。一种紧迫感,一种使命感,时时萦绕在市委书记王蒙徽、市长裴金佳等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的心头。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厦门改革前行的行动纲领,已成为厦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遵循与自觉行动。

厦门新的发展之路是:以统筹发展为突破,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发展理念上,由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向实现“五位一体”发展转变;在发展路径上,由政府主导的传统要素驱动向基于市场导向的创新驱动转变;在社会治理上,由政府包办向协商共治转变;在政府管理上,由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产业升级行动、改革创新行动、开放发展行动、城市提升行动、幸福安康行动、文化繁荣行动、生态优美行动、同胞融合行动、法治厦门行动、从严治党行动。活力四射、魅力四射的新厦门又一次开始新的世纪远行……

号角已经吹响,厦门腾越在即,五大发展理念的世纪和声,将组成一支天人合一的交响曲,回荡于美丽厦门的碧海苍穹之上!

创新引领:“多规合一”城市转型协调发展的“厦门创举”

厦门改革再出发是从编制《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开始的。

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选择在哪里?从清华园走出来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博士出身的王蒙徽深知,要改革首先要明确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首先要有一部能够把中央的指示与厦门实际相结合的战略规划。以规划变革为动力,来推进城市转型,才能够带动厦门闯出一条新路。

战略规划的制定,是一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鲜活实践。为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编制,市领导亲力亲为,各区(县)、局、办齐上阵,围绕19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针对改革突出问题,列举16个项目专题研究,召开5次市委常委会、21次专题研究会,聘请国内著名规划专家参与。在此基础上,印制70万册送审稿,到厦门百姓每家每户手中,征求中央、省、市有关意见,经过市委全委会讨论,提交政协研究协商,最后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指明了厦门发展的“两个一百年”愿景,确定了五个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城市三大发展战略和十大大行动计划,擎划了厦门转型发展的实践蓝图。规划引领,纲举目张,使厦门又一次扬起希望之帆!

厦门海湾公园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属于非建设用地,而在城乡规划中却又属于建设用地的现实,引起了决策者的探索与思考。在同一个空间各种规划互相打架,地块的功能不明确或者矛盾,是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以及审批扯皮的一个重要原因。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图斑达12.4万处,面积306平方公里,由此造成全市有约5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直接使用!更有甚者,由于规划流程繁琐,一条由政府财政投资的道路工程完成审批手续就用了275个工作日。其中仅用地规划许可一项审批就用了53个工作日,涉及7个部门9个审批环节,而社会投资项目完成用地规划许可一般就需要半年。

这些现象暴露出了城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体制性困境:空间规划互相冲突,生产、生活空间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现象严重;城乡区域不能全覆盖,生态用地缺乏协调统一,难以有效保护;行政审批互为前置,程序繁琐,效率低下;部门规划互相矛盾,公众知情度、参与度不高,严重制约城市发展。

2014年3月,一场由厦门市委、市政府发动的“多规合一”改革攻坚战的大幕终于开启。《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成为“多规合一”的第一道难关。市规划委和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对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对比,涉及306平方公里土地的12.4万块红色差异图斑跃然纸上,如同一个个“血点”遍布鹭岛,美丽鹭岛“伤痕累累”。市规划设计院作为技术团队在QIS平台上开始了差异图斑的批量处理工作。在他们的艰苦奋斗下,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十数万块差异图斑的处理,腾挪出55平方公里用地指标。

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有着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为“多规合一”提供了大量有力的数据支撑。在“一张图”编制过程中,一方面从节约集约土地的角度,通过两规衔接,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城市集约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九大流域、十大山海通廊两侧以及城市周边的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创新“十三五”规划编制,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市发改委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与《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充分对接,增强“十三五”规划的空间属性,把重要任务、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实到空间上,使城市战略与具体规划相衔接,使规划落实到项目上,做到发展目标、空间坐标、用地指标“三标衔接”。构建起“战略规划——“十三五”规划——年度计划”为主的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2015年9月,市规划委协同各相关部门,系统全面梳理涵盖103个专项规划的全市空间规划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城市承载力为支撑,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覆盖全市陆域海域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了“一张蓝图”。

不仅如此,“多规合一”还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再造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了建设项目审批方式的革新。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市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构建起“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并联审批、注重监管”的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新机制。2015年1月,厦门市“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新流程正式运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管理系统同步上线。厦门塑造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性政府,减少了人为审批环节,降低了腐败风险,切实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审批时间累计从53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从项目建议书到施工许可证核发,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22个工作日缩短至49个工作日,前期工作总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一以上!

“一张图纸管控到底,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一套机制保障运行”。通过建立“四个一”的工作机制,搭建起了综合管理的有效平台,保障了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顺利落地,为依法治市提供了成功载体,奠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率先创新、率先实践、率先突破。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改革构想。厦门把“多规合一”改革,作为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现阶段创新城市空间治理和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新鲜思路,成为了当代中国改革创新、协调发展推进城市转型的典范。

共同缔造:社区为单元现代治理方式的“厦门经验”

社区治理呼唤软法之治。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社会治理的中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与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如何让市民从社区治理中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如何实现从传统社区管理到现代社区治理的历史转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新要求,为创新社区治理指明了行动方向。

2013年8月,厦门市委、市政府率先在思明、海沧两区启动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其基本内涵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让发展惠及群众,让生态促进经济,让服务覆盖城乡,让参与铸就和谐,让城市更加美丽。把社区治理放在城市治理的大框架中,创新探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并形成“1+9”配套政策文件(1份关于进一步深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总的指导意见以及9份配套实施意见)。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政府服务纵向到底;把每个居民都纳入一个或多个社区社会组织,让每个充满活力的社区社会组织都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这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性实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

曾厝垵通过共同缔造,由脏乱的“城中村”变身中国“最文艺渔村”,成为厦门继鼓浪屿之后又一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热闹繁华的著名旅游景点。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绽放着美丽的志愿服务之花,在金安22300多居民中,注册志愿者就有2453名,涌现出宁愿与亲人分隔三地坚持6年每天为孩子志愿服务的陈丽英,动过三次手术仍坚持志愿服务的张华娟,社区居民身边的“法官阿姨”吴秀丹。荣获“全国志愿服务最美社区”。院前社的陈俊雄放弃个人致富回乡创业,带领35名外出打工归来的青年人,创办“城市菜地”,成立济生缘合作社,与台湾人黄来裕开设“凤梨馆”,推出了民宿、咖啡馆、披萨小屋、陶艺馆。这位“最美农民”将一个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变为脱贫致富的最美乡村。霞阳社区、镇海街道、滨安社区分别探索创新“就近办、马上办”、“线上办、大家办”、“社区+片区”便民服务模式,引领全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办成事。新阳街道兴旺社区的“小巷总理”许敏芳在社区中创造性实施“楼长制”,推行“微自治”,开创了社区自治的新局面,兴旺社区获评“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溪林村软法治理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品牌,筼筜街道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国际安全社区。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党委书记陈建萍,毕业于厦门大学,放弃国企职位,选择扎根基层,她入千家门,知千家事,解千家愁,9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把社区建成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5年获邀赴北京天安门参加9.3阅兵观礼,2016年7月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心系百姓,执政为民。思明区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群众,推进鹭江影剧院地块拆迁改造,黄金地段不搞房地产,建设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广受群众好评。着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创建集学习教育、议事协商、孵化社会组织和培育共同精神为一体的社区书院,形成了“职能部门资源配送+社区购买专业服务+同驻共建单位志愿服务+居民群众自我教育”的创新模式,培育了“爱国爱乡、勤劳节俭、遵纪守法、互信互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共同精神和价值取向。建立“以奖代补”机制,确定奖(补)项目1950个,投入资金8.18亿元,覆盖全市326个社区(村居)。在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中,全市156个“村改居”社区有82个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站,共建成城乡社区服务站(中心)254个,各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两亿多元,建成区、街(镇)、居(村)三级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237个。特聘热心公益事业的台胞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借鉴台湾社区营造实践,促进在厦门居住的12万台胞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共同缔造中,全市现建有台胞、台商参加的文体队伍100多支,设立“无人超市”、自助图书馆等160多家,志愿者3000多人,建设两岸共同的社区家园。

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载体的厦门社区治理实践是在厦门经济社会不断开放转型背景下进行的一次战略实践。实践表明,厦门的经验深刻地凸显了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塑造社区共同体、激发社会活力为导向的重要特征,为当前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改革路径。2015年7月,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推广了厦门经验。

美丽厦门,已成为全体市民共同缔造的魅力无限的美好家园……

绿色崛起:生态为先可持续发展的“厦门样本”

天风海韵,花木扶疏,大美厦门。

筼筜湖白鹭女神像仿佛向游人诉说着一个感天动地的绿色佳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曾流连忘返于这里的湖光山色之间,将筼筜湖称作厦门的绿肺,并将其作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向全世界推广。

成绩既是动力,更是责任。赢得荣誉之后,这座城市决策者们反复思考的是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多规合一”实现厦门绿色决策,高起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管理“由要素管理走向综合协调,由末端治理走向空间引导”。推进生态文明控制线落地,创新生态建设机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推进生态法治建设,凝聚生态文明合力……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史无前例大规模开展海域水产养殖退出行动,给海洋生态带来了阵痛后的希望。过去10多年间,先后完成了东部海域退养、西海域综合整治、环东海域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退出养殖海域7万多亩,整治海域面积达161平方公里,滨海岸线80公里,退垦还海4.5平方公里,近10万渔民大军走上悲壮的转产转型的新路。海洋渔业局的开拓者们,经充分论证后在高集海堤的高崎一侧打开850米和集美侧打开210米,使东、西海域的日净输水量高达7100万立方米,扩大了全市海域环境容量,增进了西海域的污染物和悬浮物泥沙向外输移,恢复了厦门岛的海水环境。昔日的五缘湾分布着大片的滩涂、杂乱的鱼塘和垃圾聚集地,由于人为筑堤养殖、区内滩涂淤积严重。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使五缘湾旧貌换新颜,如同镶嵌在厦门岛上的一颗明珠,成为厦门的“新客厅”。海上精灵,城市名片,中华白海豚得到厦门广大市民的保护,创造了“人豚和谐”海洋生态的新境界。2016年7月10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期间,厦门市与美国旧金山市就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合作进行会谈,并在厦门市市长裴金佳见证下签署了预防和减少海洋垃圾合作谅解备忘录……

花香弥漫,空气清新。思明区是厦门的主城区,人口密度大,汽车保有量多,施工工地遍地开花,餐饮业密布。如何让广大市民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就成为区委书记游文昌的重要使命。建筑工地沙土100%覆盖,土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地100%洒水压尘,暂不开工地100%绿化。44条主干道每天冲洒洗扫,率先在大型餐饮场所开展油烟在线监控,实现餐饮油烟污染数字化管理,在灰霾多发地段坚持喷雾降尘。在思明,辖区道路85%以上建成林荫道,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平方米,推窗即景,开门见绿,公园棋布,绿带纵横,花团点缀,心旷神怡,为厦门举世闻名的“厦门蓝”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厦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8%,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名列第二。“厦门蓝”已成为厦门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水清岸绿,碧流入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过芸溪堪称海沧区的母亲河,在敢打硬仗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廖凡看来,要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民富”的综合治理目标绝非易事。海沧区几任主要领导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要求海沧开创“以水系作为南北山海通廊,以花径构成东西联系通廊、以过坂水库为核心节点、以绿道为联系纽带、以一村一品景观特色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攻坚战开始了,东孚过芸溪流域产生工业废水的企业295家,取缔关停搬迁279家,仅仅用了80天,就关停253家玛瑙厂、1家非法洗沙场、2家上游养鳗场。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清退生猪场379个,约10.5万头,清退养鸭场3个,减少养殖1.5万羽,建立指挥城市水质监测平台,过芸溪流域已建成6个监测点,加强水质监测。经过全市九条溪流的全面整治,如今的厦门湾,形成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成就善行,庄严世界。闻名海内外的南普陀寺则悟方丈大力倡导生态文明,以“善心善行”活动为载体,从“文明敬香”“垃圾不落地”等小事入手,倡导培养感恩、简朴、慈爱的国民人文素养,活动取得了社会大众良好的反映,寺院中僧众、义工、游客、香客的生态文明身影成为活动的一道道美丽风景。

牢记嘱托,为梦前行。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海拔9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群山环抱,梯田层层,绿意葱葱。1986年,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将这个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小山村作为自己的扶贫挂点村。乘坐吉普车翻山越岭,走进军营村访贫问苦,肩扛锄头,一身泥浆。1998年10月16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依然牵挂着这个小山村,阔别12年又一次登上状元山,看望乡亲们。2013年金秋十月,厦门市委号召市、区各相关部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扶贫路,来到军营村落实总书记的嘱托,以厦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载体,实现道路硬化、庭院美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如今的军营村,文化园、卫生所、图书馆、健身路径、篮球场一应俱全,文化广场上还装上了LED大屏幕,村里开起了厦门首家“农村淘宝”超市。村民收入早已过万元,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纵横交错,宽敞明亮的洋房拔地而起,绿意盎然的乡村公园韵味十足,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融于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之中……

碧海蓝天,绿茵匝地。厦门,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当代中国绿色崛起的“生态样本”!

美丽厦门:凤凰花开人民幸福的未来之城

凤凰花开花更红。

2014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又一次作出了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重要指示。

潮平岸阔催人进,扬鞭策马又一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福建省委部署,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新优势,就成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新使命。

经济增速平稳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越来越佳,社区人居环境更加温馨,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社会活力有效激发……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新厦门,尽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未来的创新之路还很长、很长……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连续四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探索未有穷期……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厦门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创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扩大开放,成果共享,才能实现这般动人心魄的“城市蝶变”。

“在建党100周年时把厦门建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建国100周年时把厦门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未来的厦门,必将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

美丽厦门,将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傲然崛起于世界东方蔚蓝色的海岸线上。

“蝶变”还在继续,奇迹正在发生,世界还将再一次睁大惊诧的眼睛……(朱建华)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