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西安规划未来打造“公交 慢行”出行新模式

2016-08-09 10:28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张彦刚 陈飞波

原标题:上海试点“慢行优先” 西安能否借鉴

近日,不少权威媒体报道,上海拟在虹口区天潼路、浦东新区祖冲之路等多条道路设立“慢行优先”试点,适当控制机动车空间,采用“慢行优先”的设计手段,优先保障步行及骑行空间;关注行人步行体验,塑造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提供便利舒适的街道设施与景观环境,还原街道本真,摆脱“有道无街”的窘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慢行优先理念能否被西安借鉴,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多数西安市民对“慢行优先”不太了解

8月2日,记者顶着烈日来到西安街头,先后采访了5位市民,其中有4位市民表示,这个词听起来很陌生,是第一次听到,只有西关正街附近一家服饰店的黄先生说:“从手机APP看到了相关新闻报道,你是说的绿色出行吧,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但对于“慢行优先”的理解,黄先生表示,不能很准确说清楚。

“慢行优先”由关注“车”向关注“人”转变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设施建设过程中,多数以机动车发展情况为依据。为解决城市拥堵,多数采用扩充道路宽度办法来缓解,形成了路宽了后,车辆继续激增,道路拥堵依旧的死结,进入了道路修到哪里,拥堵就到哪里的怪圈。

如果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时,充分考虑城市街道这一公共空间的特性,适当增加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出行的空间与占比,通过硬件手段,改变人们出行方式意识,立脚点从“人”出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时在街道为市民留出休憩、停留、观光的时间空间,提升沿街店铺吸引力,激活社区商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路权理念,也是提倡和践行“慢行优先”的初衷。

市民回忆记忆中的街道

曾浩先生是一位大学教师,一直关注着城市道路的发展,作为一个老西安,谈及“慢行优先”有太多感慨。“上世纪80年代,记忆中的西安东大街,虽然机动车道不宽,但两边宽阔的人行道配合鳞次栉比的商店,让它成为西安人眼中的金街,购物休闲的首选之地。而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机动车道路的拓宽,昔日东大街的形象在市民心中悄然改变。”

说到街道的感受,曾先生又举出身边的例子。光华路是西安南郊不起眼的一条街道,曾被誉为“西电后街”,它由东至西先后连接太白路、白沙路、高新路,印象中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保持着现今的样子,单向两车道的机动车道,虽有时略显拥堵,但两旁的树木和宽敞惬意的人行道,加上街道边各色小店,让这里成为附近居民时常光顾的地方。”

在他的记忆中莲湖路和大庆路是西安最有感觉的街道,近日记者专门骑自行车从玉祥门到北大街感受了一下盛夏的莲湖路,10多分钟的行程,伴随中间机动车的行驶,配合地铁一号线的运行,由于有专门的慢行道和人行道,行至这里没有被催促的感觉。周边的学校和商店,宽阔人行道上的行人往来如织,真正有了街的感觉。

实施绿色出行考验市民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

曾先生说,其实西安应对城市交通拥堵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增加立交桥和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开通地铁,提供公共自行车,部分路段的公交专用线、自行车线及步行街的确立,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发展的方向,也是与“慢行优先”的契合。他说,绿色出行也考验着城市管理和公民素质,比如,机动车随意停放占用人行或非机动车道等问题,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每个市民行为素质和城市管理的新考验。

“慢行优先”理念可借鉴但需“一城一策”

采访中,西安交通大学城乡规划研究所李志刚教授说:“‘慢行优先’理念与目前提倡的绿色出行契合,不仅对西安,对所有面临道路拥堵问题的城市都有借鉴意义。最值得借鉴的是城市交通及规划发展,更加关注人,而不是以往的车,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国内外的一些城市,都在倡导绿色出行,只是做法和提法有所不同。”

同时,李教授也坦言,每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不同,推行“慢行优先”及绿色出行的方式一定要“一城一策”,分区域,分层次因地制宜。上海的弄堂街巷多,西安古城棋盘式的道路结构,本身有很大的差异。在城市功能分区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化交通设施保持主要街区大动脉畅通的同时,对于有历史背景的小街区“毛细血管”进行“慢行优先”配置,并与地铁、公交等现代化交通顺畅接驳,让其富有活力弹性,无疑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手段。

西安规划未来打造“公交 慢行”出行新模式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14年5月,西安市政府就通过了《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划期限近中期为2012-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按照规划,西安将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相适应的多方式、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出了具有西安特色的“公交慢行”交通发展策略;建设公交都市,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的交通结构。在主城区内部形成半小时交通圈的同时,合理调控机动车增长速度与拥有水平,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愿减少机动车使用。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面,将建设“公交都市”,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结构。二环内逐步缩小常规公交线网规模,二环外区域提高常规公交线网密度。提升公共交通的舒适性、换乘便捷性和服务水平,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建设,规划设置公交专用道730公里,加快地铁建设,加大二环内轨道交通站点密度,提高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比例。

同时,实施步行与自行车复兴政策,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应尽可能实行硬隔离。在古城区、大型居住区和商业中心,制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优先计划。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范畴,与轨道站点、公交枢纽建设相结合。打造富有特色的步行街区,拟规划通过改造现有步行街,并结合分区商业中心打造新的步行街,在主城区形成10个主要商业步行街和4个文化旅游步行街。未来重点打造张家堡、高新和解放路三个商业步行街和古城内的文化步行街区。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