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徐守盛: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

2016-07-05 10:39 来源:红网

当前,湖南正处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关键时期。城市兴则经济兴,城市强则湖南强,城市好则百姓好。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加快实现现代化,无论是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还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无论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还是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湖南软实力,都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唱好城市工作这台“大戏”。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让城市发展路径“新”起来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城市发展中最有针对性的三条规律,一是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是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三是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我们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走正走好城市发展新路径。一是走城市和经济统筹发展的路子,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城市人口,通过发展城市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二是走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的路子,坚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与“三农”工作一起推动,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走城市和自然统筹发展的路子,坚持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推动城市发展,把绿色化融入城镇化,加快建设绿色城市。四是走城市和科技统筹发展的路子,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加快建设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五是走城市和文化统筹发展的路子,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升湖湘特色城市品牌形象,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内质,加快建设人文城市、魅力城市。只要坚定不移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完善现代城镇体系,让城市空间布局“优”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能否形成符合当地实际、体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关系城市发展全局。”我们要按照“一带一部”、四大板块、“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形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

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多年来,湖南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展还不尽如人意。有人说,我们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尽管不一定很准确,但反映的问题是客观的。下一步,如何建设长株潭城市群,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三个抓”:第一,抓定位。以大视野、大格局、大气魄谋划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将其放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泛珠合作等国家战略中来定位,放到“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成渝城市群竞争合作中来定位,放到高铁改变交通区位格局的时代背景中来定位,加快建设成为人口规模大、科技水平高、服务功能强、基础设施发达的城市群,进入国家级城市群行列。同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引领,带动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第二,抓平台。牢牢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务求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抓聚合。进一步强化省会长沙的中心地位、龙头作用和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壮大,长沙要把这个责任担起来。长株潭三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对接,完善协调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跨区域协调联动,形成相向发展合力。

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着眼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以地级市为中心,完善城市功能,夯实产业基础,壮大经济实力,着力打造支撑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城市群。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湖南省县城小、散、弱的问题突出,必须下决心解决。要坚持以主体功能为导向,加快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工程,不断提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小城镇是城市发展的“星星之火”,要按照小而全、小而专、小而特、小而富、小而美的方向,有计划有重点打造一批功能集中、产业繁荣、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让“星星之火”燎原湖湘大地。

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不管城市怎么发展,湖南仍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搞城市工作,不能就城市抓城市,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一座城市有产业支撑,才会有就业、有消费、有财气、有人气。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造城运动”,切实防止“鬼城”“睡城”“空城”现象发生。一方面,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培育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避免同质竞争、恶性竞争,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未来城市经济是以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要注重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作为就业“容纳器”和经济“稳定器”的独特作用。

推进城市精明发展,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精”起来

城市工作是规划、建设、管理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不管是规划、建设还是管理,宜精不宜粗、可精不可粗,必须树立精明理念,实现精明发展。

精准做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我们的城市往往不是没有规划,而是规划不科学、不配套、不落实。比如,有的城市随意调整规划,使容积率变高了、楼间距缩小了、停车位减少了,严重影响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有的城市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与土地利用现状不符,导致规划悬空,等等。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把准城市发展趋势,本着便于建设、易于管理原则,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科学制定全省、跨区域和单个城市的规划以及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针,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规划留白也是一种前瞻性,在守住底线的同时,要给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协调性,坚定不移推进“多规合一”,用不同“颜色”叠加在一张底图上,切实解决好各类规划自成体系、互不衔接甚至冲突打架的问题,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强化规划的约束性、强制性,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理念,严格执行规划,决不允许把规划当作“墙上挂挂”的“壁画”。

精明搞建设。重点是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落实好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要求,即更加注重建设质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地上地下统筹建设。建设质量是城市建设最起码的底线。据统计,英国、法国、美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分别是125年、85年、80年,而我们现在的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一些“快餐式”建筑进入“问题频发期”,“楼歪歪”“楼脆脆”“楼倒倒”等问题凸显,“建筑短命”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要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提高建筑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五方主体安全责任,无论哪一个环节、哪一个步骤、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都要追根溯源、问责到底。集约高效是精明搞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集约发展、紧凑建设,根据城市情况有区别地划定开发边界,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体现集约节约高效要求,力戒不计成本、无视效益的“烧钱”建筑,做到土地高效开发、能源高效利用、资源高效配置、城市高效运转。当前,中央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这方面湖南有基础、有优势,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力争走在前列。精明搞建设,还要把地上地下统筹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切实解决好“逢雨必涝”“马路拉链”“垃圾围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精细抓管理。做好城市工作,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老百姓每天的吃用住行,一刻都离不开城市管理和服务。老百姓对城市工作的意见和怨言,多数表现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做好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重在精细、要在精细、成在精细。要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坚持精益求精、细之又细,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城市管理和良好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比如说,下水道通畅不通畅,自来水合格不合格,食品安全不安全,垃圾收集设施完善不完善,交通出行方便不方便,信息通讯快捷不快捷,等等,老百姓几乎天天都要面对,我们必须放在心上、抓在手头、做实做好。

增强城市竞争力,让城市发展动力“强”起来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激发活力、挖掘潜力、增添魅力上下功夫、出实招。

抓改革激活力。改革是城市的活力之源。破解城市工作难题,关键在改革。城市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当前的重点是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投融资等方面的改革。这里,重点讲一讲城市管理、户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城管执法涉及27个大类908项事项、20多个部门职责,“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对此,中央制定了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确立相应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我们要抓紧落实,明确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城市户籍人口明显低于常住人口,是湖南城市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在户籍制度改革,关键是调动进城农民和城市政府两个积极性。进城农民方面,要实现“三脱钩”,即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与户口变动脱钩;城市政府方面,要做到“三挂钩”,即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省级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通过两手齐抓、两端发力,真正让进城农民“落得下”“稳得住”“过得好”。有人说,城市规划靠眼力,城市建设靠实力,城市管理靠能力。不管是眼力、实力还是能力,都得有财力。钱从哪里来?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在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扩大城市政府资金筹措自主权,支持城市政府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推进PPP模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融资机制。需要强调的是,吸引社会资本要运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规律,让企业能赚钱、有收益,让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公平竞争,让民间资本进得来、留得下。

抓科技添动力。湖南省高校云集、科研资源丰富,这是城市发展的“宝藏”和“富矿”。要大力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把智慧城市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全面应用,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抓文化增魅力。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源,城市文化是城市精神之本。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对历史文化的“不知不觉”、对人文精神的“无知无畏”、对文化价值的“后知后觉”,导致城市建设同文化越来越远、同浮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同西化越来越近。湖南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要把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深深根植于城市之中,努力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城市精神和城市风貌。城市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建筑设计要尊重文脉,配合城市整体风格,彰显独特历史文化魅力,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气质。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有敬畏之心,像保护自己的家园一样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真正把“根”留住、把“魂”留住、把“美”留住、把“乡愁”留住。

提高城市宜居性,让城市人居环境“好”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是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

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应该围绕人来做。要满足市民出行便捷的要求,坚持主体功能、混合用地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内部结构,使住宅、商业、办公、文化等不同功能区相互交织、有机组合,逐步实现职住平衡,让居民工作、生活、就学等与居住地尽可能近、出行尽可能短。中央明确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近两年来,长沙市开展“拆墙透绿”工作,受到了老百姓欢迎,取得了好的效果。全省各地要落实中央要求,学习长沙做法,有力有序推进这项工作,尽可能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满足市民公共服务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是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满足市民住有所居的要求,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两房两棚”建设,以市场为主保障城镇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以保障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要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要求,优化街区路网结构,道路人情味,为居民骑车散步、逛街购物、餐饮会友、休闲娱乐提供方便,不能单纯为汽车开道。要满足市民公共安全的要求,把城市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环节各领域,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目标。湖南城市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依山傍水、临江靠湖;一个独特景观,就是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要强化绿色、低碳、两型理念,把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节地、节水、节材,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大做特做江、河、湖、溪、山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文章,尽量“不挖山”“不填水”“不砍树”,使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本文来源:《新湘评论》2016年第13期)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