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市规划是否与公共健康相关?

2016-01-25 11:25 来源:文汇报 作者:温小兵编译

2007年,美国全食食品超市(Whole Foods supermarket)在著名的曼哈顿下东区开了一家当时所有连锁店中最大的一个店面。对于富人而言,种类繁多的高品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到来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附近社区居民而言,全食食品超市中的商品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于是,这家超市的“巨大”规模反而成为了对于社区传统的公然挑衅。

2011年,在对这个社区进行调研的过程中,致力于心理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三个学科交叉研究的柯林·埃拉德(ColinEllard)始终尝试从一个行人的视角去“欣赏”这家超市的轮廓: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扑通”一声跳进周遭密密麻麻的小酒吧、餐馆、酒店、街心公园、篮球场和风格各异的房子之间的? 它的“突兀现身”对行人的心理状态是否产生影响?人们满腹美味的奶酪,步出精致的“老字号”餐厅,然而眼前除了脚下空荡荡的人行道、身边银行的玻璃幕墙,就只剩下出租车聒噪的喇叭声。此情此景,他或她当作何感想?

为了找到答案,埃拉德选择了几个测试点,在不同测试点通过智能手机对一组测试者进行提问,搜集他们的答案以评估其情绪状态的变化。同时,实验者让参与者戴上传感装置,以采集他们在不同测试点的警觉性、行动能力、关注力和对于突发状况的反应速度等信息。

一部分测试就是倚着全食食品超市那长长的、坚硬的、单调的外立面完成的。在这里,人们显得有些局促,焦急地寻找着关注点。他们认为自己此时的感受与“快乐”无关,兴奋情绪殆尽。交流过程中,“乏味”、“单调”、“缺乏激情”成为了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同时,绑在测试者手臂上的仪器证实了他们的陈述———他们感到无聊,并不开心。

另一个测试点则设在了一条开满了小餐馆、小商铺的街上。一路过去,空气中咖啡与烤肉的香味以近乎完美的比例混合在了一起,行人的一双眼睛在一个个琳琅满目的橱窗前显得应接不暇,饱餐过后人们心满意足地踏出小店。在这里,人们感觉到的是轻松、积极和真实的存在感。这一次,“热闹”、“丰富”、“忙碌”、“社交”、“大餐”成为了热门的关键词,参与者的肢体语言诉说了同样的愉悦。虽然在拥挤的人潮中,测试者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可以完成测试,但毫无疑问,这个地方反而让他们感觉很舒服、很安全。

刚刚在全食食品超市门前,还表现得十分拘谨、安静的人们,到了这个热闹的街区,立刻显得活跃而健谈,甚至难以平静。根据调研协议,参与测试者不可以互相交流,不过很多人都表达了希望尽快结束调研,然后留在这个地方消遣的意愿。

关于城市景观设计对市民行为的影响,其实早有研究。

2006年,丹麦城市学家扬·盖尔(Jan Gehl)发现,人们在单调的建筑外墙前,步行速度要更快一些,会尽量避免逗留,通常我们称之为“低头走路”。

对于规划者而言,要力图把城市街道“打扮”得更安全,对行人更友好,有效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改变建筑地面向上3米的外观和建筑材料。街道两旁的建筑“开放”、“生动”与否,在影响行人的心情之外,更会渗透到居民的衣食住行之中。

人们停下来,一颗颗柔软的、愉悦的心放肆地感受着周遭。于是,他们找到了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正因此,很多城市才会对新建工程有着近乎苛刻的建筑规范。如在斯德哥尔摩、墨尔本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并不允许新建筑“鹤立鸡群”,甚至对建筑物靠近人行道的一侧,单位距离上至少开几个门都有规定。“透明度”———通过双向可视的玻璃窗实现,这一指标也有明确的量的规定。

盖尔的观点是,一个成功的城市街道设计方案,应该把行人的步行速度大致控制在每小时5公里左右,每隔5秒钟注意力可以被某个有趣的建筑或景观吸引。遗憾的是,路过曼哈顿下东区那家全食食品超市的行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事实上,这也绝非个案,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银行大楼、法院大楼、写字楼前,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如果城市街道两侧冷冰冰的建筑外墙带给人们的只是更快的行走速度、更少的停歇和一股淡淡的冷落感,则没有必要那么担心。问题在于,对整日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说,环境确会产生影响———这会令“无聊”的流行病在市民中大肆传播。

1890年,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发出了“刺激是体验快乐不可或缺的元素”的呐喊。后来,多伦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丹尼尔·伯莱因(DanielBerlyne)的研究工作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学界对于刺激类型强度的认知。伯莱因主张:人类的行为单纯受好奇心主导,以不断满足自己对于“新”与“变”的渴望。

为了证明“寻获信息”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伯莱因转向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信息论的研究。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鲜见”元素较“常见”元素提供更多信息。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语音信箱中有两条破损的信息,是不是“饭…束…电…谈…”会比“…这…对…和…你…”能够让听者捕捉到更多的零星信息呢?

或许听起来“电话传输”与“城市社会心理学”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仔细想来竟也不难找到其间的联系。伯莱因认为,这种“鲜见”与“常见”元素所承载的内容差异,不只体现在信息有线传输的过程中,而同样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我们可以察觉的客体之上,包括可视的画面、三维的建筑,甚至街景。这也正是面对呆板的建筑,人们难以兴奋起来的原因所在。

天性使然,人们更青睐富于变化的、有趣的、耐人寻味的事物。

有学者认为,“无聊”的特征(甚至定义)是一种低唤醒的状态。当人们被要求安静地坐着,而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生理上的唤醒不断减少,“无聊”就会生发而出。

然而,伯莱因却提出,有些时候“无聊”会在高唤醒状态下,甚至压力状态下产生。半个世纪以后,伯莱因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

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家、滑铁卢大学教授杰姆斯·丹科尔德(James Danckert)与他的学生科琳·梅里菲尔德(ColleenMerrifield)将测试者请进实验室,在他们观看视频的同时,测量心率和皮肤传导情况。

一个视频是取自电影 《冠军》(1979)中令人心碎的一幕,另一个视频则从头到尾重复两个人传递晒衣夹、晾衣绳晒衣服的动作。不出所料,实验室内测试者的情绪被视频内容牵扯,悲情处拭泪,无聊处打着呵欠。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通过采集测试者的唾液样本,分析其体内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类激素,影响人的情绪、免疫细胞和血压状态,与中风、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有着相当程度的联系。研究者发现,只要内容如“晒衣服”那般无聊,即便很简短的一段视频,足以提升观者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丹科尔德的实验结论与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不谋而合———单调乏味的生活或与死亡率相关。

另外,无聊会导致危险行为的发生。调查发现,吸毒者和赌博成瘾的人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更加乏味。

不论我们情愿与否,“无聊”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元素。或许有人会争辩,适度的“无聊”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当外在世界不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静下来,专注于内心。甚至有人认为“无聊”反而会“刺激”人类的创造力,因为我们会本能地激活原生智慧以打破沉闷的环境。

不论如何,无视我们对于感官变化需求的城市规划有悖于人类进化的冲动,也无助于我们的后代追求更加舒适、快乐或便利的生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