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刘太格:生态环境是优势 城市发展要有层次感

2015-07-02 09:25 来源:珠海特区报

刘太格,对于很多珠海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名字。这位“新加坡规划之父”于2012年受委为珠海市城市规划战略总顾问,由刘太格领衔编制的《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将引领珠海未来近50年的成长与发展之路,为我市打造与欧美先进国家媲美的环境宜居城市及构筑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提供指导性意见和蓝图。

6月30日,刘太格再次来到珠海,这次他仅“带来”一个身份——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此行目的是在珠海开设城市治理领袖课程,刘太格与其他4位新加坡资深专家以宜居城市中心宜居度框架和城市系统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授课。

新加坡几十年中建设宜居城市所获取的宝贵经验,刘太格倾囊相授。借着此次授课之机,本报记者对刘太格进行了专访。他认为珠海有很多与新加坡相似的地方,不少方面的条件甚至优于当年的新加坡,“珠海把城市建设好的可能性比新加坡还要大”。

要尊重规划切勿走偏

作为一名“规划人”,几十年的“规划”之路,让刘太格对这两个字理解愈加深入。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规划,但如何规划,如何预见并按规律使城市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需要严谨、科学的研判。规划并非凭空想象,方向错了就只能一错再错,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要进行深入论证。

“规划过程非常漫长,也很艰巨,但是合理的步骤必须走,这个漫长的过程在新加坡每个阶段都走过。”刘太格说,新加坡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功能和生活的便捷舒适性,进行产业布局发展经济,这些都必须首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如今,新加坡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宜居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地人才到新加坡,这些都得益于政府能够细心地把规划做好。

几十年来,新加坡探索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很多做法也借鉴了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再结合自身条件将其亚洲化。”在刘太格看来,珠海与新加坡存在不少相似的地方,新加坡的某些规划方案甚至可以直接进行复制,在执行上只需进行“中国化”。

对于规划的执行,刘太格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原方案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四个非常抽象的字,但经过不断的优化,可以明白地看出是“天下太平”四个字,这样的规划就有了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深化和修改,这四个字的横、竖、撇、捺、点可能会变长和变短,但我们依然能认出这四个字。而现实情况是,有些地方不知不觉就偏离了规划的路子,“天”字可能变成了“夫”字,其他三个也可能变成了“卞”、“犬”、“半”,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珠海的概规已制定完成,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改,希望珠海尽量避免上述现象,要尊重规划,敬畏规划,保持规划总体的原则和思路。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可以推动规划更及时、更周全、更紧密,意思是在今后其他规划工作中,也要尊重现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刘太格说。

城市发展要有层次感

“珠海的规划要从远期到近期,由大范围到小范围,这样才能制定出准确的发展框架。做规划的时候不需要考虑有没有能力做这些事,而是要考虑这座城市需要什么。”在刘太格看来,中国城市的规划年限做的比较短,一般都是10年左右,稍微远期的规划也至多是20年。而新加坡的规划做的是100年的,因此珠海的规划起码要做到50年。

在长远规划的同时,珠海更应该注重城市布局。目前珠海的现状是,东西部距离长达60公里,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大部分资源集中在东部的香洲区,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就需要珠海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将东西部发展结合起来。

刘太格的观点是,将珠海划分为不同的片区,设片区中心,建设卫星镇、卫星镇中心,再利用城市快速路网盘活整个城市。但这项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刘太格分享了新加坡一个片区副中心的案例,“因为我们有四个中心片区,30年前就已经做好了规划,但一直到今天仍未完全做完。”

区域的划分、层级的明确只是城市规划中的粗线条,每一个片区还应该更深入地进行细化和布局,要形成一层一层的递进模式和关系。比如每个片区要有中心、副中心,卫星镇下又有小区。刘太格介绍说,新加坡的城市规模很小,人口密度很高,但宜居指数也很高,得益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好建筑物的层次感等要求,让市民及游客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小地方。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方面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

具体到珠海,刘太格认为,珠海要有合理的设计指标,这样的基础背景建筑、地标建筑才能生存。建议珠海在做相关方案的时候,尽量不要到处建设有特色的建筑,应该选某几个重要的点设计一些有特点的建筑,其他地方应该一般化处理,只要做到整齐即可,否则整个城市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同时,城市的形象不仅是靠标志性建筑和楼房的设计,还要靠古迹、山水这些背景建筑,不要浪费这么好的资源,背景建筑就像合唱团的成员,他们在把握环境和资源的协调。

做好600万人口规划

几年前,当《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后,有人将这一概规总结为“三个6”。即规划的年限至2060年、城市开发面积达600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600多万。“曾有人提出600万的人口规模是否太大,但以新加坡的经验来看,我们制定的百年后要达到的人口目标,20多年就已经达到了。”刘太格说。

刘太格解释称,珠海过去一二十年人口增长速度很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交通不便。把人口增幅规划得比较高,主要是基于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的直接影响。大桥时代珠海的区域价值会明显增强,珠江口西岸的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准核心”城市的珠海,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珠海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这里发展。

珠海目前不到200万的人口,交通压力已逐渐显现,很难想象600多万人口的珠海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对此,刘太格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珠海未来的人口增长极不在目前的主城区,应该按照不同的定位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片区再分为若干个新城,片区的人口数量控制在100万左右,解决医疗、教育、就业等基本问题。一方面能够提升城市宜居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减少日常跨片区交通所带来的拥堵问题。

刘太格进一步介绍说,中国城市要按照比较完整的发展步骤去建设,要及时地提供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建设,这样才能够取得宜居城市的效果。如果把规划编制得合理、有效的话,就能达到国内每个城市新型城镇化要求的三个字,就是快、多、好。

区域划分将人口分散,但这座城市如何能够串联起来呢?“我在中国看到过上百个规划方案,很多方案没有考虑快速路网建设,可谓严重稀缺,新加坡十分注重快速路网的合理化布局。”刘太格说,等到珠海的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快速路和建设地铁是不可回避的。在新加坡的上班高峰期,地铁和大巴占交通运量的60%以上,我们希望继续提高至70%,甚至是80%。

刘太格认为,地铁的规划实际上不仅仅作用于交通,还能起到节省能源的作用。地铁的规划还与商业中心局部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每一个课题背后的理念都是多元化的。

生态环境是珠海优势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始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山海相依、环境宜人,打造与欧美相媲美的国际宜居城市,珠海具有先天的条件,曾经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多项殊荣就是最好的佐证。

这一点,刘太格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举了一个例子,国内某城市在山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规划了一个与原有地貌没关系的工业区。后来我为他们做规划的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说服他们不要执行这一方案,必须要重新修改,城市规划一定要结合当地特色,突出自然元素。

“所以在珠海的规划中,我设计了不少景观路。珠海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这一点可以明显感觉到,有这么好的基础,一定要把山水、湿地等都保留下来。”刘太格说,没有两个地方有完全一样的自然景观,每次谈到独特性就从建筑设计上下功夫,其实每个城市最大的独特性就是山水,能够完整地保留这些就已经是很高的目标了。

从《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出刘太格的良苦用心。规划对我市生态建设做出了中长期布局,率先提出了“蓝绿系统”理念,并加大对红树林、水松林、近岸滩涂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拟将珠海打造成珠三角最大、全国著名的滨海湿地保护之城。

刘太格说,珠海的气候条件比新加坡要好,“虽然我们那边一年有四季,不过每一季都是夏季。珠海不一定四季分明,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气候变化,比较宜人。”珠海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岛屿众多。在海岛利用方面,新加坡因城市规模所限,岛屿现在已经当做城市开发用地,而珠海没有这个必要,要保持好海岛的特色与生态,做好旅游开发工作。

“在规划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突出做好,我觉得收获的是民族尊严的提升。”刘太格说,欧美经济衰退而且存在较多发展难题,可是我们对欧洲人同样尊重。因为你到了他们的城市,感觉城市建设得非常美。希望珠海在发展过程中把城市环境保护好。

相关链接

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

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是该国国家发展部的下属部门,基于新加坡政府跨部委委员会在2008年6月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蓝图设立,受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与环境及水源部共同指导。作为一个知识中心,其使命是“提炼、研究、分享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的知识”。该中心以宜居度框架为指导,开展研究、培训和知识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工作。

“设立宜居城市中心,就想把过去的经验梳理出来,这是我所谓的研究工作。”刘太格介绍说,研究的内容涵盖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土地管理、交通管理、建筑业管理等等,而这些研究课题背后的作者,就是此次来珠海讲授城市治理领袖课程的专家。“他们有些已经退休,但他们的经验特别宝贵”。据介绍,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给国外官员培训的人数已经超过700人,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中国。

在知识平台建设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项是每两年举办的世界城市峰会。据刘太格介绍,他们同时还举办每年一次的市长论坛以及青年领导论坛等,还有新加坡国际水周。“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几乎没有腹地的地方,现在至少在技术上已经能够满足供水需要,这也是在恶劣环境中探索出来的。此外,我们还设置了‘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这些都是我们对外分享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刘太格

新加坡人,1938年生,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前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局长。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是新加坡“花园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实践者,新加坡规划设计经验的典型代表。先后受聘为北京、天津等三十多座主要城市的规划顾问并参与其规划设计,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