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尼泊尔强震相关新闻 > 正文

尼泊尔世遗:十年后再见

2015-04-29 08:53 来源:广州日报

专家谈复建

万汉斌 清华大学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所长。

该所致力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的规划设计研究。

郑力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分会学术委员、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抗震能力弱 损毁太严重

记者:震后古建筑修复要考虑哪些问题?

万汉斌:这次尼泊尔地震古建筑受损很严重。尼泊尔强震周期好像是75年左右,早期也发生过大地震,但在修复过程中还是采取了原来的这种结构类型,主要是砖和水泥,也有可能是石灰建筑,所以抗震能力还是比较弱。现在很多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大面积破坏,修复时肯定要考虑地基,考虑地基的承载力。

我们院当时做的是汶川地震二郎庙的重建,原来的构件能用的尽量用,新构件尽量和原来的构件取得一致,不破坏原来建筑形制,材料也是用原来的。但尼泊尔的这些建筑抗震确实比较弱,很多以前就没考虑过抗震,现在怎么修复还很难说。

记者:修复时是否要考虑下一次地震情况?损坏严重的古建筑都需要进行评估吗?

万汉斌:肯定要考虑。加德满都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修复世界遗产的程序,应该比一般建筑都要复杂一些。复建一定要考虑结构的强化,全木结构好一点。

记者:是不是地震损毁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

万汉斌:很多是砖、水泥垒起来的,上面是木结构的东西,又重又不抗震,没有一定的柔性和抗震的能力。

记者:如果加德满都古建筑复建,您估计要多长时间?

万汉斌:损毁太严重,12座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完全坍塌,重建的时间有的说是5~10年,我看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更长,因为跟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有关系。

记者:一般怎么做震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郑力鹏:震后古建筑处理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完全震毁掉了,震毁掉以后就作为遗址进行保留。第二种就是有一些特别重要的遗迹,他们觉得很有必要,就做重建。

记者:是按古建筑原有的结构和材料进行重建吗?

郑力鹏:对。按原有样子重建,就是按照原来的材料、做法去重建起来。当然更多的只是一部分坏。一部分坏呢,一种就是维持这个样子,第二种就是再修回去,类似重建。还有一些可以做些加固,不让再继续坏下去。一些倾斜、开裂或者局部坍塌损毁,剩下的部分就要做加固修缮,所以方法有好多种。

3/5<1234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