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陆铭:城市更新与城市引力

2023-01-16 09:57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后,人们容易认为要提高制造业的比重。不管是总结世界经验还是经济理论,越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服务业的占比会越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任何强国战略带来的都是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此时人们新增的需求会集中在服务需求上,并且体现出对高品质、多样化、多层次的追求。

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城市更新变得非常重要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处在一个新的时期,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破了12000美元,我们已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在产业结构上,当前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在服务消费占比越来越高的时代和后工业化的时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大变局,人口持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特别是沿海地区迁移,人口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迁移,并且在一些中心城区集聚,实际上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结果。

在后工业化社会,人口多会带来人口的多元化,人口多元化是有利于创新的。不仅如此,收入水平提高后,在人口比较多的大城市,它拥有更加多样且品质好的服务业,同时公共服务的完善性和高品质也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家庭通过分工把自己家庭生产外包给社会,实际上有利于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大城市还会逐渐建设成为消费中心城市。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一个城市如果有比较好的消费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就可以通过家庭服务外包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吸引人才,产生促进生产的作用。

在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需要考虑用生活品质来留人,一旦生活品质提高,对于人才形成吸引力,就可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在消费城市,人口吸引力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之间,形成正反馈机制,不断强化它(国际)经济中心的职能。不仅如此,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还可以利用交通网络来辐射带动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因为小城市人口规模相对不足,而类似于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等一些行业需要有人口规模和人口流量的支撑,当小城市的人们希望有这一方面的消费的时候,可借助于交通网络到大城市享受服务消费。在这个过程当中,城市的更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消费型城市建设依赖于人口密度,人口将重返中心城区

中国大城市人口将重返中心城区,这也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出现的在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国际一流城市人口重新返回中心城区的趋势是吻合的。

城市空间结构背后有规律可循。消费者和企业的最优化行为形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底层逻辑,政府在规划和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时,既需要适应市场的逻辑,也需要考虑不同地段的公共服务可达性。在这些逻辑之下,中心城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更多、更好、更多样的服务业,以及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对于居民来说,中心城区的服务业既是就业机会,也是消费场所,这就需要在房价、收入和通勤之间进行权衡。要么居住在市中心,承受更高的房价,享受更多、更好、更便捷的资源;要么远离市中心,节省住房上的费用,但付出更多的通勤时间和金钱。

在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越高的城市,服务业在GDP和就业当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越高的,也就是说消费型城市的建设是依赖于人口密度的。

在路网密度比较高的城市,就会呈现出消费供给(以餐馆为例)的数量比较多,这时,竞争就会产生,服务质量也就有所提升。路网密度高的城市具有更好的餐馆评分,同时也看到了餐馆的多样性,因为数量多的餐馆集聚在一起,需要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在街区层面就会产生餐馆的消费多样性。

从城市的消费多样性,以及方言的多样性所表示的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规模越大的城市,它的多样性就越高。

城市更新影响城市引力

在人口密度大、数量比较多的城市,未来的城市生活品质将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活力。大城市要有非常强大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往往是依赖于人口密度所提供的支持交流,创新不只在实验室,还在空气里、走廊里,在咖啡馆的交流里,同时人口密集度还有利于提高消费的多样性。

第二是便捷。人口密度本身有利于发展高密度的路网、地铁网、地上地下的连接通道,又能够反过来促进创新和消费的活力。

第三是环保。在高密度的城市如何去实现环保,需要依赖于更多的绿色出行,比如更多借助于地铁、自行车还有步行。另外在高密度的城市,要更多地建设小而密的口袋公园,增加公园的可及性。在密度比较高的楼宇当中,更多地建设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第四是和谐。在高人口密度的地方,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通过降低密度来实现,而是通过更加有效的环保来实现。同时在社会方面要更加有效地促进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增进社会和谐。

城市更新需要个性化

在后工业化的城市,还需要在街道的布局上增加更多的互动和体验,把城市的审美权重新交给市民。

后工业化的城市还需要打开城市的社区。在城市里面有越来越多的服务人员为城市的社区提供服务,其中特别有代表性的就是外卖小哥。在后工业化的城市,服务人员跟社区的居民通过更加频繁的交流,既有利于城市和谐的建设,有利于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数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从事服务业岗位的人群,在市民和自身的接触中,在与同行的接触中积累城市生活经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在城市建设当中,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构建平等、开放、包容的城市生活,要促进多元人口的和谐共处,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后工业化城市的保障房建设,不能距离集聚服务就业岗位和消费场景的中心城区太远。未来国际化大都市还需要为国际人士提供适应常住需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场景。

在空间形态上,既要强调传统紧凑型城市的发展,也要建设适度“倾斜的城市”,即中心城区高密度向外围低密度逐步梯度递减的城市,可以实现人口和产业空间合理分布。中心城区适度的高人口密度有利于满足人们对服务的需求,包括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在公共空间的建设方面,三个层次上要有所改进:在小尺度上,需要增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增加社区居民的互动;中等尺度上,需要增加点状的口袋公园;在大尺度上,大面积公园设在郊区的郊野,满足大家对低密度空间的休闲需要。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